福音(路11:1-4)
有一次,耶穌在一個地方祈禱,停止以後,祂的一個門徒對祂說:「主,請教給我們祈禱,如同若翰教給了他的門徒一樣。」耶穌給他們說:「你們祈禱時要說:父啊!願祢的名被尊為聖!願祢的國來臨!我們的日用糧,求祢天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過,因為我們自己也寬免所有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
釋義
聖史路加告訴我們,耶穌常常祈禱。祂這樣做給祂的門徒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祂常常為了祈禱而退隱到一個偏僻和寧靜的地方。我們可以用各種稱謂來稱呼天主:造物主、君王、審判者。然而那些當時與耶穌很親近的人,願意以他們見到師傅做祈禱的方式,帶著兒子對父親般的信賴去接近天主。
這個情況可以幫助我們察覺到,如果身在我們周圍的人能夠受到我們的祈禱方式所吸引,他們便會在我們身上找到祈禱的一個榜樣。因為我們基督徒蒙召去傳承那個始於耶穌自己的祈禱傳統。兩千多年以來,無數的人都以子女的身份去接近天父而活出這個傳統。
在聖史瑪竇的福音中,在「父」一詞之前冠上「我們的」。我們以很個人的方式稱呼天主,同時也意識到每一個人都在一個家庭中生活和成長。沒有人會獨自度過一生。沒有人會獨自成長。天主自己就是一個由三位一體所組成的家庭:聖父、聖子、聖神。在天主經中,我們表達出這樣的願望:就是願每一個人都能認識到天主的神聖,接受祂為父,並且讓基督在自己的心中為王,好叫我們一切的願望、思想和行為都由愛的感召而發。
我們不能稱天主為父,卻忽略自己有許多兄弟姊妹這個事實。愛天主和愛近人常常都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我們祈禱的核心也是在於祈求獲得滋養,好使我們個人得以成熟,並且在與他人的共融中成長:就是要接納他人、寬恕他人、為他人祈禱,努力使他們更加接近天主。我們與天主父的關係,使我們在面對障礙和仇敵的攻擊時,能夠放下自我和信靠祂: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不要讓我們為了任何東西而拋棄祢,不要讓我們將任何東西置於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