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6:12-19)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祈禱;祂徹夜向天主祈禱。天一亮,祂把門徒叫來,由他們中揀選了十二人,並稱他們為宗徒:即西滿,耶穌又給他起名叫伯多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雅各伯、若望、斐理伯、巴爾多祿茂、瑪竇、多默、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號稱「熱誠者」的西滿、雅各伯的兄弟猶達和猶達斯依斯加略,他成了負賣者。耶穌同他們下山,站在一塊平地上。有祂的一大群門徒和很多從猶太、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海邊來的群眾,他們來是為聽祂講道,並為治好自己的病症;那些被邪魔纏擾的人都被治好了。群眾都設法觸摸祂,因為有一種能力從祂身上出來,治好眾人。
釋義
重要的決定並不會一改再改。耶穌知道祂的宗徒將會受召去建立祂的教會,在世界各地宣揚福音。這就是為什麼祂徹夜祈禱,懇求祂的天主父幫助祂做出正確的選擇。過了幾年之後,祂也會在橄欖園內同樣地做,祈求獲得那能使祂成就天父聖意的力量。
我們也會在祈禱中,在與天主面對面的懇談中,去思考那些影響我們一生的決定。主耶穌在這一刻要我做什麼呢?我該如何處理目前的情況呢?祂想透過剛剛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件事來告訴我什麼呢?我們可能會問自己的、重大的問題,都會在與耶穌親密共處的這些時刻中找到答案。
可是我們與天主的互動不只是局限於向祂說明這些重大問題。一個父親對孩子所擔憂的事情的關注甚至會是體貼入微的。因此,我們試著向天主傾訴我們內心的一切:夢想、擔憂、喜悅、恐懼、疑慮……
這樣,我們的整天就會成為祈禱。我們學習無論在自己身上發生什麼事,都不斷地轉向耶穌。我們學習因好事而與祂一同歡樂,在逆境中與祂一同受苦,在目睹出現在周圍的罪惡時安慰祂……這樣,我們就會日復一日地意識到,天主時時刻刻都在看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