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6:1-5)
有一個安息日,耶穌經過麥田時,祂的門徒掐了麥穗,用手搓著吃。有幾個法利塞人說:「為什麼你們做安息日不准做的呢?」耶穌回答說:「你們沒有讀過:達味和同他在一起的人,在饑餓時所做的嗎?他怎樣進了天主的殿:拿起供餅來吃了;又給了同他在一起的人吃。這供餅原不准他人吃,而只准司祭吃。」耶穌又向他們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釋義
今天彌撒的福音,與昨天的一樣,講述耶穌與一些法利塞人之間的另一場爭論。這些爭論圍繞著猶太宗教的基本要素,而耶穌非常著意於淨化他們對這些要素的理解。當天主囑咐以色列子民要遵守安息日時(而祂以一種格外莊嚴的方式囑咐他們),祂並不是給他們施加一項負擔,而是送給他們一份恩賜。因為天主的法律不是一個強制,而是一個恩寵,是一個賜給那些渴望以特殊方式去愛的人的特殊幫助。然而恩賜是低於施恩者的。如果我們不珍惜天主的恩賜,不去更加深入地探討它的意義,我們就會貶低施恩者,使祂低於祂的恩賜。
對基督徒來說,當守星期日主日的規定是一份恩賜。這個要人以一個特殊的方式去把這一天以彌撒聖祭作為核心,並且透過休息和喜慶來感謝天主的規定,並不是一個強制。相反,它鼓勵我們反省一個現實:一切東西都是天主的恩賜,好使我們能夠愛護它,而我們唯有心存感激才能愛護它。同時,當這個世界消逝時,唯一留存的就是上主,就是我們真正的安息。不是星期日,因為星期日是為了服事上主而存在的。這才是星期日的真正意義。
天主鼓勵法利塞人不要被那些看似重要的戒律所束縛,而忽略了那最根本的、概括全部法律的戒律:全心全意愛天主,以及愛人如己。如果我們真的全心全意愛天主,我們就能喜樂地遵守主日的誡律,並且領悟其真諦。耶穌也是藉著這些爭議來向我們講話,並且要我們在各種行動中要帶有真誠的愛。讓我們不要只做外表上遵守誡律的人。可是真誠地去愛並不是容易的,因為它意味著要全心全意地為他人服務:「就如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