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11:15-26)
那時候,人群中有人說:「耶穌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另一些人試探耶穌,向祂要求一個自天而來的徵兆。耶穌知道了他們的心意,便給他們說:「凡是一國自相紛爭,必成廢墟,一家一家的敗落。如果撒殫自相紛爭,他的國如何能存立呢?因為你們說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如果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你們的子弟是仗賴誰驅魔呢?為此,他們將是你們的裁判者。如果我是仗賴天主的手指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幾時壯士佩帶武器,看守自己的宅舍,他的財產,必能安全。但是,如果有個比他強壯的人來戰勝他,必會把他所依仗的一切器械都奪去,而瓜分他的贜物。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不同我收集的,就是分散。
「邪魔從人身上出去後,走遍乾旱之地,尋找一個安息之所,卻沒有找著;他於是說:我要回到我出來的那屋裡去。他來到後,見裡面已打掃清潔,裝飾整齊,就去,另外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魔鬼來,進去,住在那裡;那人後來的處境,比先前就更壞了。」
釋義
今天彌撒禮儀的福音敍述師傅耶穌在用天主經來教門徒該如何以天主子女的身分祈禱之後,便置身在眾人中間。祂的話語看來簡單和充滿超性的真理,卻並不常是落在能夠結出果實的好土壤裡。
今天,我們看到那些反對耶穌的人不知道應該怎樣,或不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接受祂的教訓。他們曲解祂的話語,又試圖詆毀祂。這樣,他們的態度最終與耶穌所願的完全背道而馳。主耶穌教導了人該怎樣祈禱,祈求天國的來臨(11:2)。然而他們卻認為祂代表的是撒殫的王國。天主的子女應該謙卑地祈求不要陷於誘惑(11:4)。然而他們卻不斷地,仿效試探者撒殫的帶領而試探祂。耶穌教人祈求天主寬恕自己的罪過(11:4),然而反對祂的人卻執意地指控祂犯了侍奉貝耳則步的重罪。主耶穌敦促人向天父祈求聖神(11:13),然而他們卻堅持要得到一個來自天上的神蹟,而當神蹟就在眼前時,他們卻視而不見。
為了能夠辨識出主耶穌,我們必須保持心靈之眼的純潔。為此,我們必須謙卑地祈求天主的助佑,因為正如我們在今天的福音中所讀到的,沒有人能夠免於盲目和無法辨識出天主的臨在這個困境。撒殫的王國就是強壯者的王國。他把人困在剛硬的心腸裡,使他們無法辨識出耶穌的信息。
教宗方濟各說:「我想起了聖奧思定的一句名言:Timeo Iesum transeuntem(講道集,88,14,13),『我害怕上主會經過』,而我卻認不出祂;我怕上主會在這些渺小、需要幫助的人中經過我身旁,而我卻認不出那就是耶穌。我害怕主會經過,而我卻認不出是祂!我曾經反問過我自己,為什麼聖奧思定說,我們應該懼怕耶穌可能會經過。不幸的是,答案就在於我們的行為中:因為我們常常心不在焉、漠不關心,而當主與我們擦身而過時,我們卻失去了與祂相遇的機會。」(教宗方濟各,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今天彌撒福音的最後幾節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內心的剛硬和盲目。耶穌所談的是,我們要讓聖神的光明和力量充滿自己的生命,努力與護慰者親近,聆聽祂的啟示,分享祂的愛情,與祂對話,向祂祈禱。臨在於我們靈魂之中的天主之愛能夠使我們戰勝那個強壯者,並且常常敞開自己的心扉,好使自己無論主經過哪裡,都能辨識出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