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的彌撒福音:在第十時辰

1月4日的彌撒福音及釋義。

福音(若1:35-42)

第二天,若翰和他的兩個門徒,又在那裡站著,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便注視著祂說:「看,天主的羔羊!」那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便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彼!──意即師傅──祢住在那裡?」祂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吧!」他們於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祂那裡住下了。那時,大約是第十時辰。西滿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就是聽了若翰的話,而跟隨了耶穌的那兩人中的一個,先去找到了自己的弟弟西滿,並向他說:「我們找到了默西亞」──意即基督。遂領他到耶穌跟前,耶穌注視著他說:「你是若望的兒子西滿,你要叫『刻法』」──意即伯多祿。


釋義

今日彌撒的福音記載首幾名門徒蒙召的過程,其中包括這部福音的作者聖若望自己。跟隨主耶穌的召叫是一個特殊的恩寵的時刻,這個恩寵滿滿地充盈了宗徒的心。雖然這段文字成於聖史若望的晚年,但是他仍然精確地記錄下自己與耶穌相遇的那一刻,就是下午四時。 聖施禮華在論及這一情節時說: 「聖若望告訴我們他與基督首次談話的光景:『辣彼!祢住在那裡?祂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吧!他們於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祂那裡住下了。那時,大約是第十時辰。』這一席天人之間的對話,徹底改變了若望與安德肋,伯多祿與雅各伯,以及無數人的生命,使他們的心靈作好了準備去聽從耶穌在加里肋亞海濱,向他們所作的權威性的訓導。」[1]

這一情節再次給我們揭示:回應跟隨主耶穌的召叫,必然是與那個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傳報給他人的使命緊密相連的。這個使命不是一個職責,也不是一個從外面強加上身的擔子。它是一個人內心領悟到那藏於基督的聖心的聖愛,需要與他人分享它,廣傳它,而自然地出現的結果。

[1]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08

Pablo Erdozá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