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若1:19-28)
這是若翰所作的見證:當時,猶太人從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裡問他說:「你是誰?」他明明承認,並沒有否認;他明認說:「我不是默西亞。」他們又問他說:「那麼你是誰?你是厄里亞嗎?」他說:「我不是。」「你是那位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於是他們問他說:「你究竟是誰?好叫我們給那派遣我們來的人一個答覆。關於你自己,你說什麼呢?」他說:「我是在曠野裡呼喊者的聲音:修直上主的道路吧!正如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被派遣來的有些是法利塞人。他們又問他說:「你既不是默西亞,又不是厄里亞,也不是那位先知,那麼,你為什麼施洗呢?」若翰答覆他們說:「我以水施洗,你們中間站著一位,是你們所不認識的;祂在我以後來,我卻當不起解祂的鞋帶。」這些事發生於約旦河對岸的伯達尼,若翰施洗的地方。
釋義
洗者若翰是將臨期和聖誕期的主角人物之一。他是一個先知,又是默西亞的一個門徒。他的影響力如此深遠,言行又如此鏗鏘有力,以致法利塞人派遣司祭去探詢其身份:「你是誰?」這個問題在聖若望的福音中多次出現。它的確是關乎耶穌的身份。許多事情都繫於此,包括我們的一生。
但是在這段福音中,我們關注的是洗者若翰的身份。它在某程度上反映、預備和闡明耶穌的身份。
洗者若翰對那些肋未人的問題與猜想回答說:「我是在曠野裡呼喊者的聲音。」聖奧思定強調說:若翰的是聲音,而主耶穌的則是自起初已有的聖言(參閱若1:1)。沒有聖言,聲音又有什麼好處呢?聲音可以達耳際,可是沒有言語,它便無法啟迪人心。再者,洗者若翰的是那在曠野裡、在一個渴慕獲得救贖的乾涸世界裡「呼喊」的聲音。
若翰的呼喊指出我們自己的身份,尤其是成為真正的使徒的重要性。基督徒蒙召,首要的並不是去傳遞一個道德上的教誨,或去教授信仰的教條,而是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彰顯出基督。基督徒就是世界上常見的荒野的呼喊聲音,說述著「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
這就是教會自始以來歷代的聖人所做的。聖保祿疾呼說:「 因為我曾決定,在你們中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這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格前2:2)聖施禮華亦說:「我的是要隱藏起來,消失不見,唯獨使耶穌發光。」(1975年1月28日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