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5:12-16)
有一次,耶穌在一座城裡,看,有一個遍體長癩的人,見了耶穌,就俯首至地求祂說:「主!祢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耶穌便伸手撫摸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吧!」癩病就立刻由他身上退去。耶穌切切囑咐他不要告訴別人,並說:「但要去叫司祭檢驗你,為你的潔淨,獻上梅瑟所規定的,給他們當作證據。」祂的名聲更傳揚開了,遂有許多人齊集來聽教,並為治好自己的病症。耶穌卻退入荒野中去祈禱。
釋義
今日,聖史路加記述一個癩病人獲得治癒的事蹟。這篇記述包含若干深具意義的細節。其一就是,這個可憐的人患有一個嚴重的惡疾──他「遍體長癩」。我們可以想像他承受著的身心煎熬。他不僅全身潰瘍疼痛,而且也因這個疾病的傳染性而被迫孤立和與社會隔離及其所帶來的悲傷。這種惡疾唯有司祭才能鑑定其痊癒。 聖史路加特別記述,這個人並不單是求援,而是「俯首至地」懇求耶穌。這個動作充滿著謙卑,而且又令人動容。他跪伏在主前,藉此承認自己的貧乏和脆弱,並且以真摯而樸素的心情來哀懇。
這個癩病人的信德是令人驚嘆的。或許他已經受苦多年了。然而病情的嚴重性和病程的漫長,都沒有削弱他對加里肋亞的師傅耶穌的信賴:「主!祢若願意,就能潔淨我。」他把自己痊癒的唯一條件繫於耶穌的意願之上。然後,他從耶穌那仁慈的心,透過一個具體的動作而獲得了治癒:「祂伸手撫摸他。」這個動作展現出親近、同情心和大能。 儘管耶穌必然行過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治病奇蹟,這個奇蹟得以保存在福音中是別具意義的。的確,「癩病人是人類因著罪過而變得衰弱的一個典型的象徵」(Catena Aurea, ad loc)。從這個癩病人的舉動中,我們可以學習以同樣的謙卑、信賴和真誠走近主前,好使我們的一切軟弱獲得治癒。
基督「是我們的醫生。祂治癒我們的自私心,只要我們讓祂的聖寵滲入我們靈魂的深處。耶穌曾教導我們,最惡劣的疾病是偽善,是使我們隱瞞自己罪過的驕傲。我們必須對祂徹底地坦誠,必須說真話,然後對祂說:『主!祢若願意』,祢總是願意的,『就能潔淨我。』祢知道我的軟弱,我有這些徵狀,我有這些過失。我們把瘡痍直截地給祂看。如果傷口潰瘍,把膿血也給祂看。主,祢治癒這麼多的靈魂,當我領受祢到我心中時,當我在聖體櫃前默想祢的臨在時,請祢幫助我,求祢作我的醫生。」(《基督剛經過》,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