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的彌撒福音:基督的「今天」

1月10日的彌撒福音及釋義。

福音(路4:14-22)

耶穌因聖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亞。祂的名聲傳遍了臨近各地。祂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受到眾人的稱揚。

祂來到了納匝肋,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照祂的習慣,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並站起來要誦讀。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祂;祂遂展開書卷,找到了一處,上邊寫說:「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祂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佈上主恩慈之年。」祂把書卷捲起來,交給侍役,就坐下了。會堂內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祂。祂便開始對他們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眾人都稱讚祂,驚奇祂口中所說的動聽的話。


釋義

我們伴隨著耶穌來到納匝肋 ── 祂的故鄉 ── 的會堂。每一個安息日,祂習慣性地去會堂祈禱和聆聽天主的聖言。祂自小就和聖若瑟、聖母瑪利亞,一家人一起去,很自然地學會了這樣做。 路加福音中的這段記載給我們介紹了猶太會堂的禮儀:在若干祈禱後,跟著便誦讀梅瑟五書或托辣(即天主的法律)的一篇。隨後又誦讀一篇先知書,以闡明法律所教訓的含義。禮儀的主持人邀請一個在場參與者誦讀,或是一個做好準備的人會主動地站起來,誦讀一篇聖經,然後解釋這篇天主聖言的含義。 這次,耶穌站起身來。有人遞給祂依撒意亞先知書卷。祂在其中找到一段,就是依撒意亞先知談及上主的受傅者會帶來救恩的喜訊,並且會宣告天主要解救人民脫離他們的苦難。這些帶來安慰的話語的對象,是公元前六世紀初葉,被巴比倫征服數十年後回歸故土,艱辛地重建已經荒廢和衰退了的土地的猶太子民。這些回歸復國的人感到不堪重負,無力去療癒如此大量的、物質和道德上的創傷。然而天主必會使他們對救恩的期望得以實現。

耶穌在會堂裡誦讀的,不僅是在回憶天主昔日實現了諾言,更是在宣告當下正在發生中的事情。耶穌強調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路4:21)耶穌就是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贖世主。

耶穌在這篇福音中所說的「今天」,不僅是二千多前的某個時刻。耶穌也對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每一個人說「今天」。即使現在,「上主的受傅者」(希伯來文是「默西亞」)耶穌基督仍然是活著的,並且向我們每一個人說話。祂降來是為了要治癒我們的痛苦、軟弱和罪過。今天可以是我、是我們每一個人獲得救恩的日子。讓我們不要把上主「今天」期待我們做的回應推遲到明天:就是皈依、寬恕和接受寬恕、在恩寵的助佑下重新再開始、自我犧牲一切。連一句古老的異教格言 carpe diem ── 把握今天 ── 也提醒我們:今天就是天主到來與你相遇,治癒你並且使你幸福的一天。 今天,天主指望我們積極地回應,以繼續實現耶穌為全人類 ── 為我們──帶來了的救恩,並且將這個救恩帶到全世界。

Francisco V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