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若2:13-22)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便上耶路撒冷。在殿院裡,耶穌看見賣牛、羊、鴿子的,及坐在錢莊上,兌換銀錢的人。
耶穌於是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羊帶牛,都從殿院趕出去,又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
耶穌對賣鴿子的人說:「把這些東西從這裡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耶穌的門徒就想起了經上記載的話:「我對祢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
猶太人便問耶穌說:「祢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證明祢有權做這些事?」
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
猶太人就說:「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祢在三天之內,就能把它重建起來嗎?」但耶穌所說的聖所,是指祂自己的身體。
所以,當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以後,耶穌的門徒就想起了耶穌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及耶穌說過的話。
釋義
逾越節前的幾天,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為了要理解當時的背景,我們必須思考一下聖殿對猶太人的深層意義,這個意義在每年的聖殿祝聖紀念日,即重建節,都會彰顯出。在這個節日,猶太人紀念公元前164年瑪加伯時代為聖殿祝聖新祭壇所舉行的儀式。在此之前三年,聖殿被安提約古厄丕法乃第四所褻瀆。這個節日也被稱為「光明節」,所指的是那一直都保持點亮著,象徵天主的臨在的七盞金燈台。天主洞悉一切,是世界的光。凡這道光所到之處,異教和偶像崇拜的黑暗便會被驅散。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主耶穌在這裡所做的就是重新潔淨和祝聖聖殿,聖殿是祂的聖父的家,祂被自己對這座殿宇所懷的熱忱所耗盡。
這些人和我們自己一樣,都很容易受到誘惑,把宗教生活變成一個「商場」,一樁買賣:就是利用天主以謀取私利。畢竟,這可以被視為對聖殿的褻瀆。在天主的殿堂裡只能有一個上主;只有天主才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根源,而祂絕不能被人為了其他目的而利用。因此,耶穌藉著驅逐商人和兌換銀錢的人,邀請我們淨化自己的意向,使我們對天主的追求盡可能地純潔無私,真正地根源於愛。
然而天主的聖殿不只是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建築物。歸根結底,聖殿就是基督的身體,即教會。嚴格地說,教會就是天主的居處。祂住在教會內,照亮她和賦予她活力。耶穌鼓勵我們用信德的眼光去看教會,並且盡己所能去守護她,使其不留污點,不生皺紋。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透過自身的生活來履行這項責任。每一個受了聖洗的人就如同一塊塊的活石一樣,一起構成教會在世人面前那可見的、神聖向面容,這個面容就是蒙召要吸引那些在教會外的人前來,和給教會內的人提供光明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