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學著去發現天主,否則將永無遇到祂。』(聖施禮華《與施禮華蒙席會談》113)
父母自我犧牲的愛,在家庭中形成一種促進他們帶領兒女活出人性和基督徒德行的氣氛。
『疼愛孩子的正確方式,必須協助他們學習自制,同時讓他們做個自由且負責的人。』
「養育子女的任務在於當他們『想』做好的事情時,為他們提供智力和倫理道德的資源,使每一孩子都能夠本著自己的信念去做好事。」
一篇建議如何透過家庭教育幫助孩子善用自由的文章。
不論男或女,謙恭謹樸維護著人最寶貴的核心價值,使之能以適當的方法及合適的時機表露出來。
「我們需要勇敢地教導孩子們學習節制。否則,你就會一事無成。」 聖施禮華強調。這是家庭系列的一編新文章,其中五編已有英文譯本。
「基督徒的倫理學並不認為人性的情感是有害的, 反而重視它的發展與引導,因為它在人生的喜樂中扮演著重大角色。」
科技大幅地影響著我們今日的生活,我們必須駕馭它,利用它使我們在德行上成長。
歐拔(Alberto)來自阿根廷,是一位大學生。信仰基督讓他經常問自己:「我可以為他人做些什麼呢?」在這段短片中,他會嘗試解釋他是怎樣把信仰化為生活中服務他人的行動。
在這套於信德年拍錄的影碟裏,來自芝加哥的克里斯蒂娜別墅(Christina Villa)為活出她的信仰而奮鬭,聲稱「我所有活動的核心都充滿豐盈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