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是什麼?教會在那裡?許多基督徒感到困惑和迷失,對這些問題找不到肯定的答案。」
聖施禮華在他1972年「忠於教會」的講道詞中提出了這些問題,它們直到現在仍切合時宜,而這講道詞 就提供了一些答案:「教會既是神聖的,也是人性的,因為它由人組成,而人也有自己的缺點。」 教會既是神聖的,也是人性的,因為它由人組成,而人也有自己的缺點
「聖潔的國民」由軟弱的受造物組成。這種顯明的矛盾,標誌著教會奧蹟的一個層面。教會既是神聖的,也是人性的,因為它由人組成,而人也有自己的缺點:「眾人是塵埃灰土」。(德17:31) 《忠於教會, 6》
但是,教會是什麼?教會在那裡?
許多基督徒感到困惑和迷失,對這些問題找不到肯定的答案。他們結果相信,也許教會訓導當局歷來所制訂的答案,以及教理明確地和簡單地提出的答案都已經「過時」,必須由新的答案取而代之。一連串的事實和困難看來已凝聚在一起,使教會光明的容貌變得暗淡。有一些人堅持,唯有當他們每個人熱切地令教會適應所謂的「現今時代」,才找到合法的教會。其他人則喊叫:教會不過是人對精誠團結的一個渴望。他們說,我們應改變教會,配合現時的情況。《忠於教會, 2》
今日的教會,跟基督所建立的教會是相同的
他們的看法都是錯的。今日的教會,跟基督所建立的教會是相同的,不可能是另一個教會。「根據教會透過信德所建立的規誡,並且根據信德的聖事,宗徒及其繼承人是天主的代表。因此,正如他們建立另一個教會是非法的,同樣,他們要傳遞另一個信仰,或建立另外的聖事,也是非法的。《忠於教會, 2》
基督不願意罪人被擯棄在他所創立的社團之外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建立教會,期望這個民族的成員能不斷努力培養聖德。然而,並非眾人都忠實地回應這召叫。在基督的淨配身上,可見到救恩途徑的奇妙,同時也可見到那些接納這途徑的人的悲慘。
「至聖的救贖者為了一個相同的目標,就是為了讓救贖工程永存在世上,便賦予人類團體,一個由他所建立的、具有完美秩序的社會架構,具有一切司法和社會元素……如果,有人意識到教會內有些東西指向我們人性的缺點,不應歸咎於教會的司法架構,而是因為個人可悲地傾向於邪惡。她的至聖建立者忍受這種傾向的存在,甚至存在於祂的奧體較高層的成員身上,是為了試探羊群和牧者的美德,也是為了基督徒信仰在眾人當中獲得更大的價值。」
這是教會此時此地的實況。因此,基督淨配的聖德跟在她懷中有欠缺的人,兩者是並存的。「基督不願意罪人被擯棄在他所創立的社團之外;如果部份成員的靈性薄弱,這不是削弱我們愛教會的理由,而是令我們更加憐憫其他成員。」《忠於教會, 6》
上主已應許常在她身邊
從任何屬於教會的人(不管他們的地位有多高)的缺點和可悲來看,如果任何人覺得自己對教會的信任,對基督的信德減少,那麼,這是很不成熟的標記。教會並非由伯多祿,或若望,或保祿治理,而是由聖神治理,並且上主已應許常在她身邊,「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忠於教會, 7》
我們的主在少數宗徒的軟弱但忠信之上,建立了教會,而祂向宗徒恩許聖神會不斷助佑。讓我們再一次閱讀以下一段著名和歷久常新的經文:「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份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8─20)《忠於教會, 12》
基督是我們的善牧
我們被天主父的堅持所感動;祂決意提醒我們該祈求祂的仁慈,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總要不斷祈求祂的仁慈。現在也是一樣,正當混亂不清的聲音困擾著教會,許多靈魂迷失了,因為他們找不到善牧──另一位基督,帶領他們走到慈愛的上主面前。他們反而找到「賊和強盜」,他們來,「無非是為偷竊、殺害、毀滅。」(若10:8,10)
我們不要害怕。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必須完美無缺地成為善牧的道路和羊棧,穩固的基礎,以及向眾人開闢的道路。我們剛剛在福音裡讀過:「你出去,到大道以及籬笆邊,勉強人進來,好坐滿我的屋子。」(路14:23)《忠於教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