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餐館上慕道課

邱珊珊醫生生於中國的溫州,她在西班牙那瓦拉大學醫院(University Clinic of Navarra)攻讀外科整容。

邱珊珊是那瓦拉大學醫院的第2年駐院外科整容醫生

珊珊全家移民到馬德里是因為父親希望女兒們能在民主的國家生活,她的祖父母因為是地主在毛澤東的時代受到很多磨難,雖然她的父母並沒有宗教信仰、祖父是佛教徒,但今天的珊珊是主業會的獨身會員(Associate)。

「我認識天主的信仰源於學校,當到達西班牙時,我們在公立學校讀書,可以選擇宗教或倫理科。當時父母相信天主教是普遍西班牙人的信仰,認識多一點可幫助融入社會。」

珊珊發現自己慢慢地喜歡天主教的觀點,「最能觸動我的是童貞聖母及守護天使,我很高興知道雖然我不是天主教徒,聖母卻依然愛我,而天主更在每個人還未出生以前已給了他一位天使保護他。」。

不久後她便希望受洗而父母也贊同,雖然他們相信這樣會更融入社會,但他們亦感到天主教信仰使人變得更人性化。「為預備洗禮我們在父母的餐館裡上教理課」。12歲時,她與兩位姊妹及表兄妹一同領洗及初領聖體。

邱珊珊醫生

聖母的貼紙

「當完成中學時我們的老師推薦我倆到塞納拉大學(Senara College),而我及妹妹也一同報讀。那時,我被邀請參加一個靈修避靜,我不懂得那是什麼,只知道要到一個營地叫做避靜公園;我的導師耐心親切地講解什麼是避靜後我們終於出發了。在幾天過後我得到第二次的轉化,其實我的信仰在領洗後不久便冷卻下來,但在這裡讓我決心再次投入。」

這便是珊珊如何認識主業會,開始去主業會的中心。「最打動我的是每當出外及返回時,都先到小聖堂向天主打招呼說聲Hello,我和妹妹把這習慣帶到家裡,我們貼了一枚聖母貼紙,每當進出時都會打個招呼。」

漸漸地她認識了主業會的精神,而且也發現「那就像一副合適的手套。天主愛我們每個人,並對我們寄予厚望。」

為未來工作

那瓦拉大學醫院(University Clinic of Navarre)

在馬德里完成醫學課程後,珊珊搬到邦布隆納駐院實習,每天的工作很緊密,像是會診、手術、研究及做論文;其中她最喜歡的是微創手術,珊珊開玩笑地說:「可能,因為中國人比較小心翼翼、一絲不苟吧!」

對一般的中國人來說工作總是生命的第一位,但珊珊卻覺得在工作裡可尋找天主而達到個人聖化的途徑,「每天我會為與我一起工作的人及病人祈禱,這樣會幫助我把每項工作奉獻及與主同在。」

她雖然沒有住在Larrabide大學宿舍,但和一些成員們照顧住在宿舍裡的大一新鮮人。「每星期一我們會碰面,安排整個星期的活動。現在我們正籌備羅馬藝術及一些文化性參訪活動。另外我們也試著在培育陶成方面幫助她們,就好像他們在家的時候父母會做的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