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新教宗

普世教會樞機主教團四月十八日上午聖伯多祿大殿獻祭,為下午開始選舉新教宗祈禱

身在羅馬的將近一百五十位樞機主教,不論有權或無權選舉教宗的,四月十八日星期一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舉行共祭彌撒,為當天下午開始入圍選舉新教宗的重任祈求天主聖神的光照指引。大殿內擠滿了參禮的一般信友、總主教、主教、神父、修女,大家同心合意祈求天主按照他的聖意,賜給普世教會一位新的牧人。

主持共祭的是樞機主教團團長拉青格樞機主教。他在彌撒中講了一篇長約二十分鐘、內容極為精彩動人的道理。這篇道理是根據彌撒三篇讀經發揮出來的。三篇讀經分別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六十一章第一節到第三節,第六節,第八節到第九節;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第四章第十一到十六節;若望福音第十五章第九到第十七節。

關於第一篇讀經,拉青格樞機主教說:教宗告訴我們,天主的仁慈給邪惡設了限。耶穌基督是天主的仁慈的化身;與基督相會意味著與天主的仁慈相會。然而,基督的仁慈不是便宜的恩寵,他的仁慈並不淡化邪惡。基督把邪惡的重壓和破壞力量都承擔在自己的身體和靈魂上,他在痛苦中用受苦的愛火燒毀並改變邪惡。上主報復的日子和恩慈之年在基督的聖死與復活的巴斯卦奧跡中重合。他的報復就是為我們而受苦。

關於第二篇讀經,拉青格樞機主教特別強調基督信徒信仰的成熟。他說我們的信仰不應該停留在小孩子不成熟的地步,因為那樣的信仰是隨著各種教義的風浪飄蕩,這樣的描寫非常切合今天的狀況。他又說:“最近這幾十年來,我們認識了多少種教義之風,多少意識形態,多少思想潮流。而多少基督信徒的思想小舟卻經常遭到那些風浪的激蕩,從一邊被拋到另一邊,從馬克思主義被拋到自由主義,又被拋到放任主義;從集體主義被拋到極端的個人主義;從無神主義被拋到空泛的宗教神秘主義;從不可知論被拋到宗教大熔爐裏面,如此不一而足”。

拉青格樞機主教指出:“每一天都有新的教派出現,這些教派就如聖保祿所說的,都以欺騙人為能事,都藉著引人陷入歧途來成就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具有明確的教會信仰的信德常被貼上原教旨主義的標籤。而所謂的相對主義,也就是隨任何教義之風飄蕩的思想,似乎成了唯一合乎潮流的態度。於是,那不承認絕對的相對主義便形成專制獨裁,一切任憑自我和自己的意願作主”。

對俗世那些隨風漂流的主義思想潮流,拉青格樞機主教提出天主教會的觀點,他說:“我們有另一種標準,那就是天主之子,真人,他是真正的人文主義的標準。成熟的信德不隨時尚的風氣,不跟進新意;成熟的信德是深深根植在與基督的友誼上。這個友誼為我們敞開一切好的事,也賜給我們分辨真與假、欺騙與真理的標準。我們必須使這樣的信德成熟,我們必須把基督的羊群引向這樣的信德。關於這一點,聖保祿宗徒提供給我們一句很美好的話,在愛德中實踐真理,這是基督信仰生活的基本公式。在基督身上真理和愛德完全吻合。在我們接近基督的時候,真理與愛德也在我們身上契合。沒有真理的愛德是盲目的愛德,沒有愛德的真理只是個發響的鈸而已”。

最後,拉青格樞機主教在講論彌撒福音時說:“每個人都願意留下永遠長存的痕跡。可是有什麼東西會長留下來呢?既不是金錢,也不是建築物,更不是書籍。在一段時期之後,所有這一切都將消失。唯一永遠存留下來的就是人的靈魂,天主創造人是為使他永遠存在的。為此,能夠永遠留下來的是我們在人的靈魂上所播下的種子,也就是愛和知識,也就是能夠觸動人心的舉止,也就是能夠給靈魂敞開天主的喜樂的話”。

拉青格樞機主教結束他為選舉新教宗祈禱的彌撒講道說:“此時此刻,我們尤其要堅定祈求上主,為的是在他賜給我們若望保祿二世教宗這件巨大的恩典之後,也按照他的心意再次賜給我們一位牧人,一位引導我們認識基督,認識他的愛,認識他的真正喜樂的牧人”。

115位樞機於18日下午展開選舉教宗秘密會議

選舉教宗秘密會議已經於18日下午展開。昨天下午4點半,樞機們在梵蒂岡的降福大廳匯集,在十字架、福音書和諸聖禱文的陪伴下,列隊遊行到西斯定聖堂。進入聖堂,樞機們分別走到設在兩邊的坐位上。在歌詠團唱出伏求聖神降臨聖歌後,樞機們一個一個地走到福音書前,手按在福音書上,宣誓忠實遵守“天主全體羊群” 文件中有關選舉教宗的規則。樞機們也宣誓對選舉教宗秘密會議的一切守密。

樞機們宣誓後,教宗的禮儀官馬里尼總主教宣佈 extra omnes,意思是:與秘密會議無關的人士離開。接著,沒有選舉權的斯皮德利克樞機帶領全體樞機默想。默想完畢,馬里尼總主教和斯皮德利克樞機也離開西斯定聖堂。隨後,樞機團團長拉青格樞機詢問各位樞機是否可以開始進行選舉。如果大多數樞機認為可以,便立刻進行第一次投票。

點票是秘密的,需要獲得三分之二的票才能當選。這是說,在這次選舉中,115票中需要獲得77票。如果在第34次點票時仍然無法選出新教宗,便要在最後一次投票中獲票最多的兩位樞機中,投票選出。

選舉教宗的投票和點票,每天四次,上午兩次下午兩次。每位樞機在票上寫出自己屬意的人選,並在把票帶到投票箱前,這樣說:“祈求引導我的主基督做證,我的票是按照天主的意願投給我認為應該當選的人。”點票後,按照傳統,所有的票投入生鐵製造的火爐中焚燒,如果已經選出教宗,則向外面放出白煙,聖伯多祿大殿的鐘也同時敲響。如果沒有選出,則放黑煙。選舉期間,每天大約在正午12點鐘和下午7點鐘以白煙或黑煙向外界宣佈是否選出教宗。

115位選舉教宗的樞機代表了世界五大洲的教會

被召來羅馬選舉伯多祿第264位繼承人的115位樞機,代表了全世界五大洲的教會。樞機們來自52個國家,主要來自歐洲,共58位。其中20位來自義大利, 6位來自德國,6位來自西班牙;美洲樞機有34位,美國人最多,有11位,其次是巴西人,有4位;來自非洲的樞機有11位;亞洲10位,其中3位是印度人;大洋州2位。上次選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時,有投票權的樞機為111位,54位歐洲人、32位美洲人、12位非洲人、亞洲和大洋州共13位。

樞機團的樞機分為主教樞機、神父樞機、執事樞機三種。115位有選舉權的樞機中,113位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9次樞密會議中提升的。第一次樞密會議在1979年6月召開,最後一次樞密會議在2003年10月召開。樞機中屬於修會團體的人數也頗多,有20位,其中以方濟各會士占最多,有4位。其次是耶穌會士和慈幼會士。在年紀方面,115位樞機的平均年齡為71歲。卡洛•沃依蒂瓦樞機當選為教宗時為58歲。

信友們為選舉新教宗熱切祈禱

昨天18日上午,許多信友參加了拉青格樞機為選舉教宗舉行的彌撒,為選舉新教宗祈禱。本台記者訪問了幾位信友,請他們談談如何為這次選舉教宗秘密會議做準備。接受訪問的信友們說,他們以熱心祈禱來做準備,求聖神引導樞機們為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選出適當的教會領導人。信友們認為,必須信賴天主信賴聖神,只有天主是一切的真主宰。

那麼,信友們對新教宗有什麼期望呢?他們說,他們只期望新教宗是一位好牧人,像若望保祿二世一樣,是一位對普世教會、對世界開放的教宗,並與所有的人進行真誠和直接的對話。此外,他們也期望新教宗繼續沃依蒂瓦教宗的工作,繼續大公合一工作;向全人類宣講和平與自由、維持人的基本價值觀,並儘量與窮人、兒童接近。

新教宗該是怎樣的人物呢?有的說,新教宗應該是一位偉大的領導人,一位尋求團結、宣講團結、容忍、尊重的人。有的說,新教宗應該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樣給予年輕人空間,使全世界認識天主的聖言。

梵蒂岡電臺訊,200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