嬝炕 《道路》改變了我的生命

訪問來自芬蘭的奧斯加利•朱利加拉,他在倫敦經濟學院中就讀法律

「吸引你到天主教會的是甚麼?」 

雖然我父母現在隸屬芬蘭的路德會,我成長時期是個無信仰者。在五年前我20歲時,我開始被天主教信仰所吸引,天主教會的倫理和文化的價值觀令我感到莫大興趣,我視它們是社會所需的良好影響力,肯定了家庭、婚姻和孩子的價值。 

那時我並沒有信仰,但我很好奇,於是我開始嬝狐繴甎v教的歷史,我很快就深信如果基督宗教有任何真理,它必定在天主教會中。(雖然我嬝牧漁悇O路德會人士的著作,我似乎對此看得清楚!)我無法相信一小撮意見分岐的人,能夠將信仰帶回到真正的源頭,雖然他們藉著一些統治者的政治性的機會主義而獲得影響力。當然,我較容易以此方式看事情,因為我從未是個路德會的人。 

然而我得到信仰實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促进了我對生命的大問題上產生興趣,同時有固執的慾望去維護所有真而良好的事物。相反的,社會的價值觀――學校、大學、傳媒――卻是很嘲諷和相對性的。因為這樣,當我發現教會的哲學傳統(特別是聖道茂[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的思想)實為我像找著了清新的沙漠綠洲或回到我的孩童之家!我深信聖道茂的觀念為我已經相信的概念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基礎:在外面有一大真理尚待你去發現――在我們內也有一小真理,而只有它能為我們的行動提供一個基礎。 

「那你如何成為天主教徒呢?」 

我開始想成為天主教徒――但我一個天主教徒也不認識。我不能肯定做一個天主教徒的意義和我需要做甚麼才能成為教徒。其後我在網上讀到關於主業會,這引起我的好奇,於是即時以電郵聯絡他們並自我邀請去探訪他們。 

在我第一次探訪赫爾辛基的中心之前,我完全沒有觀念該如何意料,我想那地方會是一個政治團體的總部。當我進入那屋子時,很是驚訝,因為我所進入的只不過是這些男士們的家,而且首要的,他們是極為友善和自然呀。 

我與中心的主任坐下交談,並解釋我欲成為天主教徒。他即時提議給我信仰的講座,我就此進入了生命中深切激奮的時期,我不只發現信仰的美麗和吸引,我甚至不能相信這男士竟然只為我一个人而提供這些講座,分文不收! 

毫無疑問,我想成為天主教徒。我盡量經常到中心探訪,并開始做些個人祈禱和念玫瑰經。所有這些令我很快樂,我簡直不相信可以如此快樂。我終於在2002年10月1日聖德蘭•里修的慶節領洗和領堅振聖事。 

「你最喜歡主業會的是甚麼?」 

我愛主業會釵h東西!家庭氣氛、我們都是天主子女這思想、和尊重個人的自由。但我想最喜歡的是主業會充滿了這些瘋狂的人,他們只想在這世上做好事――卻不計較他人會因此而說些甚麼! 

「你為何決定成為獨身成員呢?」 

我其實沒有打算成為獨身成員的,我原想開始一個大家庭,然而天主卻為我有其他計劃。當我發現時,最初是完全的衝擊,且不相信地告訴祂:「不,祢不可能對我如此要求!要求別的,但不是這個!」最後我順服而且比以前更加快樂。 

「你最喜愛聖施禮華著作中的哪一段呢?」 

《道路》的第一則:

希望你的生命不是一個荒蕪的生命。做個有用的人。開拓路徑。藉著你的信德和愛的亮光來照耀前方。 

這是我最初讀到的聖施禮華著作的幾行文字。它們改變了我的生命。 

「主業會對二十一世紀的歐洲社會可以貢獻些甚麼?」 

這是大問題……讓我們想想歐洲需要甚麼。它肯定需要希望。歐洲被將希望只基於人而沒有顧及天主的這些思想所誤導了數十年如果不是數世紀之久。這些希望從沒有根據它們所答應的而對現,這當然毫不奇怪。我們仍然停留在虛假希望的階段:將希望放在幾乎救世性質的物質進步、經濟增長等等。 

我不認為任何人在心靈深處會相信這些東西能使他們快樂,但他們抓著它們不放,因為他們沒有別的,而沒有人可以沒有希望地生活。 

這是基督宗教的奇異訊息:天主真實地存在,不只在無限中,但也就在這裏,在我身旁,甚至在我之內。祂進入了歷史,因為祂愛我,而祂不單從罪惡中救贖我(這是個事實),但祂也是你或我所接觸到的最吸引的那位。 

主業會所做的,就是告訴人們在這世上他們被召喚做基督的跟隨者,卻不必將這世上良好的東西拋開:技能的進步、科學發現、偉大的電影、音樂、優良食物和酒、人性的愛、友誼……所有這些均能成為接觸基督及更加認識祂的機會。此外,如果我們愛上天主,這些良好的東西會更加偉大及使我們更加愛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