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友誼去教育

「強硬地,專制地灌輸,並不是恰當的教授方法。父母理想的態度,是要成為孩子們的朋友。」

要好好地養育子女,並非單指傳授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長大成為個人,幫助他或她啟發所有的,源自天父所賜的潛能。

當然,父母也需要教授,傳送事物,但卻不能忽略,要達到的目標,是遠遠超於教授一些技能或智能。它需要考慮到被教授的人的自由,及他個人的責任感。

因此,在養育子女成長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能定下一些目標。囑咐子女做的工作,是一些他因應其個别年齡而能夠掌握,能夠明白,能帶給他意義和價值的目標的工作。

通過友誼去教育

與此同時,父母需要緊記的是,教育孩子有著很強烈的感情成份,尤其是在幼兒發展初期。他的意志和理智的發展,不能與情緒和情感的發展脫節。此外,情感的平衡發展,對理智和意志的正確成長是必須的。否則孩子的學習步伐會很容易地被倒亂,日後甚至會導至人格障礙的情況。

但是,父母又如何去給小孩,及日後的少年、青年塑造情感的平衡呢?在這裡,我們面臨著或許是最難的教學問題之一。原因之一,它是一個實際的問題,取決於每個家庭的情況。無論如何,初步的回覆是:重要的,是要建立互信。

保祿宗徒建議: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1]父母若過於嚴厲地斥責孩子們,他們很容易會變成恐懼,缺乏勇毅膽量,害怕承擔責任。

要創建互信,關鍵在於友誼。友誼讓教育的使命真正有效。家長必須努力成為孩子的真正朋友。這就是聖施禮華所不斷堅持的。強硬地,專制地灌輸,並不是恰當的教授方法。父母理想的態度,是要成為孩子們的朋友——願意分享他們面對的焦慮,聆聽他們的問題,以有效和他們會接受的方法去幫助他們。[2]

驟眼看來,要父母成為孩子們的朋友的意義不易明白。友情只可建基於兩個平輩,兩個同等地位的人之間。而這種平等的關係,有別於父母和子女之間自然的尊卑關係。

孩子們從父母身上所獲得的,遠超於他們能夠供給父母的。孩子們永遠無法償還父母給他們所付出的。父母一般都不會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們而自我犧牲,縱使他們實在確是這樣。父母不會視送給孩子的任何恩物為犧牲,也甚少關注自己的需要 ——相反,他們會把孩子們的需要當作自己的需要。他們願意為孩子付出自己的生命,而他們實在正是在不經不覺中如此做。在現今人際社会中,難以找出更大的自我犧牲了。

可是,孩子們真的也能给父母增添意義。父母從孩子中獲得一些奇寶:首先是,那份獨有自己孩子才能給他們的親情,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再者,就他們帶給父母機會去衝出自我,脫離自我去獻給另一個人——丈夫給妻子、妻子給丈夫、二人一起給孩子們——因而帶來個人的成長。

正如梵二教導的:在受造物中,唯有人是天主為他而造成的。但是除非人真誠地自我奉獻,否則人將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存有意義。[3]聖奧施定教導:去愛和被愛,相對的重量:meus,pondus meum。[4]當人能夠為心愛的人而經歷艱難險阻時,他的愛遠遠超過一個只能和愛人共渡歡樂的人。

愛,往往需要犧牲。與子女建立互信和友誼的氣氛也是如此。家庭應有的氣氛,是必需自行努力建造出來的,它不會是自有的。這並不表示它是一件艱鉅的任務,或是需要特殊的能力。它需要的是:體察入微,把心中的愛付諸行動。

營造家庭的氣氛,首要的是夫婦彼此表現相親相愛。可以說,子女們所獲得的愛,正是夫婦之間互相表達的真愛的滿溢。子女們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雖然他們可能只會感受到,但卻不能完全地體會到。

所以,這種父母之間的和諧融洽, 在會直接與孩子成長扣上密切關係的事上更為關鍵。有關子女成長的事情,父母必需有一致的看法 。舉例來說, 當夫婦其中一人對某件事情作出了決定時, 另一人必需支持該決定 。 假若父母互相產生矛盾, 養育孩子便會有負面影響。

父母也需要彼此互相教授,學習如何好好地撫養孩子成材。如果父或母親本身未曾接受過德育的培訓,要他們擔當提供德育培訓 給下一代, 將會是非常困難的。他們必須通過他們在婚姻關係内小心地活出細節,同時提昇自己的德行,去作個人自我的成長。他們要爲養育好兒女,共同付出努力。

為友誼而教育

信任會促進友誼。 友誼又會營造出温情和信任的,使人感覺安全和寧靜的環境。友誼不但會提供使配偶可以良好地溝通,而且使他們更好地和兒女們互動,及兒女們之間互動的氛圍。

在這方面,配偶之間的衝突,跟兄弟姐妹之間產生的磨擦是大不相同的。孩子間吵架是很經常,很正常的。我們都會不同地在爭取物質,特別當物質不足時。每個小孩都想母親握住他的手,或是想坐在車的前排座,或想成為父親最得寵的一個,又或是成為第一個拆開新玩具的包裝的人。但是這些爭執 也可以成為一個培育的好機會,能夠幫助父母如何教導孩子與人溝通和共處。它也是個教導孩子如何去使別人受益,懂得寬容、 讓步,和在必要時據理力爭。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如果能夠好好地聚焦,會促進各人品德的培育,和使大家的友誼長存一生。

但是,夫妻之間的友誼也需要不斷地強化。夫妻之間出現爭論往往是由於缺乏溝通。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對事情的不同觀感,讓生活流於黑板,不控制自己的壞脾氣等等。 不管是 甚麼原因, 對話肯定已經沒有了 。這時就需要認錯,道歉和原諒 對方 。 假若要我給父母忠告, 我首先會告訴他們,讓你的孩子 看到,你們正在努力,去按信德來生活。不要欺騙自己:他們從幼小時就已經看到了一切,同時也在判斷一切。你們要讓他們明白到,天主不僅留在你的嘴唇上,而且也在你的行為中;而你倆夫婦正在努力去活出忠貞與真誠,你倆相愛,也真的很疼愛他們。[5]

孩子們想要的,不是他們的父母是特別聰明或能幹,或經常能給他們最優良的指導及建議。孩子們更不會最期待父母送贈給他們很多的玩具,或讓他們享受美好的假期。

他們真正想看到的,是父母互相愛慕和尊重,亦同樣疼愛和尊重他們。孩子們仰賴父母能夠給他們一個有關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見証,這個父母藉著自己的一生所遇到的順逆而營造出來的見証。[6]

正如聖施禮華說,對父母而言,家庭肯定是一樁最重要的事業,而且如果他們全心全力投入所需的關懷和愛心的話,也是一份回報最豐盛的項目。這需要不斷的警醒,和德行的恆常培育。然而,困難在於能否把這一目標實現出來。我怎樣才可以為生命的意義作見証?我怎樣才可以經常言行一致?總而言之,就是我怎樣才能為友愛,為愛心和歡樂而養育子女?

正如上面提及到的,配偶彼此的、和對子女的愛,或多或少地,是上述的問題的答案。此外,有關孩子個人的培育,與他人的關係,歸根究底,是他們自己的快樂,有兩點是要特別關注的。

第一點是有時未必能夠充份感知到的,就是玩耍。教育孩子怎樣玩耍,往往需要犧牲和付出稀罕的,想留給自己休息用的時間。

然而,孩子能從父母獲得最珍貴的禮物之一,就是他們的時間。它標誌著互相在一起,一種很具體 的愛的方法 。因此,玩耍可以營造一個互信,啟發子女和父母展開友誼的環境。此外,玩耍可以灌輸基本的生活態度,是孩子日後面對處理生活上的挑戰時,所需要的基本美德。

第二點涉及子女個性的成長。父親和母親的不同行為,直接影响他們的脾性和品格。如果父母在教養子女時採用積極的方式:如面帶微笑,關懷地詢問,需要糾正時不會使他們氣餒等,通過渗透,他們的作為會 成為 一個人該怎樣作為,怎樣處事,和怎樣面對生活中的不同境況。

如果父母自己努力去成長,去聆聽,去開朗和友善,他們正是給子女們一個如何在今生的不同限制中仍能幸福地生活的活的回應。

這種影響,直入孩子的幸福最深深處,其重要性和意義只有隨著時間的略過而漸漸顯現。藉著父親和母親的角色,在一個真正的家庭中, 孩子們學會男女的角色。他們會發現,幸福和快樂都歸功於互愛,那份真實的互愛,配合自願的犧牲,成了很崇高的互爱。

因而,自然而然地,家庭的氛圍帶给子女們一生受用的,堅穩正確的好基礎,儘管社會行徑可帶少偏差, 亦難阻不倒。家庭是一個讓人體會 到那份人的崇高位格的特別地方。

這一切都突出了父母那自我犧牲的愛。一方面,他們體驗到孩子是自己的延續。另一方面,他們見證著另一個個體續漸地成型增長,他不再是自己的一部分,而成為了一個他或她自己的個别位格。

父母作為父母的成長情度,也繁於他們如何樂於見到子女們漸漸地成長,漸漸地減少對父母的依賴的情度。雖然父母與孩子之間那種自然的關係是永遠長存的,但是孩子的個人傳記亦漸漸地成形,它在不同的方面,可能與父母在孩子年幼時,甚或在孩子尚在母胎時,所期待的有所不同。

在養育子女, 直到他們獨立成才的過程中,如果夫婦倆人能夠諦造和天主之間的友情,則會更加容易。當家人都把自己視為一個家庭教會[7],孩子們就會自然地吸收一些虔敬的行動,並且 學會如何以敬拜天主為首位, 領悟天主為自己的父親,聖母為自己的母親,也學會如何像父母一樣虔誠祈禱。[8]

J.M. Barrio and J.M. Martin

[1] 哥3:21

[2]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27

[3]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24

[4] 奧思定,懺悔錄,第13,10

[5]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28

[6] 同上

[7] 參閱格前 16:19

[8]《與施禮華蒙席對話》, 第10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