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聖地朝聖之旅 (2)

教宗結束七天艱辛行程,5月14日在納匝肋城为40萬信友舉行彌撒后,15日在耶路撒冷聖墓朝聖,下午安返羅馬。臨別贈言:不要再流血,不要再交戰,建立基於正義的和平

教宗本篤十六世七天聖地朝聖之旅于五月十五日下午兩點三十分結束,搭乘以色列航空公司波音七七七專機返回羅馬。臨別時,教宗在特拉維夫國際機場向歡送他的以色列總統佩雷斯、新任總理内塔尼亞胡、政教要人、以及各界代表留下離別贈言說:“不要再流血!不要再交戰!不要再彼此衝突!不要再有恐怖暴力行爲!要打破暴力的惡性循環!但願建立基於正義的持久和平,享有真正的修和與痊癒。”

教宗朝聖訪問最後的两天,仍然有多項活動。

納匝肋城5月14日

繼十三日在白冷城的全天訪問朝聖之後,十四日一早教宗又搭乘直升機,飛往耶路撒冷北方一百一十公里遠的納匝肋城,作一天的朝聖訪問。

納匝肋這個字希伯來語的意思是盛開的花,它像一個半圓形的露天劇場一樣,向整個加利肋亞地區敞開著。從這座小城放眼,可以看到加利肋亞遠近一波又一波的平緩山丘。納匝肋是以色列國内最大的阿拉伯人城鎮,也是加利肋亞地區最重要的行政中心。舊城區有四萬居民,基督信徒和伊斯蘭教徒都有。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後,猶太人開始在納匝肋四周山丘上建築住宅區,有三萬人之多。

教宗在納匝肋城为40萬信友舉行彌撒

教宗抵達納匝肋第一項活動,是在名叫“陡峭山”自然形成的半圓形劇場為地方教友主持彌撒聖祭。祭壇非常寬敞,面向信眾呈半圓形,信友的座位像階梯一樣逐漸升高。彌撒祈禱意向是家庭,因爲一年來聖地舉行家庭年,教宗的來到正好為他們舉行家庭年閉幕彌撒。這台彌撒以拉丁禮節舉行,使用的語言包括拉丁語、希臘語、阿拉伯語和英語;参加彌撒的信友大约有40萬人。

教宗在講道中向當地教會各種禮節信友致意,他們的參與象徵著教會的普遍性。教宗也特別向在場的以色列總統佩雷斯表示謝意,感謝他在百忙中前來參禮。教宗指出聖地家庭年的結束意味著當地家庭開始展望未來,成爲社會未來希望的標記。

納匝肋是聖家的所在地,教宗的講道自然提到聖家,他指出家庭在社會中的意義和角色,也提到今天世界各地家庭的處境。他強調:“我們這個時代的男男女女多麽需要重新按照家庭的基本真理來生活,這個真理是社會的基礎。而夫妻兩人的生活見證為培養成熟的良知和締造愛的文明是多麽重要”。

教宗又說:“在家庭裏面,不論是最小的嬰兒或最老的雙親,都應該因自己的身份、而不因他們的功能或其他目的而受到尊重。”教宗更指出:“家庭是建設一個有秩序、善於接納人的社會的基石。在這方面國家扮演的角色在支持家庭肩負教育使命,在保護家庭體制和家庭天賦的權利,使家庭都能在有尊嚴的環境條件下生活和發展。”

彌撒結束時,教宗為納匝肋國際家庭中心、若望保祿二世紀念公園、本篤十六世大學的基石舉行祝福禮。

會晤當地各宗教領袖

十四日下午三點五十分,教宗在納匝肋方濟各會會院接見以色列新任總理内塔尼亞胡,兩人敍談半小時。之後,教宗在當地聖母領報朝聖地聖堂會見加利肋亞地區各不同宗教的領導人士,向他們問候致意,並勉勵各宗教信徒繼續合作,消除緊張局勢,促進和平與尊重人權。教宗指出:基督信徒與其他宗教固有的傳統有相同的看法,他們相信和平乃是來自天主的恩典,但如果缺乏人的努力配合,和平仍然無法實現。聖母領報聖殿朝聖 接見加利肋亞地區各宗教領導人士後,教宗便到聖母領報的地點和聖家的遺址朝聖,並在這座紀念聖母領報的朝聖地聖堂與這個地區的主教、神父、修會會士修女、教會組織成員舉行晚禱。這才結束繁忙的一天,乘直升機返回耶路撒冷。耶路撒冷5月15日 五月十五日上午,教宗首先到耶路撒冷希臘東正教宗主教府拜會宗主教泰奧菲洛三世,並在這裡的大會廳舉行基督信徒大公合一會晤。耶路撒冷的希臘東正教轄管耶路撒冷和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希臘東正教徒,它在聖地擁有很多的聖地、教堂和隱修院,教友人數也最多,在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有四萬人,在約旦有兩萬人。聖墓聖殿

大公合一會晤後,教宗便前往相距兩百公尺遠的聖墓朝聖。聖墓相傳是耶穌被釘十字架、死後埋葬、以及復活的地方,在新約聖經福音中被稱爲“哥爾哥達”,也就是骷髏的意思。由於種種歷史更迭和紛爭,今天聖墓這個朝聖地由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宗徒教會以及天主教分區管理。基督信徒知道和平的名字是:耶穌基督 教宗在耶穌聖墓聖殿中說:“作爲基督信徒,我們知道,這個飽受衝突折磨的地方所渴望的和平有一個名字,就是:耶穌基督。他是我們的和平。”教宗告訴在場的人士,耶穌基督藉著十字架,使我們與天主重修舊好而成爲一個身體,不再有敵意。

教宗與陪伴他的人們列隊進入這位于聖京耶路撒冷中心的歷史悠久的聖殿,護送他的儀仗隊大力踏出的脚步擊在地板上發出響亮的聲音。聖地的神長們和希臘東正教以及亞美尼亞教會的代表們在聖殿門口歡迎教宗。教宗臉上露出感動的神情,他在聖殿的前廊,在哥耳哥達山脚下,跪下親吻了安放耶穌聖尸爲之抹油的石塊,隨後,他進入守護耶穌聖墓的小聖堂中,跪在石棺上,親吻了蓋石棺的石塊,幷長時間跪著祈禱,默觀基督復活的奧秘。

教宗在致辭時說:“基督在這裏死而後復活,爲了永不再死。人類的歷史也在這裏有了最終的改變。罪惡與死亡的長期主宰被服從和生命的凱旋所摧毀;十字木架揭示了善與惡的真諦。”

接著,教宗發出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訊息,他說:“願希望不斷地因天主的恩寵而在這些地方的每一個人心中升起!願希望在你們心中植根,留在你們的家庭和社團內,幷啓發你們每一個人日益忠貞地爲和平君王做證。福音告訴我們,爲每一個男人和女人、爲整個人類大家庭、尤其爲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建立一個合乎正義、和平、昌盛、互相合作的未來是可能的。”

教宗結束講話時,鼓勵聖地的教會向在聖京生活的人做團結合一與和平的見證。接著,教宗前往哥耳哥達,在耶穌受苦受難的地方祈禱。

教宗聖地朝聖最後一項活動是拜訪耶路撒冷亞美尼亞宗徒教會宗主教托爾科姆·馬努基安和他的宗主教座堂,有數百位教友在場歡迎。* * * * * * * 七天朝聖之旅,從登上約旦内波山開始,懷著三千兩百五十年前梅瑟從那裏眺望巴勒斯坦延綿的丘陵河谷的心情,冀望這是一塊天主所賜的真正福地,是流奶流蜜的富饒之地。但天主的賞賜也需要人的善意回應,才能產生真實的效果。七天的朝聖巡禮,教宗每到一処所發表的講話,都不離開勸誡戰爭衝突,激勵寬容修和,不論向伊斯蘭教徒或向基督信徒和猶太教徒,他的話是同樣地語重心長和迫切。這三個宗教是所謂的世界三大一神教,而且都以耶路撒冷為他們最重要的聖地之一。

兩千年前,以色列一位正義虔誠的人西默盎曾預言耶穌說,他的出現成了許多人的絆腳石。這許多人就是不接受、不相信他的人。猛回頭看,兩千年來中東聖地輪番不停的戰事,幾乎嵗無寧日,豈不應驗了昔日耶穌悲耶路撒冷的話嗎?今天,他在世的代表,伯多祿的繼承人,又再次苦口婆心地規勸生活在聖地的各民族唾棄仇恨,放下武器,和睦共存,為共同崇敬的天主作證。

到此,教宗聖地七天的朝聖訪問行程圓滿結束,那裏三個政治實體的領袖和人民、非天主教基督信仰教會團體和領袖、以及天主教不同禮節的教會團體和領導人全都會晤接見完畢。告別的時刻已經來臨。前人播種,後人收穫。教宗在聖地播下了非同尋常的和平種子,有待他人排除萬難,細心栽培,勤勞耕耘,等待來日結出良好的果實。* * * * * * *

更多資料,請瀏覽www.radiovaticana.org

梵蒂岡電臺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