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的信(2013年9月)

2013年9月1日,索林根

我至愛的孩子們,願耶穌為我看守我的兒女們!

在訪問南美洲幾個國家之後,我現在德國寫這封信給你們。在那裡與你們許多的兄弟姊妹和其他人聚會,分享主業團精神,使我欣喜萬分。我們應感謝上蒼,因為我們在在普世青年節及那裡體驗到,如本篤十六世所說的:教會永遠是年輕美麗的。如同你們在這幾個星期精神上陪伴着我,現在請繼續陪伴我,好讓使徒工作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在最近這幾個月,我們探討教會的美麗,它在我們所宣認的信經的特徵反映出來。因着洗禮,我們加入了基督的羊棧,成為了祂的羊。善牧繼續照顧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通過聖事傾注給我們的恩寵(尤其是在聖體聖事中),使我們親密地與基督認同,成為祂奧體的積極成員,聖神賜予生命精神宮殿的活石。同時吾主在懺悔聖事寬恕我們的罪過,並賜予我們更新的力量好能在靈修奮鬥中獲勝。

想到即將來臨的9月8日聖母誕辰慶節,我便感到喜悅。在瑪利亞身上我們充分地體會到我們召喚的理想。聖母始胎無染原罪,從未受任何罪的污染,並且充滿恩寵,她是天主聖父特別鍾愛的女兒、聖神的活宮殿、被預定為聖言降生成人的母親。讓我們以赤子之情準備這慶節,以祝賀聖母並帶給她──如同我們期望成為她的好兒女能帶給她的禮物──我們的孝愛,及我們對她的聖子耶穌不容質疑的忠誠。讓我們在本月的其他的聖母慶節,並永遠都緊跟着她。

我提醒你們在這個月中旬,我們將要慶祝的節日,14日是光榮十字聖架慶節,翌日,15日,是聖母臨現在十字架下(痛苦聖母)的禮儀紀念日,也是我們鍾愛的歐華路主教被選為主業團的首腦,我們父親第一位繼任人的周年紀念。

這些日子與教會息息相關。教會從十字架上的耶穌敞開的肋旁獲取救贖的力量,因祂的母親,「新厄娃」因着天主的計畫,與「新亞當」基督合作,同心協力救贖人類。因此,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其中一次會議的終結,教宗保祿六世宣布瑪利亞是「教會之母」:「就是全體天主子民及牧者的母親,呼喚她為慈愛之母。我們希望全體基督子民尊敬她,以這喜悅的名字呼求她。」[1] 用這名號呼求聖母,我們父親的喜樂實在難以形容,其實他在私人祈禱時,早已使用這名號了。

教會主要的特徵在瑪利亞身上大放異彩:與天主和人類親密的結合;卓越的聖德;至公性,胸懷所有子女的需要;以及她的宗徒性。這幾個星期,我心中滿是喜悅地提醒你們,教會的這個特徵,我們宣認教會是「建立在鞏固的基礎上:即那『羔羊的十二宗徒』(默21:14),故此是不能毀滅的,在真理方面是不能錯誤的。基督透過伯多祿和其他宗徒,以及他們的繼承者,即教宗和世界主教團來管理教會。」[2]

教會的這個訊息在聖母身上清晰地顯示出來。在加里肋亞的加納,就是聖母使師傅的首批門徒更容易地信奉祂,來準備他們日後接受宗徒工作的使命。[3] 耶穌在十字架上與祂的母親說話,把祂所愛的宗徒託付給她,而那宗徒代表了所有門徒。[4] 聖母瑪利亞忠於這任務,把宗徒們團結在一起等待五旬節。[5] 初期教會的文獻告訴我們,在聖神降臨後的首次福傳之旅,聖母緊緊地跟隨着他們,使人感動不已。「聖母不僅鼓勵聖宗徒們和其他的信眾,在一切試探中要忍耐和堅強,她還分享他們的疲勞、支持他們的宣講,並且在他們的貧乏、考驗和監禁中,精神上與吾主的門徒結合一起。」[6] 現在從天堂上,她更有效地繼續激勵教會在普世的使徒工作,她加強牧者和信眾,使得每個人能依其所得的恩典和恩寵給耶穌基督作證,如聖保祿般,把祂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7] 帶到各自因人性和超性的召叫所安置的環境當中。

《天主教教理》這樣教導我們:「整個教會都是從宗徒傳下來的,因為透過聖伯多祿和宗徒們的繼承人,她與其根源保持著信仰和生活的共融。整個教會都是從宗徒傳下來的,因為她被『派遣』到整個世界;教會的所有成員,即使方式不同,都參與這個使命。」[8] 因此,無人能認為基督在升天前委託給十二位宗徒的使命,只是託付給聖職人員而已。在教會內,職務是多元化的,但只有一個目標:聖化眾人。而且,所有基督徒透過聖洗和堅振所賦予的神印,以某種方式參與這項任務。我們眾人都必須感到對教會的使命,即對基督的使命負責。誰沒有拯救靈魂的熱忱,誰不竭力使人認識和愛慕基督的名字和教理,就不會明白教會的宗徒性。[9]

教宗方濟各在成為普世牧者的初期,便孜孜不倦地提醒所有天主教徒這個喜樂的使命。他以不同形式邀請我們自問: 我們如何活出教會的事實?我們是活石嗎?還是疲乏的、無聊的、冷漠的石頭?你是否留意到,如果看到一個疲乏的、無聊的、冷漠的基督徒是多麼可怕?一個那般的基督徒是錯誤的。基督徒應該充滿生氣,樂於作為一個基督徒,他或她應該活出自己屬於天主子民(即教會)的美好。我們是否開放自己讓聖神行動……還是關閉自己,並說:「我已經夠忙了,那不是我的工作」? [10] 最近,世界青年節在里約熱內盧結束的那天,他堅決地要求青年實踐這同一使命,並把他的信息概括成三個清晰的要點: 你們要去、不要害怕、為人服務。他繼續說:不過,要小心!耶穌可沒說:「若你願意,若你有時間」,祂卻說:「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分享信仰經驗、見證信德、宣講福音是上主託付給整個教會的任務,也是託付給你的。但這任務並不是出於統治的欲求、權力的欲求,而是來自於愛的力量,祂首先來到我們當中……為救我們而捨棄了祂的生命,把自己完全地給了我們。 [11]

一個不冷不熱的基督徒,一個被動的基督徒,未能了解基督對我們眾人有什麼要求。只是「獨斷獨行」,不關心別人得救的基督徒,就不是以耶穌聖心的愛去愛人。使徒職並非一個只保留給聖統制,即司鐸和修會會士的使命。上主召叫我們眾人以言以行,成為恩寵泉源的工具,湧現永恆的生命。[12] 聖施禮華在創立主業團初期,便這樣教導我們,這是他從天主接受的,在教會內的一項重要使命。這訊息為每一個人都是有效的,特別適合普通的男女天主教徒,他們因着聖召,在塵世現實中努力把自己轉化成傳播天國的工具。早於1930年代他便這樣寫道:你要明白,我的孩子,你不只是一個和其他人聯合在一起去行善的人。那已經很不錯了,但仍是不夠。你是一個使徒,要實踐基督必須服從的命令。[13]

為使信眾參與教會的宗徒使命,並能結出果實,以下是兩個必需的條件:順服於護慰者聖神的默感,與教宗和宗座共融的主教們聯合在一起,這兩者缺一不可。

如同教宗保祿六世所說的,聖神是「宣傳福音的主要主導者」,[14] 祂是我們個人及教會內每一個人的使徒工作的啟示者。宣傳福音「乃是教會特有的恩寵及使命,她的最深的特徵。她之所以存在,是為宣傳福音」。[15] 對每一個基督徒也是一樣:生命的意義是帶着許多人到達天國。我們應該祈求護慰者聖神賜給我們光明和剛毅,好去執行委託給我們大家這「新福傳」的使命。 因此,為傳福音,我們要再次開啟自己給天主聖神的視野,不要害怕祂要求我們什麼,或帶領我們到那裡去。讓我們把自己交托給祂!祂將使我們活出並見證自己的信仰,並照亮那些我們所遇到的人的心靈。 [16]。

傳揚耶穌的知識和愛情是多大的喜悅!就算面對困難,我們也不要減輕自己的努力。相反的,要學習初期的基督徒,在瑪利亞的斗篷的庇護下,努力地成為護慰者聖神的擴音器,無論身處何處。以正直的基督徒品德,對猶豫不決的人耳語適當的言語,懷着愛德對待每一個人。

第二個條件是與教宗和主教們的合一:祈禱和意向的共融。我時常強調這點,因為只有與伯多祿一起,服從伯多祿,與主教團共融,我們才能有效地服務教會。我們藉着完美的忠信而表示我們與教宗的連繫,即與伯多祿的連繫,有助於使眾人看到基督。如果我們在祈禱中與上主交談,我們將帶着清晰的目光向前邁進,令我們洞悉聖神的行動,甚至在面對我們不明白,令人嘆息或哀傷的事件中。[17]。

我們必可找到所需的力量奮力前進,不用疑慮或恐懼,努力把世界歸還基督,愛慕在十字架上的吾主。這就是十字聖架節,光榮十字架的節日教導我們的。通往光榮的路上必須甘心情願並愉快地接受天主容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任何物質上或精神上的痛苦,如我們父親慣常的祈禱:per crucem ad lucem,藉由十字架朝向光明。有瑪利亞經常在我們身旁,那十字架也必充滿喜悅,玫瑰花盛開在木頭上(如同我們小聖堂內的木頭十字架),雖然有時也有荊棘出現。儘管我們是卑微渺小,但協助耶穌拯救人靈的喜悅是奇妙的現實。

我即將返回羅馬,一如既往,在那裡有許多工作等着我去處理和解決。其中一項是為我們鍾愛的歐華路主教列真福品的準備,雖然日期尚未確定。請特別為這意向祈禱,並利用尚餘的時段,多認識他和他的一些著作,並把它們廣傳開去。並為他對至聖聖三、主業團的精神、我們父親的完全忠誠而感恩。

繼續為那些主業團生病的信眾和所有病患者祈禱,好使他們知道如何與吾主的十字架結合,因而更懇切地參與基督為所有人靈所作的救贖。

我以深情祝福你們,

你們的父親,

+ 浩偉

-----

[1] 保祿六世,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第三次會議結束時的講話,1964年11月21日,25。

[2] 《天主教教理》,869。

[3] 參閱若2:11; 谷3:13–15。

[4] 參閱若19:26–27。

[5] 參閱宗1:12–14。

[6] 聖馬西莫(St. Maximus the Confessor),Life of Mary VIII, 97。

[7] 宗9:15。

[8] 《天主教教理》,863。

[9] 聖施禮華,講道,《忠於教會》,1972年6月4日。

[10] 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講道,2013年6月26日。

[11] 教宗方濟各,世界青年節結束彌撒,里約熱內盧,2013年7月28日。

[12] 聖施禮華,講道,《忠於教會》,1972年6月4日。

[13] 聖施禮華,《道路》,942。

[14] 教宗保祿六世,勸諭,《在新世界中傳福音》,1975年12月8日,75。

[15] 同上,14。

[16] 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講道,2013年5月22日。

[17] 聖施禮華,講道,《忠於教會》,1972年6月4日。

監督的信(2013年9月) 九月8日是聖母誕辰的慶節,而14日和15日則是光榮十字聖架慶節和慶祝聖母臨現在十字架下,這些慶節為本月牧函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