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斯特,2012年9月1日
我至愛的孩子們,願耶穌為我看守我的兒女們!
一如往年,我本希望利用暑假這個空檔和我在各地的小孩子聚一聚。能看見你們,和你們在一起對我有莫大的助益,並體驗到持續存在有擴展使徒工作的急迫性。後來沒有辦法,omnia in bonum因為我們只能從邦不隆那「環遊」世界。
七月初,抵達邦不隆那之前,我在巴塞隆那和賀隆那停留一陣,在那我們有一個大型的聚會,同時我也祝聖了一座聖施禮華的雕像,置放它在從事大量年輕人使徒工作的地方。然後,如我以前已告訴你們的,我去了葡萄牙法蒂瑪聖母前祈禱,也遇到許多你們的弟兄姐妹。在8月23日我去了露德,以整個主業團之名光榮聖母,並祈求她的代禱,我代表你們每一位感激她。
我也去荷蘭做了短暫的訪問,也很有幸的看見主業監督團的成員,我在那重新度過主業團的「史前時代」-陪伴我們父親和我們鍾愛的歐華路神父,當他們經過無數的道路和城鎮時,想著那些未來會加入主業團的男男女女,他們的祈禱是多麼的殷切!懷著希望我們現在看見一切都已成真!讓我們每天生活在「諸聖相通」之中。
明天,9月2日,我將授予聖職給三位你們的associate弟兄,他們在六個月之前晉升為執事。這件事亦令我追念聖施禮華,他曾夢想這一步許久:有一天神父會由他的這些associate兒子中誕生。請為他們祈禱,以及為暑期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活動的成果祈禱。也為南半球(正值冬季)的各區祈禱,他們以普通的生活來支持我們。
在九月中,9月14日,我們再次為光榮十字慶節感謝慈母教會。我們的父親以特殊的喜悅準備和慶祝該日,完全深信十字聖架是基督吸引萬有歸向於祂自己的光榮寶座。(1)你們不可能想像他有多快樂,當他為主業團的總部訂製了一幅大壁畫,畫著此禮儀慶祝的景象:將十字聖架從無信仰的人手中搶救回來,放回耶路撒冷。
成為深深植根的虔敬習慣的表現,他總是戴著lignum crucis十字架木頭的遺物,並要求他的繼承人繼續戴著它:首先是難以忘懷的歐華路,現在是我。我們都對他的虔敬之心深感敬佩,他慣於在每天上床之前,和早上開始新的一日以及其他的時刻,親吻那神聖的遺物。
那天之後,9月15日,我們將慶祝聖母臨現在十字架下,與耶穌一起受苦,與祂的救贖工作合作。當她聽到吾主的話語,喚醒了她的新母性:「女人,看妳的兒子!」(2)從那一刻起,她完整地和溫順地接受了我們,一如她的親生子女。這兩個慶節對基督徒而言是強而有力的召叫,必須聽從的呼喚去擁抱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因為它們把我們和耶穌基督捆綁在一起,是天主給我們非常特別的祝福。讓我們不忘聖施禮華說的,有很多人稱他們不喜歡的東西為「十字架」,結果他們丟掉家裡所有象徵十字架的東西,尤其是他們的行為。他們不承認十字架在各方面給我們自由與力量去為新福傳作戰,從每個人自我的轉化開始。
幾年以前,教宗在一個講道中說道:沒有愛是沒有痛苦的──沒有為真正自由否認、轉變和淨化自我的痛苦。如果生命沒有值得痛苦的理由,那麼它即失去了價值。感恩祭──基督徒存有的中心──奠基於耶穌為我們的犧牲;源自於愛的苦痛,在十字架上達到高潮。我們靠此奉獻自我的愛而活,它給我們勇氣和力量與基督、為基督在這世上一同受難,明白這樣做的話,我們的生命即成為偉大、成熟和真實的。(3)
讓我們幫助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用上述的心態,帶著平安與喜樂來思考痛苦的價值。我們父親在某一情況強調這一點,當他質問自己這個令人痛苦的問題:今天誰會走出去找十字架呢?很少幾個人。你可以看見世界對十字架有什麼樣的反應,包括許多自認為天主教徒的人;對他們而言,十字架是絆腳石或愚妄的,如同聖保祿寫的:Iudǽis quidem scándalum, géntibus autem stultítiam.(格前1:23)主啊!經過這麼多個世紀,這不正常的情況仍然持續著,甚至在那些聲稱愛祢和跟隨祢的群眾之中。(4)我們的確在這個世界中能看到外邦人宗徒寫給格林多人的:「猶太人要求的是神蹟,希臘人尋求的是智慧,而我們所宣講的,卻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這位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但為那些蒙召的,不拘是猶太人或希臘人,基督卻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5)
我的孩子們,我們父親繼續,你可以明白我不是在誇張,十字架依舊是死亡的記號,而非生命的記號。人們依舊躲避它,有如絞刑架,然而它卻是光榮的寶座。基督徒依舊拒絕十字架並認同它為痛苦,而並非為愛。(6)你和我,每一個人,我們真正熱愛神聖十字架嗎?我們深信與被釘死的基督結合是超性的成效和真正的幸福的泉源嗎?我們每天是否藉著勤奮的實踐修煉自己,去接受我們視為厭惡的:疾病、計畫的障礙及日常的困難?假如我們有超性觀點,我們每天會發現無數的機會結合自我與耶穌和瑪利亞,接受渺小的和也許不是那麼渺小的挫折,然後在彌撒中奉獻它們。基於一些微小的細節,我們可以為天國累積多偉大的財寶!
這是聖施禮華不斷的教導:我邀請你們在白天以你們的克己、為我主所發的愛德和自我付出,收集毫克的黃金及鑽石、紅寶石和翡翠粉末的細粒,是你們在路途上、小事中發現的。積聚它們,在天國自成一個寶物,因為毫克的黃金假以時日會變成公克和公斤的黃金;最後你能把那些寶石的碎片,做成一些驚人的鑽石,偉大的紅寶石和燦爛的翡翠。(7)
練習的方法不難,但要預設陪伴基督上加爾瓦略上的欲望。我們父親說過:面對十字架有三種可能的態度。第一是從這禮物逃跑,幾乎每個人都這麼做。第二是輕率的面對它,渴望更大的磨練,和承擔異常的補贖;假如這份衝動並非來自天主,那麼,我也不認為是對的,因為是內心驕傲的結果。第三種態度是當我主送給我們十字架時,喜悅的接受它,我認為這是接近十字聖架的正確方式。(8)
讓我們再度將目光轉向聖母。瑪利亞堅守在十字架旁,很親密地陪伴愛子的事實是來自天主特別的恩寵,是毫不容置疑的。但是,是一個多年前──從天使向聖母報喜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以前──藉著她面對天主的請求完全打開了心扉和靈魂,就已準備好回應的恩寵。瑪利亞在旅途的不同階段中──從納匝肋到耶路撒冷的家,透過十字架,她的愛子將宗徒若望托付給她──這是由她恆久收斂心神的能耐而呈現出來的:她能夠在天主面前,將每一件事情都默存於心(參閱路2:19-51);在天主前的默想,也使她看見天主在其中的旨意,因而能夠在內心接受它。(9)
我的孩子們,這是教會在聖母慶節要傳遞給我們偉大的一課。聖母在世一生,完全被想完成天主旨意的熾熱欲望而耗盡,包括當它牽涉到痛苦的事件在內。然而,她毫無抱怨,懷著人性和超性的優雅,低調的完成了,如聖施禮華常稱呼她為隱藏和默默犧牲的導師。(10)以她的榜樣,她鼓勵我們深情地接受人生小的(通常都是這一類的)和大的逆境。
讓我們試著以至聖聖母的表現,見賢思齊,她是願意在世界中默觀靈魂的典範。讓我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納入個人的默想中,無論是悲是歡,在其中發現我們天父最可愛的旨意,並平靜的擁抱它。那麼,我們會以喜悅充滿耶穌基督的心,而祂將會祝福我們,使我們試著努力有成效的將靈魂帶到祂面前。讓我們就像聖母一樣,熱愛克己和補贖,平靜自然。這個世界只讚嘆壯觀的犧牲,因而它不懂隱藏和靜默的犧牲的價值。(11)
當我們在彌撒中默觀祭台上的十字架,當我們親吻我建議你們隨身攜帶的小十字架,如同我們父親所寫的,當我們親吻在聖堂裡的木頭十字架,或向它鞠躬時,讓我們集中精神於這些動作所含的深意。這些小動作表示的就如教宗對我們說:天主怎樣沒有用刀劍拯救了世界,而用了十字架。在斷氣時,耶穌伸展了祂的雙臂。首先,這是受難的姿態,祂讓自己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為了賜給我們祂的生命。然而,伸開的胳臂也是一個人祈禱的姿勢,司鐸承繼了這個姿勢,他伸開雙臂祈禱:耶穌轉化祂的受難、祂的痛苦和祂的死亡成為祈禱,這樣祂轉化祈禱為愛天主和愛人類的行為。最終,那是為什麼被釘死的一位,伸開了雙臂,也是一個擁抱的姿勢,藉著擁抱,祂吸引我們去祂那裡,但願把我們擁抱在祂愛的臂膀裡。這樣祂是活生生天主的肖像,祂是天主自己,我們可以把自己信託給祂。(12)
當我再看本篤十六世的話語時,聖施禮華一個很獨特的形象,清楚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裡。當他提起我主不是因為釘子,而是因為祂愛我們至深,而被固定在十字架上。時常,他很自然的稍稍打開他的雙臂、搖動他的手掌,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留意到他的這個姿勢,我知道事實上(有一次他說起)那個姿勢是他渴望親密的和我主合一的、被釘到十字架木頭裡的一個標幟,試著與耶穌感同深受,以便歡迎眾人。
教宗說道:瑪利亞安靜地跟隨著她的愛子公開生活的全部過程,甚至到達十字架的跟前;現在她繼續跟隨著教會的路徑沈默的祈禱。(13)讓我們轉向她的代禱,在這困難的時刻更要堅持,所以她可以使我們強壯的去接受和選擇苦痛。讓我們放在她母性的中介之下,她是Mater Ecclésiæ, 教會之母。信德年在數星期內即將開始,10月11日,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開幕五十週年紀念日。回應教宗,讓我們不遺餘力地使自己的行為舉止無時無刻都像一個徹底的基督徒,以言以行清楚地見證我們的天主教信仰。民間社會是我們生活的範疇,需要注射一劑只能來自於基督十字架的靈性生活,超性生活。同時不傷害自己,有耐性和有恆地讓我們試著從師傅那學習教訓,祂去了加爾瓦略山上赴約,說道:「我渴望而又渴望……同你們吃這一次逾越節晚餐。」(14)
繼續為我的意向祈禱,「完全合而為一」。(15)全部在祈禱中融合在一起:犧牲和渴望服務教會、羅馬教宗和所有的靈魂。要達到這個目的,讓我們請求歐華路的幫助,他在聖母的慶節,痛苦聖母那天自我們父親手上接棒。我認為我們父親的第一任繼承人,具有的和平特質仍在增長,所以凡是跟他講話的人,感到強而有力的被吸引到天主我主那裡。
讓我們陪伴教宗9月14到16日去黎巴嫩的牧靈訪問。在那兒,他將簽訂和傳送中東主教會議後的宗徒勸諭,該勸諭是兩年前在羅馬召開的特別主教會議的成果,讓我們為吾主臨在而聖化了的那些國家祈禱,同時,讓我們請求聖母和平之后Regína Pacis為那些區域的人民和為全人類,賜給我們和平的禮物。
我以深情祝福你們,
你們的父親,
+浩偉
1. 參閱若12:32
2. 若19:26
3. 本篤十六世,保祿年開幕典禮講道,2008年6月28日
4. 聖施禮華,默想筆記,1964年5月3日
5. 格前1:22-24
6. 聖施禮華,默想筆記,1964年5月3日
7. 聖施禮華,1968年
8. 聖施禮華,默想筆記,1964年5月3日
9. 本篤十六世,一般覲見,2012年3月14日
10. 聖施禮華《道路》509
11. 聖施禮華《道路》185
12. 本篤十六世,Mariazell講道,2007年9月8日
13. 本篤十六世,一般覲見,2012年3月14日
14. 路22:15
15. 若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