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愛的孩子們,願耶穌為我看守我的兒女們!
我們都滿心喜悅並感激吾主,教廷於6月28日宣認我們摯愛的歐華路的英勇德行。我們感到極大的喜樂因為教會藉著這項行動,再次陳述我們父親的首位繼承人,以極至的忠貞不渝所活出的主業團精神,是全然忠誠於福音的,也因此能將一生的每一境況和遭遇,轉化為愛祢並為基督王國服務的機會,如同我們在天主忠僕的祈禱卡中所祈求的一般。
Gratias tibi, Deus, gratias tibi!感謝祢,天主,感謝祢!我邀請你們重複誦念這句話。讓我們為這份厚禮──主業團的精神,如同福音般歷久彌新[1],感謝至聖聖三。這精神與許多其他人分享,雖然他們並沒有主業團的聖召,但卻在某些方面屬於我們超性的大家庭:我們許多的親戚朋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試著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我們的父親自天主那兒接獲的精神。
在過去幾天,我讀著你們寄給我的生日祝福,心中充滿著對吾主的感恩,祂意願主業團像教會(亦是教會的一部分)一般,是個超性的大家庭,由父權、父子關係和手足關係緊密相繫。我立即想到我們摯愛的父親,最近我們才慶祝了他禮儀的慶日。因為聖施禮華對天主旨意的英勇忠貞,我們才有最適合主業團的家庭氛圍,這也很自然地在點綴我們生活中的每個慶日中展現出來。我衷心感謝你們諸位,以及所有在那幾天為我祈禱的人,而我願藉著更常為你們所有人祈禱來回報你們。
在我的生日,教宗本篤十六世贈予我他親筆撰寫的訊息,幾句充滿感情的話語,使我特別地充滿孝愛的感激和喜悅。向我保證他對於我身為監督的祈禱,以及所有交付給我牧靈照顧的眾人特別的宗座祝福。這些來自於教宗的關愛表現,應該激勵我們更為他和他的意向合一,懷著深切地責任感,恆常地為他身為至高無上牧者的聖職祈禱。
我清楚明白我經常聽到我們的父親所說關於基督代表的話。他告訴我們:要深愛教宗。為教宗殷切地祈禱。要非常愛他,非常愛他!因為他需要他所有孩子的情感。我從自身的經驗很能這麼體會:因為我並非銅牆鐵壁,也是血肉之軀。這便是為何我想要教宗知道我們愛他,我們會永遠愛他,因為他是世上甘飴的基督。[2]我們每天多常為聖伯多祿的繼承人祈禱?他能信靠我們的忠誠嗎?
對教宗的愛一直深植於我們父親的心中。在他一封早期的書信裡,他訴說到當主業團仍是顆小小的種子藏於犁痕中時,他喜歡在念玫瑰經時想像自己在教宗身旁。而當他神領聖體時,會想像自己正由教宗的手中接獲這聖事。就如此這般,他在小細節上具體化與羅馬教宗的共融,逐漸在他心中根植了對基督在此塵世代表、眾基督徒的共同之父的紮實超性虔敬。
另一些回憶也湧現我心中,因為七月也是我們的父親第一次被教宗接見的週年紀念。那是在1946年的7月16日,他首次抵達羅馬的三個星期之後。在那幾天之前,庇護十二世透過蒙提尼蒙席(幾年後成為教宗保祿六世)給聖施禮華一張他的照片,並親筆降福我們的創辦人和主業團。他那時感受到多深厚的孺慕之情的喜悅啊!他隨即寫給他的子女們:我有一張由教宗親手書寫給「聖十字架司鐸會和主業團的創辦人」的降福,多令人雀躍萬分啊!我已親吻了它數千次。他又附加:願你們永不忽略祈禱,也願你們非常喜樂。[3]
為教宗和他的意向祈禱是我們創辦人的遺風,也是他首位繼承人歐華路,藉著他的忠貞典範所傳承給我們的。現在是我個人的責任,為你們確保這天主教的精神。我時常這麼做,但是在當下這艱難的時刻,當批判教會和教宗的撻伐之聲從四面八方湧起時,我感受到迫切的需要更堅持。最近剛慶祝的聖伯多祿和保祿瞻禮,他們是普世教會的支柱,並用鮮血耕植羅馬教會,促使我們強化與教宗的共融。要深愛祂,並試著幫助其他眾男女,加深他們對伯多祿的愛!
在本篤十六世近幾個星期公開接見的教理講授中,強調祈禱的成效。引用初期教會生活的某些特定時刻,他談及信友們對於受到的攻擊與迫害的反應。我們都記得伯多祿和若望被猶太公議會打入黑牢,受到威脅恐嚇不許他們以耶穌之名傳教。[4]他們被釋放後,宗徒們與首批信友們相聚,並告訴他們接獲的威脅。教宗強調首批基督徒團體不但不懼怕,亦不離散,他們在祈禱中深深共融如一體,呼求天主(……)基督徒團體在受試探的時刻向主祈求什麼呢?團體在面臨迫害時,並未祈求生命的保全,也並未求主報復加害伯多祿和若望的人;他們僅求「賜你的僕人以絕大的膽量, 宣講你的真道」(宗4:29);換句話說,他們祈求不會喪失信德的勇氣、宣揚信仰的勇氣。[5]而他們虔敬地祈禱聖詠第二篇為能如此,儘管有敵人的屠殺迫害,聖詠仍預言了表彰默西亞。
那些首批基督徒們提供給我們絕佳的行為常規,現今的基督徒們,也目睹許多人想盡法子將天主逐出社會,或費盡心機將祂置於括弧內,並侷限在人們的私生活中。從現在到10月11日開始信德年的這幾個月,我建議你們留心初期基督徒的典範,以樂觀和信心,為教會的需要、教宗的意向,以及全體圍繞在他們所屬之牧者身旁的天主子民的合一祈禱。讓我們謹記我們的父親向我們保證的,天主永遠是祂自己。需要的是有信德的人:那麼,我們在聖經中所讀到的奇事,又會重演了。Ecce non est abbreviata manus Domini. 「看哪!上主的手臂,祂的大能,並非短小!」[6]
受到這信心的啟發,讓我們不休止地展開使徒工作,確信數以萬計的靈魂正等待著我們──這絕非誇大。但正如聖施禮華一再灌輸給我們的,言語雖需要但並不足夠:人們要求的是「實際行動」,與我們的信仰一致,源自知曉我們是天主子女的喜悅。
本篤十六世所憶述的另一段插曲是伯多祿在將審判時突遭釋放。此次初期信友們仍聚集合一地祈禱。聖經告訴我們 「伯多祿就被看管在監獄中,而教會懇切為他向天主祈禱。」[7]聖施禮華經常默想教會是如何同心合意地祈禱救西滿伯多祿「脫免黑落德的手和猶太人民所希望的事。」[8]他在《道路》中記述:痛飲宗徒大事錄中的清泉:在第十二章,伯多祿因天使的幫助而自監獄中出來,他去了瑪爾谷母親的家。那些人都不相信女僕,她說伯多祿正在門口。他們說:Angelus eius est!「是他的天使!」你看早期的基督徒,與他們的護守天使關係多麼親暱。而你呢?[9]
你和我,我們是否以信德呼求護守天使呢?我們是否在個人的需要和教會的需要──我們也應視為自身之事,善加利用他們的助佑呢?我們是否在使徒工作方面請求他們的幫助呢?
教宗在描述這些場景時建議我們,如同那些初期信友們,在祈禱中深思我們日常生活發生的事件,好能汲取它們深刻的含意。就像初期基督徒團體般,讓我們也受天主的聖言光照:藉著默想福音,我們可以學習看到天主臨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特別在艱難的時刻中,所有的事件,也包含那些無法理解的,都是聖愛最高計畫的一部份,最終將戰勝邪惡、戰勝罪惡和死亡,計畫是美善的、充滿恩寵、生命和天主的。[10]教宗在另一個場合,邀請我們做個人的良心省察:我怎樣祈禱?我們怎樣祈禱?我付出多少時間在與天主的關係上?[11]
這些息息相關的省思應該經常在我們每天的重心──默禱時刻浮現;沒有那些與吾主、祂的至聖母親、天使和聖人的交談,我們無法生存,也不希望如此生活!我祈禱的主題,即是我生活的主題。[12]聖施禮華堅定地說道;我們也該如此。我們需要在個人的祈禱中沉思默想凡是佔據我們和令我們心煩意亂、擔憂的事,雖然,如同我們父親所說的,我們身為天主的子女,不該有「心事」只應「有事要幹」,因為我們信賴天主父的美善,祂為我們的益處指引眾事。
我已提及一些所謂的「心事」,那是當下也是恆常的:教會和世界的生命、靈魂的救贖、每天的使徒工作。這些事情都應該常存於天主子女的心中。其他的事,可能更即刻的,是攸關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許多國家、幾乎各地的危機。我很清楚知道它們產生的後果,也知道因為這些困難,使得有些人可能覺得不堪重負:失業、需要放棄最起碼的舒適所需,還有為家庭的預算做出一堆的調整,好能撐到月底。我向你們保證,我覺得很親近於你們每個人,與你們在同一陣線上,我也特別為那些身處水深火熱困境中的人祈禱。在不省略所需採取的方法下(包含那些政府官員和所有人),好能盡早擺脫困境,我建議,讓我們信賴吾主,並愉悅地奉獻給祂我們所遭逢到的困難。
同時,不要猶豫去接受比你專業能力低的工作,同時等待較優勢的時機。試著充分利用艱苦的時刻,如果我們以超性的眼光迎戰它,能幫助我們在人性程度上更加成熟,並增長與天主的合一和與他人的團結。
這個情況也是另一個契機,讓我們彼此幫助挺直腰桿有風格地渡過難關。在過去幾天,經常在我腦海中出現吾主在最後晚餐的話語,這也是我們的父親一生中孜孜不倦地一再重複的:「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13]而我猶記當聖施禮華描述那quem diligebat Iesus, 「耶穌所愛的」[14]門徒在此塵世的最後時刻。根據古老的傳統,聖若望可能因著年歲高而聲音沙啞衰弱,這是我們的父親所想像的,經常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filioli, diligite alterutrum!「小孩子們,彼此相愛吧!」[15]
願沒有人覺得孤單。願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受到所有其他人的祈禱和手足關愛所支持、保護。讓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去服務,好使我們每天共處的時刻,能在小細節中以友善和宜人的態度去活出來。經常,一個微笑、充滿關愛的眼神、我們不厭其煩地細聽他人訴苦,足夠減輕那些正逢磨難之人的重擔。這些《道路》中話是多麼合宜:愛德不在於「給予」,而在於「體諒」。所以當你有責任要判斷時,要常為你的鄰人尋求那時常可找到的原諒的藉口。[16]
在結束這封書信之前,我想請你們向你們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們傳達這些建議。幫助他們在所有情況中,都能見到我們天父深謀遠慮的天佑之手。如同我們的父親回應聖保祿所寫道的:「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17]而我們也都被吾主召喚將祂的教理帶到世界的條條大道上。Omnia in bomum!
如同你們所知的,在6月18日我任命了監督團的審理委員會,他們的工作是準備主業團的第一位家務助理會員歐陽杜麗(Dora del Hoyo)冊封真福和封聖的列品案件。請你們與我對至聖聖三到此階段的感恩合一,並請繼續為我的意向祈禱。
我不能想也不希望未再次提及我們深愛的歐華路,他在1935年7月7日,開始了他良善和忠貞的忠僕之路,活出主業團的精神,我們存有多少他全然回應、充滿喜悅和恆常奮鬥的記憶啊!
我以深情祝福你們,
你們的父親,
+ 浩偉
巴塞隆納,2012年7月1日
──
[1] 聖施禮華《書信》1932年1月9日,91號
[2] 聖施禮華,家庭聚會筆記,1965年5月11日
[3] 聖施禮華,給總參事會兒子們的書信,1946年6月30日A.Vázquez de Prada, The Founder of Opus Dei, vol. 3, pp.35-36.
[4] 參宗4:1-31
[5] 本篤十六世,公開會見,2012年4月18日
[6] 聖施禮華《道路》586
[7] 宗12:5
[8] 宗12:11
[9] 聖施禮華《道路》570
[10]本篤十六世,公開接見,2012年4月18日
[11]本篤十六世,公開接見,2011年11月30日
[12]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74
[13]若13:34-35
[14]若13:23
[15]聖熱羅尼莫,Commentary on the Letter to the Galatians, III, 6, 10 (PL 26, 462).
[16]聖施禮華《道路》463
[17]羅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