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緬已故同窗 - 若望保祿二世

年輕的卡羅爾華迪卡(Karol Wojtyła)早已熱衷祈禱

羅馬,2011年5月8日 (Zenit.org) - 「那是1944年8月。當時華沙剛展開了納粹抗戰,沙比亞樞機主教(Cardinal Sapieha)決定收留修生在主教住所。這是我初次遇見卡羅爾華迪卡(Karol Wojtyła)。」Kazimierz Suder 主教用他平和的聲線,讀出眼前幾張小紙條上的段段回憶。

記者們則像一群等待考試的學生,安坐於餐枱的另一端。他們專誠來到克拉科夫(Krakow),只為會見由當年克拉科夫不屈不撓的主教兼上任大主教沙比亞(Adamo Sapieha) 於德國侵佔波蘭期間一手創辦的秘密神學院八位學生之中唯一還在世的Kazimierz Suder 主教。

Kazimierz Suder 主教解釋:「被納粹德軍侵佔期間,只要有人向樞機主教表明自己渴望成為神父的意願,樞機主教就會告知他一切書目,讓他自行回家秘密研習。我們修生彼此從不認識。」

這一切防禦措施都是必需的。當年納粹德軍曾發現五位年輕人聚集在已關閉的神學院內,為此他們即時逮捕並槍殺五人,更將其他人押送至奧斯威辛集中營。自此,沙比亞樞機主教就把整個神學院隱藏於地下發展。

聆聽

年老的Kazimierz Suder 主教身後掛著前教宗的相片,相中的卡羅爾華迪卡(Karol Wojtyła)正在托頭沉思。窗外環伺聖瑪利亞大教堂(Mariacka Basilica)的美景。50年前,若望保祿二世就委身在這裡,履行其精神領袖的職務。

「自當年八月的那一天起,卡羅爾(Karol Wojtyła)的面貌至今仍在我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Kazimierz Suder 主教說:「他穿著白色裇衫及厚厚的長褲,雙腳套上木屐。額頭但見明顯疤痕。後來,我才知道他曾被貨車撞傷過。」

「他是很好的同伴。」Kazimierz Suder 主教憶述道。「跟他溝通從未出現問題。」華迪卡「向來言簡謙厚,因為他喜歡聆聽。他只就事情表達意見,但從不將之強加於人。他總是努力去了解別人,而且從不說謊。」

年輕的華迪卡(Karol Wojtyła)樂於借出自己的筆記,而筆記的每一頁均寫上耶穌及瑪利亞的名字縮寫。他亦慶幸自己能夠幫助朋友學習,但並非協助他們考試。一位同伴曾在測驗時向他問取答案,他只回答說:「專注此刻,懇求聖神,然後自己尋找答案。」

「他擁有誠懇的目光。」Kazimierz Suder 主教續說:「又有幽默感,而且喜愛聽笑話。」

「華沙抗戰失敗後,多位被迫逃難的神父來到主教住所。我們把房間讓給他們,自己則擠進平時用作上課的樞機講道室內睡覺。」

我們大家擠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日子,讓很多年輕人緊密聚首,直到俄軍於1945年入城為止。「我知道華迪卡(Karol Wojtyła)在瓦多維采(Wadovice)出生,家人過身後,就與父親一同遷往克拉科夫(Krakow)。到父親於1941 年去世,他就立志以成為神父為終身目標。」

苦難

年輕的華迪卡(Karol Wojtyła)還有另一特質足教同窗Kazimierz Suder 主教畢生難忘 : 「他對人類的苦難總是相當敏銳。他把一切所得的都贈予貧民,而且往往非常低調,絕不展現自己的慷慨。」

Kazimierz Suder 主教補充說:「除此之外,他亦天生擅於祈禱。」他常常手持玫瑰念珠祈禱,頸項亦總戴著加爾默羅的聖衣。「他不曾把神學研究與祈禱分開。對他來說,兩者已合而為一。晚禱後,前教宗總會帶同神學手冊或筆記留在聖堂內。將學習與祈禱融合為一,是他的獨特之處。

Kazimierz Suder 主教亦談及年輕人對沙比亞樞機主教的看法: 他是敎人引以為傲的納粹敵人,亦是波蘭抗戰的支柱。他總是伏於地上、伸開雙手祈禱,就如十字架一樣。

Kazimierz Suder 主教再次轉向已故同窗的相片,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笑臉現在掛 於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的露台內。Kazimierz Suder 主教謙遜地承認:「我從未做到如他一般專注地祈禱。」

羅馬之路

1946年11 月1 日,華迪卡(Karol Wojtyła)獲祝聖成為神父。翌日,他在瓦維爾大教堂(Wawel Cathedral)的聖倫納德聖堂(Chapel of St. Leonard)參與首個感恩祭彌撒,到11月10日,他就正式踏上瓦多維采(Wadovice)的祭台。

Kazimierz Suder 主教提到:「同一星期,卡羅爾離開羅馬攻讀博士學位。直到當時,他只是在秘密神學院研習了兩年。」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精采的一生,為改變其故鄉波蘭的命運作出了莫大貢獻,世界亦由此揭開新的一頁。

Chiara Santomiero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