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浩偉主教剛出版的新書《感恩聖事與基督徒生活》

在聖體年即將結束的階段,主業會監督經利艾(Rialp)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書。

繼《基督徒生活的旅程》及《革責馬尼》後,蔡浩偉主教剛出版了一本關於聖體的書,名為《感恩聖事與基督徒生活》。

按照監督所言,這書的目標是:「嘗試更深切地滲入道成肉身的事實,耶穌為要與人交談而在世上的過程。亦是一個邀請,去努力不斷深切地滲入我們是天主子女這奇妙的事實而感恩。」這書現時只有西班牙文的版本,但以下是一些摘錄的譯文:

看,我們的天主

基督宗教是天主與人接近。它是天主與人的良好友誼及親密關係。它表達了一個被愛的兒子,得到以無法描述的喜樂、音樂、慶祝及盛宴的歡迎的親切(參閱路15:22-24)。這特別具有精神內容的事實,亦有一個物質的層面,以基督的身體作為支點。

聖若望寫道:「聖言成了血肉」(若1:14),這總括了天父透過祂的聖言所確定的救恩計劃。天主的臨近,不只意味著祂的運行及管理萬物。它不只是一個有著法律約束力的見證於保存了的文件內的盟約,它有人性的近距離,使它變成有感覺的和可觸摸的。天主之子取了我們的人性,因此引用泰脫利安(Tertulian)的言語,「肉身是救恩的關鍵」。

學習去愛

我們需要誠懇地探索我們靈魂的深處。我們需要找到各種情況或我們的反應的內揻,及認知問題最終實是回應的問題。

愛是快樂的本質。去愛及知道自己被愛,是人心最基本的焦慮唯一的真正回應。因此,我們最終所做的每事,都是在尋求這結果,它是一個永不死去、永不過去、永不背叛,和滿足靈魂的「慾望」。

協普的奧思定這樣說:「Pondus meus, amor meus」。我的愛就是我的重量,它給予我堅固,吸引我及高舉我。它傳達高度及深度給我,它是我平安的來源。他提這愛時還思考到,我們的心靈不安,直至它能在天主內安息。這是因為只有在主內才找到真正的愛德,它給予每事物其實質和意義,並使它們從膚淺和臨時中釋放開來。

納匝肋和白冷:與基督在祂的家揻

婚姻所賦予的生命的結合,也是源於感恩聖事的奧秘。耶穌繼續將自己在彌撒的犧牲中給予祂的淨配——教會。而藉著感恩聖事,祂繼續將亮光和力量給予夫婦們去彼此相愛,如同祂愛了祂的教會一樣,好使夫婦因著愛情及其果實給祂的天父帶來新的孩子。對於基督徒夫婦們,聖體櫃永遠是他們愛情重點的象徵。

基督結合眾人,不會使人分隔。同時,愛與溫情增加夫婦間的彼此尊重,聰敏地衡量彼此的需要,使個人的神修工作不會成為一個負累。這樣,人可以避免如下例子的發生:退到一角去祈禱,卻忽略了急切地需要修理的一度難以關妥的門、要接待一個來訪者,或煮食。其實這些活動可以成為與天主相遇的機會,即是說這些活動可以變為祈禱。

將男女彼此分離,以至使婚姻觸礁的,往往是自以為是的驕傲。這種行為抗拒天主的恩賜及孤立自己。這是聖施禮華對已婚的人一個忠告:「逃避驕傲,它是你們夫婦之愛的最大敵人。在你們的小爭執中,你們兩人都不對。較平靜的一方應該說些修和的軟語來消除敵意。到後來當你們獨處時,才再表示不同的意見,那時你們已言歸於好而彼此心平氣和地解决問題了。

休息與神人的親子關係:耶穌的教導

談到真正的休息,耶穌教導我們要做到像天主子女一樣。正如一個在地上的父親關心子女們的餵養、衣服及和諧的成長,同樣天主也如斯待我們。說得更確實點,地上的父職正是天主的父職的反映。

因此,在明白天父是誰且如何與祂建立關係方面,有一個極重要的層面。如果人只想像天主是偉大卻遙遠的,住在無限的天上,對於自己所創造的受造物漠不關心的話,人就大錯特錯了。

雖然我們有著誠懇的慾望去做到像好的基督徒一樣,我們會有這危險:「我們生活得好像上主在那遙遠的星光閃耀的天際,而忘卻了祂同時經常在我們身旁!我們必須肯定天主無時無刻都與我們非常接近!」

「聽你們的,就是聽我」:使徒工作有效的原因

基督門徒的福傳熱忱的秘密,建基於他對主的愛。它推動著他去為別人付出自己的生命,用生命去幫助別人認識聖言及依照天主的愛的誡命而生活。他對人靈的熱忱來自對基督的愛,這對基督的愛一如所有真愛,意味著與被愛的人認同。

因此這就是他有效的原因,因為如此耶穌的話就實踐了:「聽你們的,就是聽我」(路10:16)。

這認同如何能形成呢?就是聖神將門徒納入主內。因此亦是師保聖神帶領和推動宗徒們的所有活動並使它們有效。

沒有聖神的幫助,受造物不可能領受天主聖言,他不可能相信。這一向都是教會針對人類在超性的事上不同形式的自滿的教導。

同樣,如果師保聖神不以祂的恩寵來扶持他,人不可能依照聖言而生活(希望於天主,像基督一樣去愛)。缺乏了護慰者聖神的幫助,師傅的教導和祂的榜樣對我們而言是無用的。我們會想依照祂的教導來行動,亦想嘗試效法祂的榜樣,但我們卻不能。

聖依勒內如此解釋:「主許願派遣師保聖神來使我們相似天主。正如人沒有水不能做成一團生麵,或乾麥製成一個完整的麵飽,沒有由天上而來的水,我們眾人沒法與基督耶穌成為一體。正如枯槁的地,如果未能吸收水份,則無法結出果實,我們這些先前是枯槁的樹木(參閱路23:31)如果沒有由天上而來白白給予我們的雨露,則無法產生果實。」

200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