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的血脈中

Supernumeraries是主業團中最常見的面孔。

像第一批基督徒一樣
主業團的「真實歷史」
主業團即是主業團裡的每一個人
家庭和社會結構


(譯註:Supernumerary是已婚成員或希望建立家庭的未婚人士。Numerary是獨身成員。)

這一年是公元61年,距離耶穌升天僅僅30年而已,祂託付給祂的門徒一個令他們非常震驚的使命,就是要把福音的喜悅傳播到地球最遠的角落。不辭千辛萬苦,保祿終於抵達了羅馬,受到早期基督教團體的歡迎。「保祿在自己租賃的房子裏,住了整整兩年;凡來見他的,他都接待。他宣講天主的國,教授主耶穌基督的事,都非常自由,沒有人禁止。」(宗28:29-30)這是宗徒大事錄中最後的一句話。我們多麼盼望聖路加能夠繼續寫他的故事,講述年輕的教會在最初幾年是如何拓展的冒險經歷。但我們意識到這位聖史已經完成了兩項偉大的工作:找尋和收集當時有關耶穌生平的資料,包括了祂的童年;成就了一些早期宗徒所做的類似事項。再說,就算聖路加想把故事繼續說下去,那他又怎麼可能把教會從那一刻起的整個過程鉅細靡遺地道來呢?

像第一批基督徒一樣

如果我們只想調查及敘述初期少數人的生活是可行的。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基督教信仰的傳播已擴展到「城市、島嶼、城鎮、村莊、軍隊、宮殿、參議院、論壇……」各地方。[1] 有誰能講述這些樣的故事呢?在第二世紀中葉,聖猶思定寫道:「任何人類的種族,無論被稱為野蠻人或希臘人、或任何其他的名稱,沒有不是藉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之名向天父奉獻祈禱和感恩的。」[2] 一個人怎麼可能描述這個過程呢?首先他需要把那廣大社群中的普通人如何在生活中,把基督的信仰融入己身,並迫不及待將其傳播給周遭的人,講述出來所有的生平事蹟,且將這麼多珍貴的信仰見證又如何再傳到下一代,然後才隨著時間的漫漫長流,終致傳到今天的我們手裡。

然而,感謝由收集在新約中的書信、教會教父的著作、殉道者的受難記錄,以及那個時代非基督徒作者所提供的消息,我們可以從這些資料中,對那一段安靜的革命時期產生了一些想法。使我們能夠瞥見那些與我們非常相似的第一批基督徒團體的日常冒險。在他們身上,信仰、希望和愛德夾雜著怯懦、背叛和沮喪;英雄主義與小肚雞腸、聖德與罪惡。天主使用這些個人故事的線索來編織教會的生活。「祂利用我們的勝利和失敗,編織出美麗的掛毯。」[3]

只有天主才能講述這個故事,因為「他認識在人心裡有甚麼。」(若 2:25)我們可以利用聖詠作者的話,對祂說:「你造成了我的五臟六腑,你在我母胎中締結了我。我何時在暗中構形,我何時在母胎造成,我的骨骸你全知情,我尚在母胎,你已親眼看見,世人的歲月尚未來到以前,都已全部記錄在冊表,都已全由你預先定好。」(詠139:13-16)當我們進入祂的臨在,能夠閱讀天主正譜寫著偉大歷史時,終於明白了聖神在這麼多聖人裡面工作的生活,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談到需要把福音的喜樂帶給每個人時,聖施禮華有一次說:「除了初期基督徒所擁有的方子外,我沒有其他有效的方法……在靈修生活中,我們始終有著相同的途徑。歸結說來沒有突飛猛進的招數。而是全靠同樣的方子:個人聖德!」[4]

主業團的「真實歷史」

按照天主的旨意,主業團身為「教會的一小部分」[5] 是在個人失敗中,努力忠誠於天主的故事的一小部分。因此,那些試圖敘述主業團歷史的人都勢必遇到了同樣的困難。「主業團在某些方面類似於一座冰山。通常看到的是頂尖,即機構、公司層面,或具有公共角色個人的行為。但看不到冰山的基層:絕大多數人過著平凡的生活。在大多數情況下,一般人不但不會,且永遠不會出現在新聞中:家庭成員、工作同事和鄰人,他們過著普通的生活,並以細微和不惹人注目的方式進行教會的福傳行動。這些人的使徒活動遠不限於一紙倡議清單而已,而是無法衡量的;這是一個真正『無邊無際的浩大海洋』,類似於信仰如何在第一批基督徒中傳播開來的模式。

這圍繞著友誼、與他人的日常相遇、兩友之間面對面的交談,他們欣賞彼此,並在辦公室裡分享希望、夢想和悲傷;在辛苦工作一天後放鬆時;在一場網球比賽結束時;在學校、出租車候客站、醫院護士休息室等父母來接孩子的時候…在我們日常遭遇的廣闊視野中,一位朋友打開另一位的眼睛,讓他看到並意識到我們是天主的孩子以及我們同胞的兄弟姐妹的偉大和喜悅事實。」[6] 正是在這些友誼的相遇中,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時刻、一個接一個的,主業團的真實歷史被記載了下來。被召叫加入主業團的人,無論婚姻或獨身的聖召,都在變化萬千的情況下為聖德而奮鬥,但如需要標記任何人的生活,supernumeraries是特別正確恰當的。他們是「主業團大部分的信友」[7] 因此他們是主業團最常見的面孔。他們在世界之中展開了一場偉大的「聖戰總動員」,[8] 並獲得這個大家庭其他信友的支持和加強。

在最初的幾年裡,主業團裡大多數是numerary成員,其中一個主因是聖施禮華需要依靠那些身負特殊使命的跟隨者,來幫助他透過培育和管理的職務,點燃並維持主業團的火焰。主業團就這樣在世界上邁出了第一步,為來自各行各業的眾人開闢了一條天主意願的道路。同時,聖施禮華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許多親近他的人,擁有婚姻的呼召,他也感受到他們有著同樣的成聖訊息。因此,當他能夠為第一批supernumeraries打開主業團之門時,他感到多麼的高興!他們自從主業團創立以來就各在其所,但是要將他們如何納入教會機構中卻未能立即見真章,然而他總是深信在教會裡,他們與其他獨身成員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聖施禮華繼續將主業團的訊息傳遞給一些沒有獨身召喚的人。最後,在1948年1月,在去米蘭的旅途中,他意外地發現了解決之道。回到羅馬後,他立刻熱情洋溢地寫道:「我們將會有超乎尋常而且美麗的驚喜。我主是何等的美善!……祂在為主業團打開一個無邊無際的使徒視野…祂打開的渠道是多麼廣闊和深邃!」[9] 因此,我主在1928年10月2日向他表明的願望終於成為事實:願各行各業的眾人,以及那些跟隨或希望跟隨婚姻道路的人,都可以藉由體現主業團的精神,迎接天主的邀請,在世界的核心尋求聖德,並用祂的真理之光普照大地。

主業團即是主業團裡的每一個人

在那些supernumeraries中,聖施禮華在接受了前三位結婚成員之後的幾年寫道,「世上有各種各樣的社會條件、職業和行業。我的這些男男女女的孩子,他們聖化生活中林林總總的情況,各自依照他們在世界上身分和狀況,盡力以圓滿的聖召尋求基督徒的完美。」[10] 「聖召的圓滿」:創辦人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這一點。每一個supernumerary都被召喚讓他/她生命中的每一時刻—家庭、工作、休息、社交生活—成為「天主的工作事業」。他們被召喚在一切事物中默觀天主,並大膽的回應自己的召喚,「要敢想敢做。甚至敢對耶穌說,你比瑪利德蓮還要瘋狂地愛祂,比大德蘭及小德蘭還要更愛祂,比奧思定、道明、方濟、依納爵和沙勿略還要瘋狂地愛祂。」[11] 主業團的信友,無論是獨身還是有婚姻聖召的,都與那些偉大的聖人一樣被召喚;受邀去體現主業團圓滿的聖召,而不僅僅是部分的聖召。因此,每位男性或女性supernumerary都可以將真福瓜達露佩的話轉變成自己的:「主業團就是我自己,不可能是別的。從第一天開始,我不但每天都如此清晰地感同身受,而且情感與日俱增,這讓我感到多麼興奮!」[12]

這個快樂的事實狀況顯示了supernumeraries的冒險性和責任感。就像耶穌比喻中,從主人那裡得到塔冷通的工人,以便使他能與旁人交易談判(參瑪 25:14)一樣。那些接受此召喚的人手中也有一份來自天主給世界的禮物。他們並非是其他人任務的合作者。「這應該激勵鼓舞我們每個人全然的獻上自己,按照天主自永恆中為各人預定的計畫向前邁進,那是獨一無二和不可重複的計畫。」[13] 主業團監督在他關於聖召的牧函中指出,supernumeraries的召喚「不能只局限於去實行一些虔敬的操練、參加培育的活動、參與使徒工作的活動。相反地,它包含了圍繞著你們整個的生命,因為你們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能與天主相遇的某種模式的使徒工作。去承行主的事業,就是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力行,通過諸聖的相通功,協助它在全世界落實貫徹。或者,就像我們的創辦人用一個寫實的短語所提醒我們的,『藉著每個人都是天主的事業,去承行天主的事業。』」[14] 例如在奧羅拉·涅托(Aurora Nieto)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看清這點,她是主業團中第一位supernumerary。是位「住在薩拉曼卡,有三個小孩的年輕寡婦。為了養家糊口,憑著她的教育學位,同時得從事幾份工作。她默默地渴望在世上與年輕人、大學生一起做使徒工作。但她也擔心自己的家庭和經濟負擔,讓她無法兼顧使徒工作,但 [聖施禮華]向她保證,在主業團中有她的位置。」[15] 奧羅拉跟一位numerary朋友談到她與創辦人會面的情況:「他告訴我,要怎樣待在家中,並且不可忽略孩子,我可以加入主業團。這對我來說似乎難以置信,雖然當我想到與你和中心有些距離時,讓我有點難堪,甚至有點害怕自己不能好好地適應施神父要我活出的特殊精神,但我相信他知道他在做什麼,況且沒有發現任何問題。」[16]

聖施禮華認為這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主業團的精神正是體現在「中心之外」,讓世界充滿活力,在街頭、在家中、在社交聚會、在工作中為教會服務……。「我再一次堅持,主業團的聖召是種默觀的聖召;那些走在街頭的靈魂,滿懷基督的愛,並將街道作為他們的密室,且持續在與天主對話。」[17] 自奧羅拉接受了她的聖召最初的那一刻起,她深深地明白「在薩拉曼卡,主業團就要靠她了!」[18]

家庭和社會結構

聖施禮華對於第一個supernumeraries的年度課程非常興奮,並且密切關注。他不僅親自參與其中,而且投入大量的時間講道,並與每一位參與者交談。他們猶記那些日子,彷彿是烈火在他們心中烙下了難忘的回憶。他經常與他們談論主業團的精神,清楚地表明是我主上主在呼召他們,要他們每一位像創辦人一樣充實地體現聖召。其中一位名叫Angel Santos的回憶說,該信息是「聖化我們平凡的工作,尋求充實圓滿的基督徒生活。透過我們的內心生活,和履行基督徒的普通職責,從內部來完成聖化世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以自然的心態默觀;實踐包含我們整個存在的友誼和信心的使徒工作,並將友誼提升到愛德的高峰;成為和平的播種者,把我們生活的所在轉化為明亮喜悅的家園。這一切都是嚴格的個人責任—沒有代表任何人的野心,沒有任何神職至上的傾向—這是一個成熟平信徒的特徵。」[19]

Supernumeraries該當體現身為溶解在世上的鹽和酵母,且以之為榜樣的特殊使命;與其他的麵團沒有兩樣,但賦予其風味和濃稠。聖施禮華將主業團視為「社會血液中的靜脈注射劑。」[20] 因此,每個人都從自己或輕或重的職位上,成為世界的血液,他們的使命是為社會結構注入福音的精神,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既然工作是每個男女supernumerary會花一整天大部分的時間來從事的活動,他們的心思自然地會集中在怎樣從該職業中汲取所有可能的益處,並填滿基督的清新,在極細心地完成這項服務中找到天主。因而,他們經常能衝到專業領域的最前線,指向未來,在聖神的創造力的推動下邁向光明。

同時,對於有結婚聖召的supernumeraries而言,他們的家庭(無論是否有孩子),即成為泵出鮮血的心臟,化他們渴望成聖的首要環境為事實。「在主業團裡有supernumerary召喚的人,首先要致力於家庭領域。」主業團監督強調。「這是你們留給社會的遺產。」[21]「在我們生活的眾多道路中,」聖若望保祿二世說,「家庭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22] 社會的未來是從人在家庭生活中那些年奠定的。無論是信仰教育,還是為公益做出貢獻的人所具美德的培養皆種因於家庭。家庭是在各個領域未來萌芽變化的源泉,包括在工作場所、在家庭中的共同責任、在照顧弱者、在教育各方面。因此,即使隱晦,但各個家庭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卻是不容忽略的。「家庭是相遇、分享、走出自我的地方,迎接他人並站在他們身邊。『家庭是我們學會愛的第一個場所。』」[23]

「此外,你被召喚要積極地去影響其他家庭。」范康仁蒙席繼續談到supernumeraries的聖召。「特別是藉由協助他們,使他們的家庭生活更基督化,並使青年們能準備好踏上婚姻的道路,讓許多年輕人能熱衷於組成基督徒家庭。從那些家庭中,將會產生許多有使徒獨身的聖召,如天主所意願的。即使你們是單身或喪偶—當然,或者是沒有孩子的夫婦—你們也能視家庭為你們的首要使徒工作,因為無論如何,人們的身心靈總需要一個滋養的家庭環境。」[24]

***

Supernumerary的聖召是平信徒成熟的標誌,在上個世紀,平信徒在教會中的地位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當聖施禮華和真福歐華路抵達羅馬為主業團尋求司法管道時,他們被告知他們來得早了一個世紀,特別是在當他們談到supernumeraries的召喚時。從那時至今,對於平信徒聖召的認知有了很大的進展,然而要體現這一美妙的現實仍是一項挑戰、一項激勵人心的使命。

主業團的聖召是天主所賜的極大恩寵,為教會貢獻出這項使命,正如許多主業團男性或女性的supernumerary信友們生活所見證的那樣。其中一些已過世的,他們列聖的過程已經開啟。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步驟很可能永遠不會發生。但他們每天忠於天主之愛的任何舉動都不會逃過我們天父的目光。這些愛的行為永不會訴諸文字或電子檔案。但卻被記錄在唯獨重要的一本書中,即天主正在書寫的那本生命冊裡,況且永不會刪減。那些目睹這些事蹟的人,每天都會像我們一樣感謝天主,「我也舉心感謝天主,因有許多在人生這條道路上先我們而去的男女成員以其忠貞,已為我們留下了無比珍貴的見證。」[25]

[1]戴都良《Apologeticus》37

[2]聖猶思定《Dialogue with Trypho》117

[3]方濟各,宗座勸諭《生活的基督》198

[4]聖施禮華,講道筆記,1964年2月29日

[5]范康仁《牧函》2017年2月14日,31

[6] José Luis González Gullón & John F. Coverdale,Historia del Opus Dei, Madrid, Rialp 2021, pp. 594-595

[7] 范康仁《牧函》2020年10月28日,23

[8]參聖施禮華《犁痕》962

[9]聖施禮華《書信》1948年1月18日、1948年1月29日和1948年2月4日。Cited in Luis Cano,“Los primeros supernumerarios del Opus Dei”,Studia et Documenta,vol. 12,2018,pp. 256-257

[10]聖施禮華《書信29號》10

[11]聖施禮華《道路》402

[12]真福瓜達露佩《致聖人的書信》1959年5月28日。2018年出版,112頁

[13]方濟各你們歡喜踴躍》13

[14]范康仁《牧函》2020年10月28日,25

[15] Inmaculada Alva - Mercedes Montero,El hecho inesperado,Rialp,Madrid 2021,194-195頁

[16]同上,195頁

[17]聖施禮華,講道,1960年10月26日

[18] Inmaculada Alva – Mercedes Montero,El hecho inesperado,195頁

[19] Luis Cano,“Los primeros supernumerarios del Opus Dei”,274頁

[20]聖施禮華《主業團超然精神指示》42

[21]范康仁《牧函》2020年10月28日,24

[22]聖若望保祿二世《致家庭信函》1994年2月2日

[23]方濟各,講道,2022年6月25日

[24]范康仁《牧函》2020年10月28日,24

[25]范康仁《牧函》2022年3月19日,5

Santiago Vigo and David Bast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