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與法學士:教會訓導、聖人

在教會訓導的文件和聖人的著作中記載有關在耶路撒冷聖殿裡找到耶穌的事件。

教會訓導之聲

透過這事件,耶穌讓他的母親為救贖的奧跡做好準備。在聖子離開他們留在聖殿的那三天裡,瑪利亞和若瑟預嚐了對他的苦難、死亡和復活的三天。耶穌任由他的母親和若瑟動身前往加里肋亞,而沒有告訴他們自己打算留在耶路撒冷,耶穌把他們帶入那苦難導致的喜樂的奧秘中,預見他後來透過對門徒預言自己的逾越來完成的事情。

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在返回納匝肋的路上,瑪利亞和若瑟經過一天的旅程後,為孩童耶穌的下落感到擔憂和痛苦。他們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他,但徒勞無功。當他們折回耶路撒冷,在聖殿𥚃找到了他時,驚訝地看到他「坐在經師中間,聽他們說話,問他們問題」(路2:46)。他的行為看似非常的不尋常。當然,對於他的父母來說,在第三天找到他好像顯示了他的位格和他的使命的另一面。

他扮演著師傅的角色,就像他後來在公開生活中所做的那樣,說出令人欽佩的話:「凡聽見他的人,都因他的聰明和回答而感到驚奇」(路2:47)。他揭示了一種讓聽眾驚歎的智慧,開始練習對話的藝術,這將是他救贖使命的一個特徵。

他的母親問耶穌:「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呢?看啊,你爸爸和我一直在焦急地尋找你」(路2:48)。在這裡,我們可以察覺到許多母親在孩子給她們帶來痛苦時同樣的詢問:「為什麼」,以及在考驗的時候每個男人和女人心中湧現的問題。

耶穌以問題形式的回答意義重大:「你怎麼找我呢?你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的家裡嗎?」(路2:49)。

通過這個回應,他以一種出乎意料、意想不到的方式向瑪利亞和若瑟揭示了他位格的奧秘,邀請他們不單只看眼前的外表並在他們面前展開他未來的新天地。

他對在痛苦中的母親的回答,聖子立時揭示了他行為的原因。瑪利亞說:「你爸爸」,指的是若瑟;耶穌回答說:「我的父」,意思是天父。

他說的是關於他的神聖起源,而不是想說聖殿,他父親的家,是他當然所在的「地方」,因為他必須關心所有關於他父親和他計劃的事情。他的意思是強調須要他服從的唯一常規是他天父的旨意。

耶穌完全獻身於天主的計劃,在福音經文中是以「我必須」這句話為重點,並將出現在他受難的預言中(參閱谷8:31)。

然後,他的父母被要求讓他去天父帶領他去的地方執行他的使命。

聖史評論說:「他們不明白他對他們所說的話」(路2:50)。

瑪利亞和若瑟沒有察覺到他回答的意義,也沒有察覺到他對父母關心的反應(顯然是拒絕)。耶穌打算以這種態度揭示他與天父親密關係的奧秘,這方面是瑪利亞在直覺上感受到的,但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與她正在經歷的試探聯繫起來。

路加的話語告訴我們,瑪利亞如何在她的內心深處度過這確實不尋常的經歷。她「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路2:51)。耶穌的母親將這些事情與她在天使報喜時向她揭示她聖子的奧秘聯繫起來,並在默想的寂靜中思考這些事情,以重申「我願意」的精神作出合作。

透過這種方式,在一連串的事件中形成了第一個環節,這些事件將逐漸引導瑪利亞超越她母親身份所賦予的自然角色,將自己置身於為她聖子的使命中服務。

(摘自聖若望·保祿二世,1997年1月15日的演講)


聖人之聲

想想這是什麼時候。主耶穌十二歲時,就他的人性而言,(因為就他的天主性而言,他在萬世之前 —— 時間尚未存在 —— 己有),他並沒有跟隨父母,卻留在聖殿裡跟長老們辯論,他們對他的教理感到驚奇;他的父母從耶路撒冷回來時,在與他們同行的人中尋找他,但找不著,就帶著憂慮回到耶路撒冷去,在聖殿𥚃找到他正與長老辯論,正如我之前所說,當時他十二歲。

但有什麼驚奇的呢?天主的話語從來都不是沉默的,雖然人不總是聽到。那時他在聖殿裡被找到,他的母親向他說:「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䓀的找你。」他回答說:「難道你不知道,我必須事奉我父親嗎?」 他那樣說是因為聖殿是天主的而不是若瑟的,因此天主子在天主的聖殿裡。有人說,你看,「他不認是若瑟的兒子。」

弟兄們,請稍作耐心等待,因為時間緊迫,我要說的話可能已夠長。當瑪利亞說:「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時,他回答說:「難道你不知道,我必須事奉我父親嗎?」因為他不會是他們的兒子,在這意義上,不被理解為也是天主子。因為他是天主子 —— 永恆的天主子 —— 就是對他說話的他們自己的造物主;但是時間𥚃的天主子;由童貞女 ——沒有丈夫的行為 —— 所生,,卻是父母雙方的兒子。我們從哪裡證明這一點呢?我們已經用瑪利亞的話證明這一點,「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

因此,主耶穌基督的回答,「我必須事奉我父親」,這並非表示要宣稱天主是他的父親,以至否認若瑟也是他的父親。我們從哪裡證明這一點呢?聖經上說,「他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我必須事奉我父親;但是,他們不明白他對他們所說的話,當他與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經上沒有說,「他屬他的母親管轄」,或者「屬她管轄」,而是說「屬他們管轄」。他屬誰管轄?不是他的父母嗎?他屬他的父母管轄,就像他是人子一樣,以同樣的屈尊降貴,……世人屬基督管轄,基督也屬他的父母管轄。

(來自聖奧思定,《新約講道集》)

我想路加福音第二章可幫我們結束今天的反省。在那一章裡的耶穌是個小孩,聖母和若瑟在回耶路撒冷的途中,不見了耶穌,他們的心裡是多麼難受!但當他們找到了祂,見祂在經師中講道,又是何等歡喜,但請注意耶穌對祂母親的答話:「你們為什麼尋找我?」(路2:49)這話不是太硬太刺耳了嗎?

他們當然要找祂。那些曾失去耶穌,但再次尋著祂的人會明白祂所說的:「……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裏嗎?」(路2:49)你們不知道,我的時間全是為了天父的嗎?

我們每天祈禱的果實是要相信:人生的旅程,不論何時何地都應是為天主的,那是一份榮耀的寶藏,天國的預嚐,奇妙的禮物,讓我們可以負責任地運用處理,為了天主,為了其他人的好處。無論在任何處境,我們都可以聖化自己的職業、工作、家庭生活、社交生活,就算一些看來只有世俗價值的東西也不例外。

時候會到,屆時你和我會說:「我比年老的人更智慧,因為我恪守你的律例。」(詠118:100)年輕並不代表年少不懂事,就像白髮未必意味明智一樣。

讓我們一起到聖母面前,基督的母親,你曾看著耶穌成長,亦看祂如何善用在世的時間。我們的母親,請為我們善度生命、好好服務教會及人類祈求。我的母親,請教我聆聽我內心深處,時常警醒自己,時間非屬於我們,因為它屬於我們的天父。

(來自聖施禮華,《天主之友》,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