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被聖言點燃。聖經(二)

當我們在基督徒的道路上前進時,聖經應該對我們變得越來越重要,以致於「我們與福音、與聖言一起『呼吸』。」

——從聖經到生活
——祂的言語更豐富
——在聖施禮華的手的帶領下


在福音裡,我們看到我主自己在講道時,非常頻繁地引用舊約的經文。有一次,祂清楚地談到祂的神性、祂與父的一體性(參見若5:19 ff)。祂告訴那些聽祂講話的人,「你們查考經典,因你們認為其中有永生,正是這些經典為我作證。」(若5:39)當他們從耶穌口中聽到「祂與父原為一體」的教理,對他們積極的想保護自己祖先的信仰,似乎是個極大的挑戰。因而他們仍然需要增高自己相當不錯的理解力;他們需要好好的準備去接受來自天主本身的「一切真理」(若16:13):活生生的真理,即耶穌基督真人的道理。這就是為什麼教會鼓勵所有的基督徒,「要藉多讀聖經,去學習『耶穌基督高超的知識。』(斐3:8)」[1]

主業團監督再次邀請我們將視線聚焦在「我們想要認識、相處和深愛的耶穌基督,以祂的位格為靈修核心。」[2] 而且,正如聖熱羅尼莫所說,「對聖經的無知,就是對基督的無知。」[3] 隨著我們在基督教道路上的邁進,聖經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以致於「我們與福音、與聖言一起『呼吸』。」[4] 既然聖經是「全部神學的靈魂,」[5] 也該成為我們思想和生活的中心。在這方面,教宗提出了一些非常尖銳的問題。「如果我們像對待手機一樣的對待聖經的話,會怎樣呢?如果我們總是隨身攜帶著福音,或至少是本小小的袖珍版,會怎樣呢?如果我們忘記帶的時候,我們會回頭去拿嗎?當你忘了你的手機的反應是,『哦,天哪!我忘了帶,我得回去找找。』我們一天打開手機好多次;如果我們像查看手機訊息一樣頻繁的閱讀聖經中的天主訊息,又會怎樣?」[6]

從聖經到生活

聖保祿在寫給厄弗所教會的領袖弟鐸的信中提醒他:「你自幼便通曉了聖經,這聖經能使你憑著那在基督耶穌內的信德,獲得得救的智慧。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都是有益的,好使天主的人成全,適於行各種善工。」(弟後3:15-17)這就是希臘文的字面意思:保祿宗徒說天主的人,就是依靠祂的聖言生活,且已「裝備好」要行動:而現在他確確實實的擁有作為一位宗徒生活中真正不可或缺的條件。當聖詠作者在他海闊天空的默想天主聖言時,在119篇中,更加強調地說:「你口中的法律對我的利益,連千萬的金銀也不能相比。」(詠119 [118]:72)

耶穌不斷呼喚我們要與祂認同,生活在祂內。正如聖施禮華經常說的:「祂在麵餅和聖經中」[7] 耐著性子等待我們。祂沉寂而有效的存在於聖體聖事中,以及在祈禱的對談中,天主總是在那兒癡癡的等著我們。即使我們日常生活中涵蓋了成千上萬的小事,但這些與祂的對話裡最親密的來源仍不外乎聖經。耶穌祈禱的方式也一定就是這樣:深深的紮根於天主的聖言。我們的祈禱也應該是這樣的。「當你打開福音時,想一想書上的記載──基督的言行── 是你不但應熟識的,還要活出來的。那裡所講的每一件事,每一個重點,都是一點一滴聚集而成的,讓你肯定它能活現於你生活中的每個情況裡。天主召叫我們信友緊密地跟隨祂。在聖經裡,你將發現耶穌的生平,但也該在那裡找到你自己的生活。你也好像宗徒一樣,學會充滿愛意地問:『主,你要我做什麼?』而在你的靈魂裡,你會聽到一個無可置疑的答案:『天主的旨意!』每天拿起福音,閱讀它,把它視為明確的準則活出來。這是聖人們所做的。」[8]

Viva lectio est vita bonorum[9],大聖額我略說:聖人的生活是活生生的讀經,把讀經化成我們的肉身,化成姿態、言語和行動。教會的一些教父說,隨著道成肉身,天主聖言被「縮小」[10] 了。同樣,在聖人的生活中,耶穌也被「縮小」了;為了能透過他們的言行,將之傳遍世界,天主聖言也變得很小。在歷史的長河裡,隨著每一世代基督徒的出現,「日與日侃侃而談,夜與夜知識相傳……。它們的聲音傳遍普世,它們的言語達於地極。」(詠19[18]:2,4)

本篤十六世說,「教會歷史上的偉大靈修思想,都明確地發源於聖經思想,這絕非是偶然的事。」[11] 教會大樹的這些枝條的活力源於「聖神的德能」(羅15:13)「就連天主的深奧事理他也洞悉。」(格前2:10)個人的皈依也是如此。此外還有許許多多隱藏在歷史中,不為人知的深邃而平凡的聖人,他們以只有天主知曉的方式,為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教會中充滿了隱蔽的聖人!」[12] 所有這些人都得到勝過食物的聖經的滋養,「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瑪4:4)

祂的言語更豐富

為了使天主的聖言成為我們的靈魂食糧,我們需要培養聆聽的態度,即使我們不完全明瞭天主要對我們說什麼。一開始,宗徒們極可能對我主在葛法翁提及關於感恩聖事的話題,理解得很淺顯。但聖伯多祿代表所有宗徒(也代表我們)說「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6:68)甚至包括聖母,她也不一定能徹底的理解耶穌所行所言,但她靜靜地聽著、沉思,「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路2:51)

教宗方濟各建議,「我想我們在這方面都有改善的餘地:成為更好的天主之言的聽眾,使我們不再在自己的話語上鑽研,而在聖言上下功夫使其更豐富。我現在想到肩負傳教任務的司鐸,如果他沒有事先打開自己的心扉、靜靜地聆聽天主的言語,他怎能講道傳教呢?我想到為人父母者,他們是主要的教育家,如果他們的良知沒有被天主聖言所啟發,他們怎能懂得必須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如果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沒有充分得到聖言的指引,又如何能輔導自己的孩子呢?我也想到傳道員和所有參與教育工作的人,如果他們的心沒有被聖言所溫暖,他們怎能溫暖他人、孩童、青年、成人的心呢?僅僅閱讀聖經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聆聽在福音中說話的耶穌。」[13] 如果我們努力增長這種聆聽的態度,也能被研習和靈修閱讀所滋養,我們就能和先知耶肋米亞一樣地說:「你的話一來到,我就吞下去;你的話便成了我的喜悅,我心中的歡樂。」(耶15:16)

閱讀和默想聖經需要時間和冷靜。「在天主面前默想經文時,最好先請求主的幫助,例如:『主啊,這段經文對我說什麼?祢希望藉著這段經文改變我生活中的什麼?這段經文讓我不安的是什麼?我為什麼對這經文不感興趣?或者這段經文中令人喜悅的是什麼?聖言中的這一詞句為什麼讓我感動?吸引我的是什麼?為什麼吸引我?」[14] 尤其在講座、課程或講道時,如果我們引用貼切的經文而不是裝飾性的、或作為談論某些話題的藉口,那麼聽者必定會欣然接受的。天主聖言應該給我們所講的話添加力量和光亮,我們從聖經中引用的話語應該被一股暖流增強力量,暖流來自心腦並用的學習和默想經文的成果。

我們還需要學會聆聽耶穌的「沉默」。正如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一篇後記裡所寫:「我們從福音書中得知,耶穌經常獨自徹夜的『在山上』祈禱,與祂的天父交談。我們知道祂的語言、祂的話語,來自於「定、靜、安、慮、得」的沉默。所以按理說,只有當我們也進入祂的沉默、學習從祂的沉默中聆聽到祂的話語,才能正確的理解祂的言語。

當然,為瞭解耶穌的話,歷史知識是必要的,它教我們明白當時的背景和語言。但如果我們真的想深入理解上主的訊息,僅此還是不夠的。今天任何一個人,無論他閱讀了多少又厚又重的福音注釋,最後仍然不免會感到失望。即使他確實學到了很多關於那個時代有用的資訊,也學到了很多最終對理解文本毫無價值的推斷。最後你仍感覺到在所有多餘的文字中,缺少了一樣基本的要素:就是進入耶穌的沉默,祂的言語在此沉默中誕生。如果我們無法進入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沉默,我們永遠只能聽到言語的表象,而無法真正理解它。」[15]

在聖施禮華的手的帶領下

「每位聖人就像由天主聖言發出的一線光輝。」[16] 在主業團裡,從聖施禮華的教誨和生活經驗中福音披上了特別的亮光。如同他一樣,我們進入了耶穌的生活,「就像場景中的另一個人」:我們是若瑟、西滿、納塔乃耳、基勒乃人西滿、瑪麗德蓮…最重要的是,我們成為基督自己,聖子中的子女。有人說,雖然你可以給人一條魚來減輕他的饑餓,但如你教他如何捕魚就更有意義了。同樣地,聖施禮華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他對聖經的評論,還教我們怎樣去閱讀:像小孩子一般,默想它。他的教導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瞭解福音,而福音本身也讓我們更確切地理解天主交託給聖施禮華的精神:「像福音一樣歷久而彌新。」[17] 這就是為什麼,在一些我們提供的基督教培育課程中,通常都以閱讀和引述當日的福音開始;而在主業團的中心裡,更是要用當日福音的精簡短評來結束一天。

早在1933年,聖施禮華就已有這個習慣,他利用八分之一頁的小紙條,偶爾寫下一句有感的新約引句,並加上一些簡短的評語,總共收有112張,他在封皮上面寫了一句提醒:「要常默想的新約聖言。」[18] 我們每個人可能也收集了一些引句,無論是寫在紙上,或是烙在我們的靈魂深處,有關耶穌的話語或姿勢、我們認為有說服力的情節或對話。有一天,因為在某個特殊的情況下,或因為我們靈魂的狀態,當我們再度讀到它或聽到它時,那些句子好似閃爍著特別耀眼的光芒……,也許這些話正我們在追尋的答案,也許讓我們感到驚訝,也或許給我們的靈魂帶來平靜。它們確實見證了我們的信仰、道路、及天主的愛。去滋養這種個人化的閱讀福音方式,對我們有莫大的助益,當然也是很自然的從禮儀中引取金句。有時,新約中的一段經文輕易的提供我們一整天的默想材料,並幫助我們維持在天主的臨在中。

聖母在這條道路上陪伴著我們,讓我們認識基督,並緊緊地跟隨祂,就像最初的十二宗徒一樣。[19]「瑪利亞,最善於聆聽的女人,請打開我們的耳朵;賜予我們聰明,如何在這世上的千言萬語中,聆聽妳的聖子耶穌的話語……;瑪利亞,意志最堅定的女人,請照亮我們的思想和心靈,使我們可以毫不遲疑地服從妳的聖子耶穌的話語……;瑪利亞,行動力最強的女人,請賜予我們手腳勇氣,讓我們能『急速地』走向他人,把妳的聖子耶穌的慈善和愛帶給他們,把福音之光帶給世人,像妳那樣。」[20]在尋求聖母瑪利亞的協助之下,深信我們的心中必燃起對聖言的渴望,進而成為積極的基督門徒。

Guillaume Derville

[1]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義獻章》1965年11月18日,25

[2] 范康仁《牧函》2017年2月14日,8

[3] 聖熱羅尼莫,《依撒意亞注釋》,序言(PL 24,17)

[4] 范康仁訊息,2017年4月5日

[5]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司鐸之培養》法令,16

[6] 教宗方濟各,三鐘經訊息,2017年3月5日

[7]《基督剛經過》122

[8]《鍊爐》754

[9] 聖大額我略,Moralia in Job 24, 8, 16:PL 76, 295

[10] 參本篤十六世,宗座勸諭《上主的話》2010年11月30日,12

[11] 本篤十六世《上主的話》48

[12] 教宗方濟各,2017年5月11日,聖瑪爾大講道

[13] 教宗方濟各,論述,2013年10月4日

[14] 教宗方濟各,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2013年11月24日,153

[15] 本篤十六世,為Robert Cardinal Sarah《沉默的力量》英文第二版後記,Ignatius 2017

[16] 本篤十六世《上主的話》48

[17] 聖施禮華,書信,1932年1月9日,91

[18] 參閱Francisco Varo,“San Josemaría Escrivá de Balaguer, ‘Palabras del Nuevo Testamento, repetidas veces meditadas. Junio – 1933’” ,Studia et Documenta 1 (2007),pp. 259-286

[19] 參閱《天主之友》299

[20] 教宗方濟各,向瑪利亞的祈禱,201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