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玫瑰經?
這個敬禮是如何及何時開始的?
如何誦念玫瑰經?
為什麼推薦誦念玫瑰經這敬禮?
「玫瑰經是永遠伴隨生命的祈禱,也是單純的人和聖人的祈禱…它是我心中的祈禱。」(教宗方濟各《玫瑰經,心靈的祈禱》一書序言,Shalom出版社)
1. 什麼是玫瑰經?
玫瑰經是一個傳統的天主教祈禱,旨在讚美敬禮瑪利亞,耶穌的母親。最初是由十五個「奧蹟」組成,這些奧蹟憶及耶穌和瑪利亞生活中的喜樂、痛苦和光榮的時刻。2002年,聖若望保祿二世增加了另一奧蹟 ── 光明五端,在其中我們默想耶穌的公開生活。
用來誦念這個祈禱的串珠被稱為「玫瑰念珠」。
聖母在《謝主曲》中宣告,「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的確,從最早開始,聖母就以「天主之母」的稱號受到崇敬,信徒在任何危難急需時都投靠她的保護。對瑪利亞深刻的敬禮顯現在獻給天主之母的禮儀慶節,和敬禮聖母的經文,一如聖玫瑰經,用教宗聖保祿六世的話,它是「整部福音的撮要」。換句話說,玫瑰經是一個具體呈現童貞瑪利亞在教會中受到特殊敬禮的祈禱。(《天主教教理》971)
與聖施禮華一同默想
- 「以玫瑰經──基督徒最根深蒂固的熱心敬禮為例,教會鼓勵我們默想其奧蹟,連同瑪利亞的歡喜、痛苦、光榮,把主在世吸引人的生活榜樣,包括三十年的默默無聞、三年公開傳教及祂的光榮復活,深刻在我們的心版及想像中。」(《天主之友》299)
- 「念玫瑰經,不是只用一張嘴,一遍又一遍地嘀咕萬福瑪利亞而已。那是愚誠過度的老媼老翁,呱啦呱啦念玫瑰經的方式。基督信友的口禱應是發自內心。如此一來,念玫瑰經時,我們的心神思維,才能涵泳於各端奧蹟默觀神視的境界。」(《犁痕》477)
- 「聖母瑪利亞,是和平之后。教會也這樣向她呼籲。所以,當你的靈魂,或你的家庭,或工作業務上,社會上,或國際上的相處,遇到困擾麻煩時,快向聖母不斷地呼求吧。用這個稱號向她呼求:Regina pacis, ora pro nobis, 和平之后,為我等祈。在你心情不安時,你可曾至少試一試看?這呼求立竿見影的神效,會使你大吃一驚。」(《犁痕》874)
- 「玫瑰經:聖母一生的歡喜、痛苦和榮福,編織成讚頌的冠冕,天上的天使和聖人,以及地上愛慕聖母的人,不停地重複誦念。每天實踐這神聖的敬禮,並把它傳揚開去。」(《鍊爐》621)
玫瑰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九世紀「聖母經」的開始,作為敬禮天主之母瑪利亞的祈禱。據說玫瑰經源自於聖本篤修會,並藉由道明會而得以廣傳。
瑪利亞在天使報喜時,以信德表示同意,並毫不猶疑地保持著此意向,直到十字架下;此後,她的慈母身分便延續到她聖子的兄弟姊妹們身上。以瑪利亞和聖神行動的獨特合作為出發點,教會發展出對天主之母的祈禱,這祈禱集中在基督一生的奧蹟上。在表達這祈禱的無數讚美詩和對經中,兩個動向經常交替出現:一是「頌揚」上主在祂卑微的使女身上,和透過她而為全人類所行的「大事」;二是將天主子女的懇求和讚頌託付給耶穌之母,因為她現在明白了在她內的人性,與天主子結合為一。
向瑪利亞祈禱的雙重動向在「聖母經」中突顯:「萬福瑪利亞」,天使加俾爾的請安開啟了這祈禱。透過祂的天使作媒介,天主自己向瑪利亞請安。懷著天主對祂卑微使女的尊重,教會大膽地向瑪利亞作同樣的請安,並以天主在她身上所找到的喜樂而歡欣。
「妳充滿聖寵!主與妳同在」:天使的這兩句請安的話彼此互相解釋。瑪利亞充滿聖寵,因為上主與她同在。她充滿的聖寵是祂的臨在,祂是所有聖寵的泉源。「你應歡樂…耶路撒冷女子…上主在你中間。」在瑪利亞身上,上主自己找到了居所,而瑪利亞本人就是熙雍,結約之櫃,上主光榮的住所。她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她「充滿聖寵」,完全將自己給與要來住在她內的那一位,並準備將祂給與世界。「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在天使的請安後,我們採用了依撒伯爾的請安。「充滿聖神」的依撒伯爾,是萬世萬代中第一個稱瑪利亞為有福的人:「那信了的人是有福的…」瑪利亞在女人中蒙受祝福,是因她信了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亞巴郎因著信德而成為「地上萬民」的祝福。因著信德,瑪利亞成了信眾之母,地上萬民都藉著她而獲得本身就是天主的祝福的那一位:「耶穌──妳胎中之子應受讚美」。
「天主聖母瑪利亞,為我們祈求…」:我們偕同依撒伯爾大感驚奇:「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由於瑪利亞將自己的兒子耶穌賞給我們,她就成為天主之母和我們的母親,我們就能將我們的憂慮和祈求託付給她:她為我們祈求,正如就是偕同她委身於天主,隨從祂的旨意:「願祢的旨意承行」。
「求妳在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藉著呼求瑪利亞為我們祈禱,我們自認是可憐的罪人,來投奔完全聖潔的「仁慈之母」。我們將生活中的每個「今天」「現在」交託給她。我們也擴大我們的信賴,將「我們死亡的時刻」也交付在她手中。願她在我們臨終時在我們身旁,一如她曾站在她聖子的十字架下;願她在我們出死入生時,像母親一樣迎接我們,引領我們到她聖子耶穌基督跟前,永聚樂園。(《天主教教理》2674-2677)
與聖施禮華一同默想
- 「看:在瑪利亞眼中,我們永遠是孩子,因她指示孩子進入天國的途徑,而也只有孩子才能進入天國呢!(參閱瑪19:14)我們永不應離開聖母,我們要如何尊敬她?應不斷親近她,和她談心,顯示我們愛她,將她在世上的生活默存於心,及告訴她我們的掙扎及成敗。當我們這樣做,我們才會發現教會常用聖母經文的意義,就如我們首次誦念它們一樣,聖母經、三鐘經不是頌揚聖母的神聖母性嗎?當誦念玫瑰經時,(我永不會厭倦地向所有基督徒推薦這熱心的敬禮,)我們的心神會反覆思念聖母可敬生活的奧秘,也就是我們信仰的基本奧蹟。」(《天主之友》290)
3.如何誦念玫瑰經?
玫瑰經以十字聖號開始。在每一端開始時,宣告當天默想的奧蹟。星期一、六默想歡喜奧蹟;星期二、五默想痛苦奧蹟;星期四默想光明奧蹟;星期三、日默想榮福奧蹟。每一端由一遍「天主經」、十遍「聖母經」和一遍「聖三光榮經」組成。當默想完五端奧蹟後,誦念「聖母德敘禱文」,這是對我們慈母的讚美祈禱。根據不同地方的傳統,除了這個基本結構之外,還會加上一些呼求和祈禱,以表達豐富的民間虔敬之心。
與聖施禮華一同默想
- 「無玷童貞,我自知罪大惡極,所作所為,無非是天天增加犯罪而己…」那天,你對我說,這就是你向聖母談話的方式。對,我還信心十足地勸你,一定要念玫瑰經。玫瑰經的單調,能淨化克服我們犯罪的單調!」(《犁痕》475)
- 「你老是把玫瑰經拖到最後才念,結果弄得根本不念,因為你睏倦了。若是果真沒有其他時間,就在路上念,只要不讓人注意就是了。這樣,還能幫助你意識到天主的臨在。」(《犁痕》478)
- 「我們若能真正認識聖母,超性的美德會快速在我們內心成長;讓我們不要害羞,整天向聖母重複簡短的經文及祈求,不用出聲,在心中誦念便可。和玫瑰經一起,基督徒熱心敬禮的德敘禱文包括了許多對聖母的讚美詞,但我們每個人可以想些新的詞句:衷心讚美她,她會瞭解並讚許我們的羞怯──那些不敢大聲講出來的甜言蜜語。」(《天主之友》293)
童貞瑪利亞的玫瑰經是天主教訓導當局所推薦的祈禱;它本身包含了整部福音信息的深度,可以說是福音的撮要。此外,童貞瑪利亞在世上顯現時,也鼓勵誦念它。1917年5月13日,在法蒂瑪的第一次顯現時,瑪利亞說:「每天念玫瑰經,為世界和平和戰爭結束祈禱,」在法蒂瑪的最後一次顯現中,天主之母自稱為「玫瑰經之母」。
教會相信榮福天主之母在天堂繼續行使她的母職,所以基督徒自然而然會轉向她,請求她幫助他們的需要,並將他們的憂慮託付給她。
歷任教宗都非常重視這個祈禱:良十三世頒布通諭《至高使徒職務》,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是他關於玫瑰經的諸多聲明中的第一個,在其中他提出玫瑰經是對抗社會邪魔的有效精神武器。若望保祿二世在2002年10月16日寫了一封牧函《童貞瑪利亞玫瑰經》,其中宣布玫瑰經年,並評論該祈禱的美麗,藉著它可幫助我們「與瑪利亞一起默觀基督」。
與聖施禮華一同默想
- 「玫瑰經是一件有力的武器。使用時,要有信心,你將看到出奇制勝的效果。」(《道路》558)
- 「以智力和研究為武器的人,念玫瑰經更有效。因為,這個像小孩懇求媽媽似的,表面似乎單調的祈禱方式,能夠摧毀一切虛榮與驕傲的萌芽。」(《犁痕》474)
- 「最後我提議,假如你尚未嘗試的話,你要親身體驗聖母母愛的意義,僅僅提及她是我們的母親,是不夠的,她是你的母親而你是她的孩子,她愛你有如世上唯一的孩子,你要同樣對待她:告訴她所發生的一切、尊敬她、熱愛她,你不做,沒有人會代你做或做得比你更好。
我向你承諾,如你朝這方向前進,你會很快發現基督的愛:你發現自己已進入父、子、聖神三位一體不可言喻的生活。你會從中得到力量徹底去實行天主的旨意,又充滿服務眾人的熱忱,你會成為自己夢想的基督徒:常做愛德、正義的工作、快樂強壯、善解人意,以嚴律己。
這是我們唯一希求的信德,讓我們轉向聖母瑪利亞求助,她會伴隨我們,幫助我們穩步向前。」(《天主之友》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