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幫忙,卻不知從何下手」

早在2012年,肯亞奈洛比的史崔斯莫爾大學(Strathmore University),一群教職員因受到聖施禮華一生的教導與啟發,開始了一項名為 Macheo 的學業支援計畫,旨在幫助居住在大學附近貧民區的學生。這個計畫後來又促成了Mawio和Sulwe兩個類似的計畫,在不同的地區以相似的精神服務青少年。

2012那年,這群大學教職員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能做什麼?透過個人或是學校,我們如何對身邊的世界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這個問題又引發出了幾個更具體的思考:「我們的強項是什麼?我們擅長做什麼?我們該如何運用自己的專長,去服務我們週邊的社群?」

答案很快的浮現:在大學服務,他們的特長毫無疑問在於教育。但如何透過教育真正改變他人的生命呢?經過一番探索,靈感來自地球的另一端,遠在美國的芝加哥,一個名叫城中--都會成就中心(Midtown-Metro Achievement Centers)的經驗。

當時已有近50年歷史的城中-都會計畫(Midtown-Metro)創立於1965年,由美國芝加哥主業團的幾位成員和協助人發起,旨在幫助處於高風險地區的貧困青少年。城中計畫(Midtown)開設之初,只有12名男孩參加了暑期體育與技能訓練課程;隨後成立了專為女孩子設立的都會計畫(Metro),並逐漸發展為全年性課後與假期的培育。如今,這個中心每年服務超過一千名青少年。

Macheo計畫的誕生

受到這樣的啟發,史崔斯莫爾大學的幾位教職員於是創立了 Macheo(在斯瓦希里語中意為「黎明」),一個專為週末和學校假期設計的習與成長計劃,服務居住在大學附近三個貧民區的中學生。Macheo 的重點是學業輔導。學生們在周六與假期到大學校園參加學習活動,包括:數學和語文的輔導課程,實用生活技能的培訓,以及由大學教職員與學生擔任的指導工作。

參與這個計畫的學生中,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經驗到那種被持續關懷和陪伴的感受。

我們訪問了在 Macheo 服務超過10年的米柯爾,他和我們分享了許多故事。這些來自艱難環境的孩子們,透過陪伴和引導,努力擺脫不良影響,通過全國中學考試,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如今不但擁有收入穩定的工作,更成為弟妹與朋友們的鼓勵與榜樣。

他坦言,並非所有的案例都一樣成功,但那些真正在計畫中成長的生命,讓一切辛勞都變得值得。關鍵在於堅持:願意不斷投入,持續參與和鼓勵。有些學生從未經歷過有人這樣穩定地陪伴他們,了解他們,並努力參與他們的成長。

13年來,Macheo 曾獲得多項國際獎項,但米柯爾認為,真正的「獎賞」在於那些因為參與這個計畫而被轉化的個人,他們如今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從日常生活中,繼續把善傳遞給他人。

從Macheo到Mawio,再到Sulwe

由於 Macheo 經驗的啟發,許多不同的地區和團體開始效法。史崔斯莫爾中學(Strathmore School)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在2024年創辦了 Mawio(這個字在斯瓦希里語中意為「破曉」)。專對韋斯特蘭茲 Westlands 地區貧困家庭的學生。透過週六課程提升他們的學業成績,並為這些家庭建立一個社群,讓他們可以獲得需要的支援。

2025年,距離史崔斯莫爾中學東北方約15公里的瑞吉斯倫達學院(Regis Runda Academy)也啟動了名為 Sulwe(在 Dholuo語中意為「星星」)的計畫。跟史崔斯莫爾大學教職員剛開始的時候一樣,瑞吉斯學院的幾位教職員也提出了相同的問題,但很快的,他們意識到,學校的地理位置為他們的發展計畫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

校長 Clifford Oluoch 解釋:「我們學校剛好位於 Githogoro 貧民區旁邊,周圍有近十五所學校可以合作,而附近的私立與國際學校也有能力提供支援。」他們決定搭起橋樑,將資源豐富的學校群和貧民區的學校連結起來。

當 Sulwe 開始運作後,整個社區響應熱烈,每個人都想幫忙,只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Clifford 說:「瑞吉斯學院的老師們很受感動,因為人們開始採取行動了。家長們也覺得學校還可以做得更多。」

社區的積極回應讓這個計畫能夠免費進行。學院的老師和學生自願奉獻時間,校方則負責提供餐飲與交通。

在付出中成長

Clifford 說,讓他最難忘的時刻之一,就是探訪參與 Sulwe 計畫志工學生的家庭。學生家長們都對孩子能有機會投入這項服務表示感激。

米柯爾而對此也有相同的體會。Macheo 除了有專業教師和講師,也依靠大學生志工擔任高中生的指導老師。他說,這些年輕志工在幫助他人時,自己潛在的責任感也被喚醒了,這是最令人驚奇和感動的。在20或21歲的年紀,他們已經能為世界和他人做出一些貢獻。

來自 Macheo、Mawio 和 Sulwe 等計畫的成員,如米柯爾和 Clifford 等人,於2025年10月1日至3日在史崔斯莫爾大學舉行的 BeDoCare 會議上,分享了他們的見解、理念和經驗。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 BeDoCare 的資訊,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