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匝肋的歲月:教會訓導、聖人

透過教會訓導文獻,以及聖人的著作,反思聖家在納匝肋的歲月。

教會訓導之聲

聖母意識到自己在履行天主委託給她的任務,這為她的日常生活賦予更崇高的意義。每天簡單而卑微的家務在她的眼中具有特別的價值,因為她將這些工作視作為基督的使命服務。聖母瑪利亞的榜樣,為不少每天獨力承擔家中大小事務的女性來說,是一份亮光和鼓勵。它所指的是謙卑、隱密、重複辛勞,而且很多時得不到足夠的認同的問題。儘管如此,聖母在納匝肋的聖家中所度過的漫長歲月,揭示了真愛和隨此而來的救贖的極大潛力。其實,不少家庭主婦的生活雖然看似平凡,但如果將它視為一個服務和愛的使命,它在主的眼中就具有不平凡的價值。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納匝肋的生活為聖母瑪利亞來說絕不是單調乏味的。在她與漸漸成長中的耶穌的接觸中,她致力透過默觀和崇敬來看透她聖子的奧秘。聖史路加寫道:「瑪利亞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路 2:19;參閱2:51)

「這一切事」:就是聖母既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的一切事,始於天使的報喜,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她聖子的一生。每一天與聖子的親密接觸,都邀請聖母更好地認識祂,也更深刻地發現祂的臨在的意義和祂位格的奧秘。

有些人可能會以為,聖母天天都與耶穌一起生活,因此相信祂的天主性,為她來說是輕而易舉的。然而我們必須緊記,聖子的位格的獨特之處經常是隱藏不露的。縱使祂的行為堪作我們的楷模,祂的生活卻和祂同儕的相差無幾。

耶穌在納匝肋生活的三十年間,沒有顯示自己的超性能力,也沒有行過任何奇蹟。祂最初幾次顯示自己的超凡神性,是在祂開始公開宣講時。跟據一個釋義,祂的親人(在福音中稱作「兄弟」)視自己為有責任要抓祂回家,因為他們覺得祂的行為異乎尋常(參閱谷3:21)。

在納匝肋那高尚和勤勞的氛圍中,聖母瑪利亞努力理解天主上智在她聖子的使命中所行的奇妙化工。關於這一點,她特別默思的,肯定是耶穌十二歲那年,在耶路撒冷聖殿中的自白:「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路2:49)透過默想這句話,聖母瑪利亞能更好地理解耶穌身為天主聖子的意義,和她自己身為救主母親的意義,同時她也努力從她聖子的行為中辨認出那些能揭示耶穌與祂所稱的「我父親」相似的特徵。

在納匝肋的家庭生活中,與聖子耶穌契合,不只引導聖母瑪利亞「在信仰旅途上前進」(梵二《教會憲章》 58),也在望德上有所增長。這望德的苗芽,透過回憶天使報喜和西默盎的預言,栽種在聖母瑪利亞的心中,持續地成長,且伴隨著她在世的一生,尤其是在她隱居納匝肋的三十年的歲月裡。

在家中,童貞聖母瑪利亞體驗到望德的最高峰。她知道即使自己不知天主會在何時或以什麼方式來實現祂的許諾,她也不會失望。她處身在信德陷於黑暗,在沒有任何聖子展開救世工程的超凡記號中。她不求明證、滿懷望德地,期待著天主許諾的圓滿實現。

納匝肋的家,一個信德和望德在其中滋長的場所,也成了愛德的崇高見證之處。基督願向世界傾注的愛,首先在祂母親的心中燃燒起來:為宣講天主愛的福音作準備的,正是在這居所中。

默想納匝肋,默觀耶穌和童貞聖母瑪利亞隱居生活的奧蹟,我們也被邀請去反思我們生活的奧妙,正如聖保祿所教導的:「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哥 3:3)

這種生活在世俗眼中,往往是卑微和隱蔽的,但當我們效法聖母時,就能揭示救恩出乎意料的可能性,且能反映出基督的愛與平安。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1997年1月29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聖人之聲

我們身為子女,應學習事事聽從父母。較尊貴的順從較卑微的。耶穌明白聖若瑟的年紀比祂大,所以祂也尊重聖若瑟作為義父的身份。祂為所有子女樹立了一個典範。我認為聖若瑟明白,耶穌即使以兒子的孝心事事聽從他,但祂始終比自己大。聖若瑟知道,服從他的那一位比他大,所以他出於敬意而約束自己的管教權。所以各人應明白,一個較尊貴的人很多時候也會受到一個較卑微者的管轄。

(奧利振,路加福音講道20:5(公元第三世紀))

試想想最明智的女人聖母瑪利亞,她是真正的上智的母親,也是聖子的門徒。因為她從耶穌身上學習,不是從一個小孩或一個男子,而是從天主身上學習。是的,她在心中反覆思想耶穌的言行。耶穌的所言所行,沒有一樣在聖母的心中是被投閒置散的。正如以前她在腹中孕育著天主的聖言,現在她也緊緊擁抱著聖子的言行,珍惜它們如同它們在自己心中一樣。她現在所看到的,她也期待在將來能更清楚地揭露出來。

(聖百達,路加福音釋義2:51(公元第七至八世紀))

我們不能忘記,聖母瑪利亞像其他千千萬萬普通婦女一樣,忙忙碌碌地照顧家庭,教育子女,整理家務。她的一生,幾乎天天如此。聖母瑪利亞所聖化的,正是許多人錯認為不足掛齒、毫無價值的瑣碎小事。諸如:日常的事務;細心勤懇地照料親人生活上的細節;走訪親友,跟他們談心,等等。就是這種平凡的生活,但在這平凡之中寓有天主的愛心;是一種多麼有福的平凡啊!

在這裡,可以找到對瑪利亞一生的解釋,對聖母瑪利亞那份母愛的解釋。一種無限圓滿的慈愛,促使聖母忘記自我,一心喜從天主的聖意,竭盡心力地完成天主要她做的一切。這正是我們應當注重細節的道理,其中義蘊充實。瑪利亞是我們的慈母,是我們的典範,我們的道路。我們應當向她學習,因為天主要我們像她一樣,在世上過平凡的生活。

如果我們能這樣做,便能給周圍的人,立下一個簡樸自然的生活榜樣,雖然仍不免帶有人性的限制與缺陷。當人們看到我們過着與他們同一樣的生活時,他們會問:「你們為甚麼這樣快樂呢?你們從哪裡獲得力量,能克服自私自利和好逸惡勞呢?是誰教導你們體諒別人,度美善的生活,並為他人服務而忘我犧牲呢?」這樣,就到了為他們揭開基督化生活秘訣的時刻了。我們與他們談天主,談基督,談聖神,以及談聖母瑪利亞的事理。這時,我們要以笨拙的言辭,去通傳那由聖寵注入我們靈魂深處的天主聖愛。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