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確定聖家在埃及待了多久。最可能的猜想是在一至兩年之間。記錄這一段事件的聖史瑪竇,就像他記錄其它事件一樣,為我們提供了相當簡潔的敘述。他只告訴我們,當「黑落德死後,看,上主的天使在埃及托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着孩子和祂的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那些謀殺孩子性命的人死了。』」(瑪2:19-20)
聖祖若瑟一如既往,毫不遲疑地回應:「他便起來,帶了孩子和祂的母親,進了以色列地域。」(瑪2:21)他片刻的猶豫也沒有。他只花所需的時間去收集他的工具和少量隨身物品,大概也有向在那些日子𥚃一直是聖家三口的鄰居的人匆匆道別,以及開始為回程做準備。
埃及科普特人的傳統告訴我們,聖家不是通過陸路,而是通過海路返回以色列的。這個說法是有可能的。以前的危急險況而今已經過去了。與跟隨著商隊同行的陸路相比,海路會更加經濟,而且物質的匱乏會更加少。他們大概是乘坐從孟菲斯市(即今天的開羅)順流而下前往亞歷山大港的眾多船隻中的一艘。在那裡,他們可以登上一艘小船,沿著地中海沿岸進行四、五天的旅程,前往阿斯卡隆(Ascalon)、喬帕(Joppa),或亞姆尼亞(Yamnia)。
抵岸後,聖若瑟大概查詢了關於新猶太王、黑落德眾兒子之一的阿爾赫勞的事。這個人的殘忍程度幾乎與他的父親相同 ── 他在不久前才在聖殿裡斬了數千名臣民的首。聖母瑪利亞的淨配聖若瑟原先計劃定居在默西亞的出生地白冷。可是,既然天使沒有指示一個具體的目的地 ── 只說他要返回以色列地域 ── 那麼去一個在猶太王管轄範圍之外的地方似乎會更好。上主通過一個天使肯定了他的計劃:「但是一聽說阿爾赫勞繼他父親黑落德作了猶太王,就害怕到那裡去;夢中得了指示後,便退避到加里肋亞境內。」(瑪2:22)米該亞先知預言了耶穌會在白冷誕生,但是其他的神諭 ── 正如聖史瑪竇所憶述的 ── 則指出納匝肋將會是默西亞長大成人的地方。所以聖若瑟「去住在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中,如此應驗了先知們所說的話:『祂將稱為納匝肋人。』」(瑪2:23)
納匝肋之行是恬靜和平,從容不迫的。我們可以想像,當聖母和聖若瑟越過厄斯得隆平原到達加里肋亞時,他們是多麼高興。他們置身在那個熟悉的鄉郊,因而有歸家的感覺。他們曾經在那裡度過了童年和青春期的歲月。去到納匝肋,倆人與親戚朋友們重聚。他們都驚訝倆人在這些日子裡音訊全無然後又突然間回來。他們大概問了很多令人尷尬的問題,有些是出於對倆人的感情,也有些是出於善意的好奇心。可是聖母瑪利亞和聖若瑟的回答都是謹慎的,沒有透露那藏於他們心底的、關於耶穌的真相。
納匝肋的周圍有很多洞穴。他們的小房子是靠著其中一個而建成的。他們回來後,可能發現房子已經日久失修了。若然這樣,聖若瑟會熟練地修葺它,而聖母瑪利亞,也許在她的堂姐妹 ── 雅各伯和若瑟,西滿和猶達的母親克羅帕的瑪利亞,以及其他親戚協助下,則著手於將房子徹底地打掃。
聖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逐漸恢復正常了,沒有什麼與別不同的事情。聖史路加在這裡繼續他的敘述,只是簡單地說:「孩子漸漸長大而強壯,充滿智慧,天主的恩寵常在祂身上。」(路2:40)聖母像所有母親一樣,以慈愛的眼神留意著她的聖子、她的主如何在人性上成長,對天主如此自然地運作而滿懷欽佩之情。聖若瑟則辛勤地工作,因自己的工作能夠為天主救贖世人的奧秘服務而滿懷感恩。在這個聖家中,對天主和對近人的愛,就以對耶穌的滿懷慈愛的關注為中心。祂是天父永恆的聖言,學習著如何用人的言辭說話,如何以人的心去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