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在納匝肋度過多年後,開始宣講天國的臨近。所有的聖史都記載了基督生命這個新階段的第一幕:他在約但河畔受洗者若翰的洗。但只有聖史若望提到聖母在耶穌公開生活初期的臨在:「第三天,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裏;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若2:1-2)。
在那裡,耶穌應母親的請求行了第一個奇跡。猶太人的婚宴通常持續七天,而在加納這樣的小鎮,很可能所有人都以某種方式參與慶祝。耶穌和他的首批門徒一同前來。由於賓客眾多,酒不夠喝並不令人意外。瑪利亞一直關注他人的需要,她是第一個意識到酒缺了而向她的兒子說:「他們沒有酒了」(若2:3)。在耶穌回答母親後(這不容易解釋),他依從了他母親的請求,以水變酒行了大奇跡。
但若望想傳達的信息不止於此。他在漫長的生命末期,受聖神的默啟寫下福音時,必已深刻默想過基督的奇跡與教導。因此,正如近代教宗與許多現代聖經學者的共識,他為我們揭示了這第一個徵兆的深層意義。
聖史對事件時間的精心安排蘊含深意:根據出谷紀,天主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立約時的顯現,是在到達西乃山後的第三日。現在,耶穌在首批門徒的陪伴下回到加里肋亞後的「第三天」,即將首次彰顯他的光榮。同樣,祂神聖的人性的完全光榮也將在死後「第三天」,透過復活實現。
超越婚宴的歷史事實,若望強調瑪利亞在耶穌公開生活始末的臨在,正對應天主的計劃。我們的主在加納對母親的稱呼(「女人」,而不是「母親」),似乎顯示他打算建立一個非基於血緣,而是建於信德之上的家庭。這與天主在樂園中稱呼厄娃的方式相同,當時天主預許救世主將出自她的後裔(參閱創3:15)。在加納,瑪利亞明白她的母職並不局限於自然層面:天主託付她成為聖子門徒的靈性母親。因她的轉求,門徒們對預許的默西亞的信心開始增長。若望在他敘述的結尾明言:「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跡,是在加里肋亞加納行的;他顯示了自己的光榮,他的門徒就信從了他」(若2:11)。
多數學者認為,這場婚宴象徵聖言與人類的結合。正如先知預言:「我要與你們訂立一項永久的盟約……不曾認識你的民族也要奔向你」。(依55:3、5)。 教父們從石缸裡的水「為猶太人的取潔禮用的」(若2:6), 看到舊約法律的象徵,而耶穌以刻於人心的聖神的新法律來成全舊法律。
舊約中,默西亞時代的新盟約常以婚宴為預象,充滿各樣的美物,尤其是酒。值得注意的是,在若望的敘述中,酒是主角。它被提到了五次,並清楚地言明,耶穌所賜的酒比原先耗盡的酒更好(參閱若2:10)。被轉化的水量亦驚人(超過 130 加侖)。這豐盈正是默西亞時代的特徵。
「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若2:4)無論這句話的確切含義是什麼(這也會反映在他的語氣、神情等),聖母始終信賴聖子。瑪利亞將這事交託於他,並吩咐僕役:「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若2:5) — 這是福音記載中她的最後一句話。
這簡短的叮囑使人想起以色列民在西乃山結盟約時對梅瑟的𠄘諾:「凡上主所吩咐的,我們全要作」(出19:8)。然而這些子民要一再不忠於與天主的盟約。反而,在加納的僕役卻立即完全服從:「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罷!」他們就灌滿了,直到缸口。然後,耶穌給他們說:「現在你們舀出來,送給司席!」他們便送去了」(若2:7-8)。
瑪利亞的信賴開啟了聖子的默西亞使命。她在信德上先於門徒,門徒在奇跡發生後才開始相信耶穌。如此,聖母協助聖子建立了基督新家庭的最初根基。聖史在結尾處暗示此意:「此後他和他的母親、弟兄及門徒下到葛法翁,在那裏住了不多幾天」(若2:12)。至此,一切就緒,主耶穌將透過言行宣講福音,開始形成天主的新子民,他的聖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