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就是安息日過去後的第一天,瑪利亞瑪達肋納、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和撒羅默一大清早就前往耶穌的墳墓那裡。是愛驅使她們去做完那個在星期五倉卒地開始了的、為主耶穌的聖屍殮葬的禮節。她們在路上彼此問道:「誰給我們從墳墓門口滾開那塊石頭呢?」(谷16:3)因為那塊堵住墓穴的石頭是塊磨輪石,當天需要幾個男人合力才能把它推到墓穴口。
引人注目的是,四部福音在這裡都沒有提及聖母。在強調了聖母出現在十字架旁之後,福音就沒有再提及她,直到聖路加在宗徒大事錄的開端告訴我們,當耶穌升天後,聖母在晚餐廳,與宗徒們,還有幾個從加里肋亞就跟隨了主耶穌的聖婦,和祂的幾個親人在一起(參閱宗1:12-14)。
這個沉默是十分意味深長的。聖母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堅信她的聖子耶穌所預言了的,必會在第三天從死者中復活。所以自古以來,基督徒就喜歡相信聖母從星期六晚上開始,直到星期日早上,一直都保持醒寤,期待著主耶穌的許諾得到實現的那一刻。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猜測,聖母在聖若望(他自從在十字架旁接了聖母為自己的母親之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她)的幫助下,也努力再次召集師傅耶穌的眾門徒,尤其是那些在那悲傷的時刻中膽小退縮的門徒,為能加強他們的信德和望德。
在等待著這新的一天 ── 即很快就被稱為主日dies dominicus的一天 ── 來臨時,聖母瑪利亞更加深切地投入於祈禱中。新生教會的信德和望德都完完全全地集中在她的身上。基督徒的傳統長久以來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是,主耶穌在復活後,首先顯現給祂的母親 ── 不是為了幫助她相信,而是為了賞報她的忠貞,和在她的憂傷中安慰她。然後,隨著時間的過去,這個喜訊就人傳人了 ── 首先是在門徒之間。他們是從那些由墳墓回來的婦女口中聽到這個消息的。之後漸漸地傳到越來越多的人。
可是在耶路撒冷,耶穌的被釘十字架並沒有減輕司祭長和長老們的敵意。宗徒們面臨一個嚴重的指控:他們盜取了和隱藏起他們師傅的遺體。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天使提醒婦女們(好讓她們轉告給門徒)耶穌在受難前親口告訴了門徒的:他們應該回到加里肋亞去(參閱谷16:7)。
在那第一個星期日,人們多次遊走於晚餐廳和空墳之間,直到耶穌在晚餐廳向宗徒們顯現為止。過了一個星期之後,祂在同一地方,再次顯現給他們(參閱若20:19)。然後,他們大概在聖母的陪伴下,啟程回加里肋亞,沿途經過他們先前常常與耶穌一起歡樂地行走的道路。
宗徒們回到加里肋亞後,一面等待與師傅再次相遇,一面又重新以捕魚為生(參閱若21:1及其後)。而聖母瑪利亞則留在葛法翁,在她先前居住過的房子裡,繼續堅強宗徒們的信德和愛德。
門徒們每一次與主相遇(四部福音都只描述了其中幾次)都增加了他們的喜樂,使他們更加樂觀地展望未來。然後,當那具決定性的離別的一刻臨近時,耶穌在耶路撒冷與祂最親密的追隨者再次相聚,以給予他們最後的教導和勸勉。
某一天的下午,當耶穌和門徒吃完最後的一餐後,他們一起登上橄欖山。在他們腳下的就是耶路撒冷。在那裡,門徒們與師傅做最後一次的家庭聚會。他們心中必然感到悲傷,因為他們以為以後再也見不到師傅了。主耶穌明白他們的感受,許諾祂會以一個新的方式繼續與他們同在。
祂囑咐他們暫時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許(參閱宗1:4)。之後,祂就上升天庭,帶著神聖的人性去分享天主的王權。聖史路加詳述了耶穌升天的情景:「耶穌領他們出去,直到伯達尼附近,就舉手降福了他們。正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他們叩拜了祂,皆大喜歡地返回了耶路撒冷。」(路24:50-52)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耶穌的母親,也是他們每一個人的母親瑪利亞。他們與她親密地聯合在一起,等候主所預許的聖神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