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釋義:迷路的亡羊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的福音(丙年)及釋義。

福音(路15:1-32)

那時候,稅吏及罪人,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法利塞人及經師竊竊私議,說:「這個人與罪人交往,又同他們吃飯。」

耶穌於是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你們當中,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留在荒野,去尋找那遺失的一隻,直至找到呢?找到了,就歡喜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回到家裡,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與我一同歡樂吧!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我告訴你們:同樣,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的所有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

「或者,一個婦女,有十個『達瑪』,如果她遺失了一個,那有不點上燈,打掃房屋,細心尋找,直至找到呢?找到了,她就請朋友及鄰人來,說:你們與我一同歡樂吧!因為我失去的那個 『達瑪』,又找到了。

「我告訴你們: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這樣歡樂。」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那小的,向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分家產,分給我吧!父親於是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他在那裡荒淫度日,耗盡他的錢財。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來。他去投靠當地一個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

「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裡,反要餓死!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請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吧!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裡去了。他離的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擁抱他,熱情地親吻他。

「兒子向他父親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

「他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出上等的長袍,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給他穿上鞋,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應吃喝歡宴,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歡宴起來。

「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裡。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聲音,於是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

「僕人向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長子就發怒,不肯進去。他父親於是出來,勸解他。

「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們歡宴;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耗盡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反而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

「父親給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釋義

這個主日的福音向我們展示了為外邦人寫福音的聖路加所記載的著名的「慈悲與喜樂的比喻」。由於我們已經在另一處為浪子的比喻作出過釋義(參閱四旬期第五個主日的釋義),所以我們將重點關注前兩個關於亡羊和失錢的比喻。

在祂的公開生活中,耶穌因善待稅吏和罪人而受到批評。但耶穌面對那些充滿蔑視和虛假正義的批評,不是以責備去回應,而是以天主對罪人的慈悲的美麗教訓去回應,祂以極大的努力和愛心去逐一尋找那些罪人。

許多教父在這些比喻中看到了救恩史的摘要。例如,聖濟利祿•亞歷山大里亞說:羊的一百隻數量「指的是從屬於祂的眾多有理智的受造物; 因為一百這個數字 —— 由十個十組成 —— 是完美的數字。但是其中一隻失丟了,那就是人類。(聖濟利祿•亞歷山大里亞,路加福音釋義,講道99。)而聖大額我略補充說:「當人犯罪時,他就離棄了天堂。為了完成天上羊羣的數量,我們的「牧羊人」尋找了被遺棄在地上的人。救贖了人類之後,祂回到了天國。而祂召集祂的朋友和近人,也就是天使的樂團,他們不斷地去完成祂的旨意並在祂身邊歡欣鼓舞。」(聖大額我略,福音講道34。)

除了這普遍的解讀之外,我們每個人還可以看到自己在亡羊或失錢中的倒影。無論我們認為自己犯了多麼多的罪,當我們默想這些動人的比喻時,我們都應該充滿希望,因為它們揭示了天主對每個人無限的愛,尤其是對那些離開祂最遠的人。正如教宗方濟各說:「在耶穌的眼中,沒有絕對失丟的羊,只有必須重新尋回的羊。我們需要很好地理解這一點:對天主來說,沒有人是絕對失丟的。永遠沒有!直到最後一刻,天主還在尋找我們。」(教宗方濟各,普通覲見,2016年5月4日。)而在另一處,教宗强調:「天主寬恕我們,永不厭倦;是我們厭倦尋求祂的憐憫。基督告訴我們要彼此寬恕「七十個七次。」(瑪18:22)祂親身給我們樹立榜樣:寬恕我們七十個七次。祂一次又一次把我們扛在肩上。任誰都不能奪走我們的尊嚴,那是祂以無邊無際和永不言棄的愛所賦予的。」教宗方濟各,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第3號)

雖然這些比喻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希望,但它們也挑戰我們去模仿耶穌對他人的理解,祂努力去尋找遠離了天主的人,而找到了他時,祂是何等的喜悅。耶穌邀請我們向每個人敞開我們的心扉,不要批判別人和把自己關閉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正如聖施禮華說,「如果有一百個靈魂,我們就對一百個靈魂都有興趣,」因此,我們有需要「像一把打開的扇子那樣,面向四面八方開放,面向所有的人靈開放。」(聖施禮華,犁痕,第183號和第193號。)

知道我們已經被寛恕會讓我們渴望將天主寛恕的好消息傳播給許多其他人。正如一位教父談到在比喻中的牧羊人時說:「當他找到迷失的羊時,他不會懲罰牠,也不會用暴力將牠趕回羊棧;相反地,他仁慈地把牠扛在自己的肩上,而讓牠與羊群團聚。」(聖額我略•尼撒,Catena aurea,in loc.)因此,我們會經常與天主和祂在天堂的朋友分享一個新皈依者帶來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