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的榜樣之三:達味,一個合乎天主心意的人

這是一系列關於聖經中一些深信天主和祂的安排,堪作我們榜樣的人物的文章中的第三篇。

圖片:達味王彈豎琴(魯本斯作品)

—— 藉交托在天主手中
—— 藉謙遜地回歸天主


達味王在舊約中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在舊約中,記載他一生的篇幅,要比其他任何人都多。「達味是『合乎天主心意』的傑出君王,是為人民並以人民之名作祈禱的牧者。他服從天主的旨意,歌頌上主並懺悔認罪,都是人民祈禱的典範。」[1] 我們在思考了信德在梅瑟生命中的角色,和信德生活與完全接受自己的聖召兩者之間的深厚牽繫之後,達味的榜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到,信德意味著人該怎樣對天主積極地信任,和將自己交托在天主手中,即使在自己跌倒和犯罪時也一樣。

交托在天主手中

撒慕爾上、下篇和列王紀上篇 [2] 以莫大的真實感敍述達味王的歷史,縱使不常是按時間順序而寫成。他的一生充滿挑戰和考驗。聖經的作者強調天主總是與達味在一起,而達味也在遇上危險時把自己交托在天主的手中。他完全地把自己托付於天主的聖意,「可以肯定的是,無論試探有多麼苛刻,無論問題有多麼困難,無論痛苦有多麼嚴重,我們永遠都不會從天主的雙手中掉下,那創造我們的、支撐我們的、陪伴我們走過一生的雙手,因為它們有著一種無限和忠實的愛。」[3]

天主在達味身上如何實現自己的計劃也吸引著我們。儘管他是兄弟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天主卻揀選了他,之後他受撒慕爾先知傅油為王:「因為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4] 傅油本身並沒有把王位交給達味的作用。他必須與反對他的撒烏爾對抗,然後才得人民宣認和受傅為猶大的國王;更要與撒烏爾的兒子依市巴耳苦鬥七年之後,才被宣認為全以色列的國王。[5] 達味也知道天主已堅定他為以色列王,並且為了自己的百姓以色列而舉揚了他的王位。[6]

驟眼看來,達味似乎是靠自己的勇氣和精明而登上了王位。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信德的人,用這個嶄新的觀點看待人生的各個方面,我們的生命,乃是天主給我們的恩賜。」[7] 聖經告訴我們,天主有賴人的主動和努力來執行祂的計劃。假如達味,一個有信德的人,以為只需靜待時間的過去,佇候天主給他做了的許諾出現就夠了,又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等待人民來讚揚他,會怎麼樣呢?

在達味一的生中,多次出現可以讓我們默觀他的信德的事情。他事事盡忠職守,信賴天主與他同在,並會讓他馬到功成。一個眾所周知的情節就是他和培肋舍特人軍隊中的巨人哥肋雅的對決。聖經描述這個培肋舍特人身型高大和裝備齊全,而達味則較為弱小,是一個小牧童,不善於作戰,唯一的武器就是他的投石器。但是兩人最大的差別就是各自的態度。這個竟敢辱罵永生天主的軍旅 [8] 的培肋舍特人的驕傲,與以天主的名義出去應戰的達味的信德形成鮮明的對比 [9];達味確信「由獅子和狗熊的爪牙中拯救我的天主,也必從這培肋舍特人的手中拯救我。」[10]

促使達味盡己所能去備戰的是他的信德。他拿起投石器作為武器;他很清楚它的性能,並小心翼翼地選取了他要投射出去的石頭。與他對手的武器相比,他的石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他以石頭取得勝利:「你要真誠地事奉天主,忠信於祂,然後,就不必再擔心什麼了:因為『假如你先追尋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其他的一切』—— 無論是物質的東西,或是方法--『都自會加給你。』這確是個偉大的真理。」[11] 達味對天主的信德和信賴,促使他利用自己所有技能。這就是基督徒應如何努力實現天主的工作:「無論誰真正地活出他的信德,便知道世界的財物都是工具,並慷慨地、英勇地運用它們。」[12]

達味把手頭所有的東西物盡其用,同時將行動的效果托付在天主的手中。他對天主的信德使他不會氣餒,即使情況變得戲劇化:聖經的不同章節,其中有許多隠諭,給我們確認 inter médium móntium pertransíbunt aquae(詠103/104:10)—— 祢使水泉成為溪川,蜿蜒長流於群山間。這種確信的心態,使人連絲毫的沮喪也沒有,即使障礙似乎高似尖山。這就是通往天堂的正確途徑,讓我們確信天主的流水將滌除我們所有的限制,並且藉由它獲得動力,把我們帶到天主面前。[13]

謙遜地回歸天主

達味的一生也給我們上了一課,就是把自己交托於天主手中的另外一面。聖經很清楚地說明達味是一個罪人。也許最著名的一段情節就是他與巴特舍巴通姦。[14] 導致這個罪的正是他僵死了的意志,最終變得扭曲了的、令他忘記了從天主那裡獲得了無限恩典的意志。

撒慕爾紀下告訴我們,當以色列人對阿摩黎人的戰爭即將開始時,達味派他的軍隊出去作戰,但是自己卻留在耶路撒冷。我們逐點地得知導致達味道德敗壞的情況:他放棄了領導軍隊,這個當時的國王們的習慣,反而留在城中度舒適的生活。他整天懶懶散散,下午起床,又躭閣在露臺上無所事事。他不謹慎又不明智地,在沒有好好守衛自己的眼目之後,陷入誘惑,派人去打聽他是否可以為所欲為,最後犯了通姦的重罪。及後,他又犯了一個更大的罪,就是用詭計殺害了巴特舍巴的丈夫烏黎雅。

這段情節指出了人心作惡的可悲的能力,儘管這個人在起初時有良好的意願,或是接受了一些天主的恩賜。如果我們細讀聖經,看到達味過去所表現出的信德,他現在的行為似乎會令人難以置信。但是他卻被疏忽和肉慾腐蝕了他的意志。聖經明確地教導我們:當一個人在努力向善時稍為鬆懈,此人的意志就可以被扭曲,直到它完全地掩蓋他的理智,使他最終犯下最可恥的罪行。所有基督徒都暴露於這種危險之中。聖施禮華寫道:「當你發現自己失敗了,而且一敗塗地,不要感到驚訝或沮喪!努力根除它們。當你這樣做的時候,要堅信,你能意識到那軟弱是好事,否則你會變得驕傲。驕傲令我們離開天主。」[15]

天主差遣了納堂先知去把達味王從這悲慘的處境中解脫出來。他向達味說了一個驚人又美麗的、在聖經中出現的最早的寓言之一。納堂先知講述一個富人要招待自己的客人;他不從自己的產業中選取所需的東西,卻搶奪了一個窮人擁有的唯一的羔羊。[16] 當達味憤恨這個富人的行徑時,納堂告訴他,他就是那個富人。達味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罪:「我得罪了上主!」[17] 這個情節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納堂在讓國王看到自己所犯的重罪時,所展現出的高貴優雅。

納堂藉由他所說的話,成功地喚醒了達味的良知和信德,並鼓勵他尋求天主的寬恕。當他向天主承認己罪時,天主就寬恕了他。這是達味一個新的皈依的開始,使他更加親近以色列的天主。對我們來說,這個實例說明在通往成聖的道路上,跌倒後留在地上,比跌倒本身嚴重得多。[18] 根據一個古老的傳統,達味對他所犯的罪感到悲傷反映在聖詠《求主垂憐》中。在這篇祈禱中,聖詠作者真誠地承認自己犯了的邪惡,並承認他的罪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冒犯了創造萬物的天主;他轉向天主,祈求祂以祂的善良和憐憫來淨化他。[19] 他信賴天主的慈悲,意識到天主的聖寵比他自己的淒慘經歷更為堅強。[20] 作為他誠摯悲傷的標記,他承諾今後痛改前非,並給人民教導天主的道路,以便他們能夠皈依天主。[21]

聖詠非常清楚地反映出,達味察覺到自己的罪惡的嚴重性時他內心的情況。他沒有灰心喪志,也沒有讓他的跌倒使自己與天主疏離。相反,這件事使他更加瞭解自己,更加謙卑,使他一次再次地站起來。我們的驕傲試圖誇大我們的渺小和軟弱,可是天主的慈悲卻更為偉大得多。「在這愛的冒險中,即使跌倒了,甚至嚴重跌傷了,也莫須心灰氣餒,只要滿懷痛悔定改之心去辦告解聖事。基督徒並不是神經質的,專事搜集善功紀錄的人。」[22] 我們可以這麼說,不願意原諒自己的,往往正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想永遠都不會跌倒,是完美無瑕的。

天主愛我們現今的狀況。因此「祂總是等待著我們,愛我們,用祂的寶血赦免了我們,每次我們向祂祈求祂的原諒時,祂總會赦免我們。」[23] 祂是天父,祂比我們自己更加了解我們,並且耐心地回應我們的缺失。的確,通往成聖的道路「就像是我們的軟弱和天主的耐心之間的對話;如果我們進行這場對話,它將會給我們帶來希望。」[24]

天主不想我們跟我們的錯誤妥協。祂要我們自信地沿著內修生活的途徑行走,絕不害怕跌倒,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在祂的手中。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真的跌倒,我們是跌倒在天主的手中,而且,如果我們願意的話,我們會藉著祂的恩寵,再次站起來。「天主的耐性必定會讓我們從心底裡喚起回到祂身邊的勇氣,不管我們生活中可能有多少錯誤和罪過。」[25]

達味就是我們的榜樣。他獻給了天主祂最渴望要的東西:一顆痛悔和謙卑的赤心,[26] 一顆充滿熱愛的、完全嚮往和信靠祂的心。眾信友都可以瞻望這個缺點纏身的國王:「一個充滿熱情的祈禱者,一個了解什麼是祈求主,什麼是讚美主的人。」[27]

Antonio Aranda - Miguel Ángel Tabet


[1]《天主教教理》,2579

[2] 從撒上16至列上2:12

[3]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2年2月15日與公眾的會面

[4] 撒上16:7

[5] 參閱撒下5:3

[6] 參閱撒下5:12

[7]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46

[8] 撒上17:26,36

[9] 參閱撒上17:46

[10] 撒上17:37

[11] 聖施禮華,《道路》,472

[12] 聖施禮華,《煉爐》,525

[13] 蔡浩偉主教,2012年9月29日《信德年》牧函,6

[14] 參閱撒下11

[15] 聖施禮華,《煉爐》,181

[16] 參閱撒下12:1-14

[17] 撒下12:13

[18] 參閱教宗方濟各,2013年6月7日的說話

[19] 參閱詠51[50]:3-9

[20] 參閱詠51[50]:9-14

[21] 參閱詠51[50]:15-18

[22]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75

[23] 教宗方濟各,《聖母喜樂經》,2013年4月7日

[24] 教宗方濟各,2013年4月7日的講道

[25] 教宗方濟各,2013年4月7日的講道

[26] 參閱詠51[50]:19

[27]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1年6月22日與公眾的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