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德來自於聖神,而非遵守戒律的結果

教宗告誡眾人當心嚴苛的態度,卻要謹記聖德來自聖神。

我們是否將死而復活的基督的愛當作生活的核心、「救恩的泉源」,或者我們滿足於「宗教的某種形式,以求良心安穩」?教宗方濟各9月1日上午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敦促眾人省思這個問題,反省我們如何活出信仰。這正是當年聖保祿宗徒向迦拉達人提出的邀請。這位宗徒提出多個質疑來撼動迦拉達人的良心,以免他們因其它的宣講而誤入歧途(參閱:迦三1-5)。

教宗解釋道,「保祿的用意在於催促基督徒意識到自己處於危險當中,切莫聽信那些誘惑的聲音」,免得陷入一種只講求嚴格遵守戒律的宗教情愫。事實上,當時有「新的宣講者」來到迦拉達,試圖說服當地百姓「走回頭路」,以為遵守戒律就能達致成全。

《迦拉達書》點出了形式主義的危險。教宗闡明,形式主義的誘惑「會把我們帶往虛偽,使我們否認我們所領受的新尊嚴」、「那蒙基督救贖的尊嚴」。而這種危險處境一再地在歷史中出現。教宗指出,保祿給迦拉達人的書信不同一般:這位宗徒在其它書信中常會稱呼收信人為「弟兄姊妹」或「親愛的諸位」,這裡卻直呼迦拉達人,甚至兩次說他們是「無知的」。這是因為迦拉達人「幾乎沒有注意到」自己恐怕要丟失對基督的信仰。

保祿宗徒以刻薄的語氣來刺激迦拉達人想起這位宗徒對他們的初次福傳,給他們機會「獲得自由」。迦拉達人深知,對基督的信仰是經由宣講福音而來的恩寵果實。保祿的話語著重於「在耶穌死而復活的奧跡中完全彰顯出來的天主聖愛」。對此,保祿宗徒概述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是生活在對天主子的信仰內;祂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二20)

迦拉達人曾經體驗過聖神在團體內的化工。教宗表明,「迦拉達人最初得到信仰,便是出於天主的行動,而非人為的結果。聖神是他們經驗的主角;而今,讓聖神屈居次要地位,以自己的行動為先——換句話說,就是以遵循戒律為先——這會是荒唐的作為。聖德來自於聖神,而且是耶穌救贖之恩的白白賞賜:這使我們成義」。

接著,教宗指出,今天發生的許多事跟當年迦拉達人的情況類似。今天也會有人說:「聖德在這些戒律當中。」這種話帶領我們走向嚴苛的宗教情愫,使我們喪失在聖神內的自由。教宗叮囑眾人「當心嚴苛態度,因為每個嚴苛態度背後都藏有醜陋的事,沒有天主聖神。因此,《迦拉達書》將有助於我們不聽信這些使得我們在靈修生活中走回頭路的提議,並且將協助我們在耶穌逾越的聖召內向前邁進」。

教宗最後闡述了《迦拉達書》的這句話:「天主賜與你們恩寵。」(三5)教宗解釋道,這句話使用的動詞時態是現在式,因為無論我們會給天主的行動製造多少的困難,天主都不會遺棄我們,卻始終與我們同在,向我們廣施祂的慈愛。

(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