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課題:教會的歷史

教會不斷地使基督臨現於人類的歷史中。我們在教會的歷史裡,可以見到天主和人類之間的緊密關係。

1. 活在歷史中的教會

教會不斷地使基督臨現於人類的歷史中。她服膺著耶穌在升天前留下的使徒工作訓言:「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9-20)。我們在教會的歷史𥚃,可以見到天主和人類之間的緊密關係。

在教會的歷史中,有些事情即使對一個非信友來說都是很奇特的:

a) 教會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方裡的一體性(所謂「至公」)。由始至今,天主教教會都是同一個團體,有著同一的教導和同一的特色:就是信仰的、各件聖事的、和(從宗徒傳下來的)聖統制的單一不變。再者,從始至今,她就從世界各地中召集了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男女在一起。

b) 歷代以來,在世界各地,教會的傳教工作都會是利用在歷史中出現順逆不同的、甚至是最艱難的情況去宣揚福音。

c) 在每一個世代裡、在所有的民族、和身處不同境況的人中,教會都能夠生產出聖德的果實。

d) 教會在遇到危機、甚至是非常嚴重的危機之後能夠令人驚歎地恢復元氣。

2.歷史初期的基督徒團體(由起初到公元476年,即西羅馬帝沒落時)

第一世紀時,基督徒團體首先在聖伯多祿和其他宗徒,及後在他們的繼承人的指導下開始拓展。跟隨基督的信徒們的數量漸漸地增加,尤其是在羅馬帝國的國土內。公元第四世紀初,基督徒的數目已經佔了整個羅馬帝國人口的15%。他們主要分布在帝國的城鎮和帝國東部的省份。在羅馬帝國統治的地區以外,這個新的宗教也擴展至阿美尼亞、阿拉伯、埃塞俄比亞、波斯和印度。

掌握羅馬帝國政權的人認為基督宗教對他們是一個威脅,因為它宣揚個人的良心的自由,包括在相對政權的事情上也是一樣。所以,立志跟隨基督的信徒們就遇上了一浪接一浪的迫害,其間許多人並且因此而致命。最後的、也是最殘暴的迫害在公元第四世紀初,戴克里先(Diocletian)及加萊里烏斯(Galerius)兩個皇帝在位時發生。

公元313年,羅馬帝國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開始善待這個新的基督宗教,頒令讓基督的信徒們可以自由地宣認自己的信仰,又開始對他們實施寬仁的政策。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 )皇帝在位期間(379-395年),基督宗教更成了羅馬的國教。到公元第四世紀末,羅馬帝國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國民信仰了基督。

在公元第四世紀時,教會也面對一個非常嚴竣的危機,就是亞略異端(Arianism)。亞略(Arius)是一個生於埃及亞歷山大港的神父。他宣稱聖子(以及聖神)不是天主,沒有天主的位格。他認為聖子只是一個受造物,雖然相比其他一切受造物更為崇高。接下來的六十多年間,這個關乎信理的異端因為受到數代皇帝的多次干預而更形惡化,一直到教會舉行了歷史上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大公會議才得以歇止。這兩個大公會議,就是公元325年的尼西亞第一次大公會議,和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大公會議。它們同聲嚴厲地譴責了亞略異端,並且嚴正地宣布聖子本有的天主性(即是:祂與聖父同性同體,拉丁文為consubstantialis Patri,希臘文為homoousios),以及聖神的天主性。從此,真確的信條便被記載於《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內。可是,由於信奉亞略異端的傳道人皈化了許多居於日耳曼地方的人,所以亞略異端一直存留到公元第七世紀,直到這些民族接受了正確的信理為止。

到公元第五世紀時,又來了兩個關於基督的異端,令教會得到機會去深入探討和正確地澄清有關基督取了人性、降生成人這端信理。第一個是聶斯脫里異端(Nestorianism)。簡單來說,它宣稱基督其實是兩個個體,分別有天主性和人性。公元431年,公教會召開了厄弗所大公會議。這個大公會議再次宣認了天主第二個位格基督的單一無二性,又嚴厲地譴責了聶斯脫里異端。可是,由聶斯脫里異端所衍生出來的敍利亞東方教會和在印度西南岸的馬拉巴爾(Malabar)教會至今仍然存在,並且仍然脫離於羅馬天主教會。另外的一個異端就是基督一性論(Monophysitism)。簡單來說,它宣稱基督其實只是天主而不是人,祂只有天主性。公元451年,公教會於召開了加釆東(Chalcedon)大公會議,再次宣認了基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兩者互不混㮁,而且互不分開,和共存於天主的第二位之內,又譴責了基督一性論這個異端。關於基督的本性,這個大公會議採用了四個字:inconfuse, immutabiliter, indivise, 和 inseparabiliter。由基督一性論所衍生出來的教會有科普書特(Coptic)教會、敍利亞西方教會、亞美尼亞教會、和埃塞俄比亞教會。它們至今都仍然脫離於羅馬天主教會。

在教會歷史中的最初幾個世紀也見證了大量的、由教會的教父們所著述的關於基督宗教的文學,包括講道的、神學的、和神修的文學。這些著述成了確立教會的聖傳的重要來源。重要的教父包括:西方的聖依勒內、聖依拉略、聖安博、聖熱羅尼莫、和聖奧思定,以及東方的聖亞大納修、聖巴西略、聖額我略.納祥、聖額我略.尼撒、聖金口若望、阿歷山大港的聖濟利祿、和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等。

3. 中世紀時代(直至公元1492年,即哥倫布抵達美洲那年)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因為受到來自日以曼地方的連綿不斷的攻擊而崩潰了。在這些來自日以曼的民族中,有些是信奉亞略異端的,其他的則信奉非基督宗教的。在接著而來的幾個世紀中,教會致力於教化這些民族,及後又教化了斯拉夫民族、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和居於匈牙利地方的馬扎爾人(Magyars)。高中世紀(即是直到公元1000年)時期的歐洲確實是一個艱難的時刻。她受到了來自蠻夷的不斷的入侵,以及政治、社會方面的衝擊、和文化與經濟的衰退,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公元第十世紀。在此期間,教會一步一步地協助這些新民族去接受新的文化,直到十二至十四世紀時,這個西歐文化達至其高峰。

在公元第六世紀𧩙生的本篤會,在它的各修道院的週圍提供了一個和平、清淨和文化的沙漠中的綠洲。公元第七世紀,又有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修道者在整個歐洲大陸進行重要的傳敎工作。他們的工作到第八世紀則由來自英格蘭的本篤會會士延續。第八世紀也標誌著教父時代的結束。教會最末期的教父,在東方有聖若望達瑪森,在西方則有聖伯達。

公元第六世紀末葉見證了伊斯蘭教在阿拉伯的堀起。穆罕默得去世後,阿拉伯人展開了大規模的征戰,創建了一個幅員廣大的王國。被征服了的包括居於北非和伊比利半島的、信仰基督的各個民族。這個新秩序造成了東方的拜占庭世界和西方的拉丁-日耳曼世界互相隔絕。在此後約三百年間,居於地中海地區的各個歐洲民族經歷了極大的痛苦。他們成為了有系統地進行的和延綿不絕的侵略、蹂躪、刧掠和俘虜的犧牲品。

到第八世紀末葉,教宗的世俗性權柄(即教皇國)正式被確立,雖然它其實早在第六世紀末葉時已經出現,以填補拜占庭皇朝在意大利中部地區的衰落而導致的權力真空。當時,這個皇朝在該地區名存實亡,未能治理人民,又不能給他們抵禦外敵。漸漸地,歷任教宗意識到教會若要有效地抵擋來自不同權力核心(如皇帝、國君、地方貴族等)的干擾,最好還是自己擁有一點世俗性的權柄。

公元800年的聖誕前夕,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內給查理曼加冕為皇,重新建立了西歐的羅馬帝國(即「神聖羅馬帝國」)。從此,直到公元1806年,一個屬性天主教的、覆蓋當時所知道的世界的、皇權極為神化的、以及俗世政治和宗教事務糾纒不清的皇國就主宰了世界。

到第十世紀時,教廷受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挑戰,原因是位於意大利中部地區的貴族們不時干預教廷選舉教宗的工作。更甚的是,當時有不少西歐的國君和王侯都把仼命主教的權力據為己有。這個史家所說的、教廷與世俗貴族皇侯間的「敘任權鬥爭」(investiture controversy)的情況,一直延續到第十一世紀教宗額我略的改革措施,教廷才能重新從君王的手中取回大部分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權力。

1054年,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Michael Cerularius導致希臘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正式決裂(史家謂之「東方的分裂」the Eastern schism)。分裂的遠因可以追溯至公元第五世紀時開始的、主要源自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對教會的嚴重干預(史稱「凱撒-教宗主義」caesaro-papism)的紛爭和破壞。這次決裂使所有屬於這個宗主教區的人受到影響,直到今天也影響著巴爾幹、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和塞爾維亞的人民。

十一世紀初,意大利半島瀕海地區的各個國家從回教徒的手中奪回對地中海的控制權,又成功地抵禦了依斯蘭的勢力。到十一世紀末,屬於西方基督宗教的國家的軍事力量漸漸壯大,讓他們能夠組成十字軍去東征聖地(1096-1291年),以求把耶路撒冷的控制權奪過來及保衛它。

十二和十三世紀是中古時代的歐洲在文化發展上的高峰期。在神學和哲學方面,有聖阿爾伯特、聖多瑪斯亞奎納、聖文德、和真福董思高。此外還有許多文學上和美術上的成就。另外,在修道生活中佔著重要位置的,就是那些在十三世紀初開始出現的「托缽僧」(mendicant)修會,尤其中以方濟會和道明會最為顯著。

十二和十三世紀也見證了教廷和國君之間在「敘任權鬥爭」時期已經非常嚴重的紛爭。這場紛爭直到雙方的勢力都殞落時才得以歇止。這時候,神聖羅馬帝國已經積弱得國土範圍只剩一個日耳曼國。同時,教廷亦經歷了一個嚴重的打擊。在1305年至1377年間,教宗的居所由羅馬轉到法國南部的亞維農。雖然教宗終於在1378年遷回羅馬,但是立即又出現了西方教會的一個嚴重的分裂。在這期間,教會的情況非常混亂。兩個、甚至三個分別於亞維農、羅馬、和比蕯選舉出來的教宗同時出現。教眾都不清楚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教宗。這個混亂的局面,直到1415-1418年舉行的君士坦斯大公會議選出了一個新的教宗,教會的這一場重大考驗才得以終結。

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民族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有超過一千年歷史的東羅馬帝國因此而覆沒。奥斯曼帝國繼續攻破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各個國家,使到居於這些地方的各個民族從此就成了依斯蘭教徒,達四百年之久。

4. 歷史上的現代時代(直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開始)

歷史上的現代時代始於哥倫布抵達美洲、從此開啟了歐洲人在亞洲和非洲各地探險,又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的時代。而教會也藉機向歐洲以外的地方展開傳播福音的工作:在位於加拿大和北美路易士安納州的法國殖民地、在中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在巴西的葡萄牙殖民地、以及在剛果、印度、中南亞、中國、日本、菲律賓等地。1622年,為了統籌這些在世界各地的福傳工作,教廷成立了萬民福音部。

此時,教會遭逢始於馬丁路德、茲文里(Ulrich Zwingli)、和加爾文(John Calvin)等人所創立的不同新教「改革派」的沖擊 ,以及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發起的英國國教的分裂。

這些分裂導致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民脫離了天主教: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各國、波羅的海三國、德國的一部分、荷蘭、半個瑞士、蘇格蘭、英格蘭、以及這些國家在當時及在日後取得的殖民地(加拿大、美國、南非、澳洲、紐西蘭等)。這個基督新教帶來的分裂,破壞了西歐一千幾百年來享有的宗教合一,並且令到不同國家不得不宣稱著不同的宗教從屬:或是羅馬天主教,又或是基督新教。它也使得各國及其殖民屬地在社會、政治、和文化等領域的一分為二,以及所謂cuius regio, eius et religio的情況,就是:一個國家的國民必須信奉的教派,就是該國的國君所信奉的教派。雙方彼此窮兵黷武,尤其是在法國、日耳曼地區、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這些宗教戰爭,在歐洲大陸一直延續至公元1648年的西發里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以及在英倫三島直到公元1692年的利默里克投誠(capitulation of Limerick)為止。

於是,在短短的數十年間,羅馬天主教教會就因為數以十萬計的信徒的脫離而受到了嚴重的創傷。雖然如此,教會仍然能夠憑著她那內在且隱藏的力量去回應。此時,教會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真實的改革。這些改革,史上稱為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其高峰點為在公元1545-1563年間舉行的特倫多大公會議。這個大公會議清晰地宣告了一些因基督新教而產生疑惑的信條,諸如哪些書卷屬於聖經、聖事有哪幾樣、何謂信者得救、何謂原罪等等。此外,特倫多大公會議又制定了一些賴以強化教會的、屬於紀律性的規則,諸如教區修院的設立,教區主教必須居於教區之內等。在這一連串改革的同時,許多修會亦進行改革,如嘉布遣會、加爾默羅跣足會等,還有多個如耶穌會等的神父修會團體。這樣,教會從她所經歷過的傷害中獲得了新的力量,又藉著向歐洲以外的地區進行福傳工作而繼續發展。

到了十八世紀,教會遇到了兩個挑戰:君王主義(royalism)和啓蒙主義(enlightenment)。前者與正在歐洲大力形成的君主專制有關。這時候,始於中世紀時期的諸侯封建、教會特權、和城鎮自治等制度,一一被歐洲各國的君王所建立的官僚體制所取締了。取而代之的是王權統治。那些信奉天主教的君王,更加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不時地侵蝕教會在宗教事務上本有的權力,並且千方百計企圖使教會臣服於國家的政權下。這些對教會的迫害,在歐洲不同的國家被史家冠上不同的稱謂,如royalism、Galicanism、Josephism、jurisdictionalism等等。到了這些迫害的高峰時期,許多國家的政府把所有耶穌會的教士駒逐出境,又在公元1773年向教廷施壓,以求解散耶穌會。

教會在十八世紀又遇上了啓蒙主義的衝擊。啓蒙主義基本上是一套哲學理論,但是它很受當權者的歡迎。它隱含對理性和人性的崇拜,同時又主張對傳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無制約的批判。啓蒙主義其實包含了許多相當複雜的說法。歸根究底,它的主張就是:唯物主義、幼稚無知地高高舉揚科學的重要性、拼棄源於天主啓示的基督信仰(稱之為「自然神論」 “deism”,或不可信論)、對人性本善的不切實際的樂觀、對人類的進步的無盡信心、過分地強調人是世界的中心、對天主教的敵視、對過去的一切的鄙視、以及對無限地尊崇「化約主義」(reductionism)等。啓蒙主義孕育出許多近代的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都拼棄天主的超性啓示、人的靈性、以及關於人自己和關於天主的真理,從而使人類的視野局限於世上,變得非常狹窄。

十八世紀也出現了第一批共濟會的團體。這個組織的許多信條和行為都明顯地是反對天主教的。

5. 當代時期(由1789年至今)

法國大革命以驅逐神父為起點,但很快就以清晰無誤的反基督宗教作為其目的之一:制定了對一個「至高者」的崇拜,取消了已有千多年的、以基督宗教為基礎的曆法等等,最終導致對天主教教會的殘酷的迫害(1791至1801年)。1799年,被革命暴徒禁固著的教宗比約六世去世了。不久,拿破崙冒起了。1801年,講求實際的他與教廷簽署了一份和約,使教會得到片刻的安寧。可是不久,拿破崙就因為法國政府不斷地干預教會的運作而與教宗七世不和,結果導致教宗被他監禁歷時近五年之久。

1815年,法國大革命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各國恢復管治,並給教會帶來了平安。可是不久,教會又遭到一個新出現的「自由主義」的攻擊。這個主義可以說是法國大革命所帶動的新思想的延伸。它漸漸地在政治舞台上成為一股新的力量,使到許多歧視甚至迫害教會的法律得以在許多國家內出現。在許多國家,自由主義更加與國民主義互相勾結,及後又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之後和帝國主義及實證主義結盟。這些力量使得社會變成去基督化,使到各國政府的立法以自由主義為依歸。這些政策所產生的社會上不公義的制度,使到許多新的意識形態冒起了,以求給因著新的經濟制度而受到迫害的低下階層一個反抗的機會:不同形式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以及無政府主義等。這些主義都隱含著唯物論的思想,並且是以社會革命為目標。

到了十九世紀,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政權不但取消了對天主教教會的保障,而且更加視教會為對頭。1870年,意大利統一了。教皇國也被征服了。教宗的俗世管治權正式結束。但這個事件正好給教會帶來了一個新的氣象。它加強了居於其他國家的信徒與教廷的關係,又令教會擺脫了歐洲各國政府對教會內部管理的干預。1870年,教會在舉行梵帝岡第一屆大公會議期間(1846-1878年教宗比約九世在位時),正式宣告了教宗不能錯這個教條。再者,十九世紀的教會在亞洲和非洲地區得到大力的拓展,許多服務世人的女修會得到成立,又在世界各地組織了許多教友傳教的活動。

在二十世紀,教會也面對了許多挑戰。首先是在神學方面受到了現代主義的影響。對信仰來說,歸根究底,這些傾向主張內在論(religious immanentism)。雖然它們保留著一些一直以來都有的信條,但其實卻使這些信條空泛無內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教宗本篤十五世保持中立,並且著力在戰俘和平民百姓中進行人道救援工作。其後繼任的教宗比約十一世則著力對抗當時公開或半公開地迫害教會的各種極權主義,即是在蘇聯和西班牙得勢的共產主義,在德國成為主流的國民-社會主義,在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以及在墨西哥盛行的共濟會。教宗比約十一世也致力在亞洲和非洲的傳教區培育土生土長的神父和主教們。這項工作由教宗比約十二世繼續拓展,以致教會在這些地區的去殖民統治化的過程中能夠與當地民眾一起努力而不被視為外人。

教宗比約十二世在位時也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致力以不同的方式拯救猶太人免於納粹主義的迫害(跟據某些統計,教會在此期間一共拯救了八十萬人)。他實事求事地認為公開地對納粹主義作出遣責是於事無補的,只會使得居於被納粹德國佔領了的地區內、正在忍受著不同程度的迫害的天主教徒的境況更形惡劣。而且假如他這樣做,也會使他救援猶太人的工作變得寸步難行。二次大戰結束後。許多在社會上出眾的猶太人都公開地表揚了這位教宗對他們的民族的偉大貢獻。

1962年,教宗若望廿三世召開了梵帝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該大公會在1965年教宗保祿六世在位時結束。這個大公會議為教會的牧民工作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它強調普世成聖的召喚、合一運動的重要性、現代進步的正面價值、以及與非基督宗教的對話的拓展。梵二結束後,教會內部遭遇到在信理上和紀律上的嚴重問題,一直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位期間(1978年至2005年)才得以舒緩。他個人那獨特的品性,使到教廷無論在教外教內都得到史無前例的聲譽和愛戴。

Carlo Pioppi

基本參考文獻:

  • J. Orlandi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Four Courts Press, County Dublin,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