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提醒自己的責任是成聖。成為一個聖人,它不是做些希奇古怪的事情:它是每天內在生活之奮鬥和大丈夫氣慨完成所必須的,止於至善。』(聖施禮華《鍊爐》60)
我們都是基督唯一奧體、教會的肢體,與亡者也存在共融的關係。教會並非完人的組織,而是“得救的罪人的團體”。
教宗省思了大聖若瑟作夢的事跡:他懂得分辨天主的聲音,承行天主的旨意。
教宗論述了大聖若瑟為“溫柔的父親”的形象,强調天主愛我們,不因我們是罪人而震驚。
教宗省思了大聖若瑟作為工人生活和勞動的尊嚴,是我們人類發展和聖德成長的重要基礎。
教宗省思了大聖若瑟的養父身份,並指出今天否定做父親或母親比領養子女所冒的風險更大。
教宗邀請衆人省思大聖若瑟在遠走他鄉和受迫害境遇中的勇氣,來面對生活中的逆境。
喜樂是知道自己被具體的愛深深愛著。我們若不謙遜,就無法理解天主和我們自己。
大聖若瑟以他的靜默邀請我們為道成肉身的天主聖言、為耶穌騰出空間。
基督徒未婚夫妻要以瑪利亞的未婚夫為典範,“勇於從愛戀的思維走向成熟之愛的思維”,它使愛變得持久。
大聖若瑟是聖母的淨配、一個祈禱的人:他不斷守護教會,樹立了互相照顧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