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化我們的工作,並不是飄渺的夢想,而是基督徒 - 你與我 - 的使命。』(聖施禮華《犁痕》517)
教宗方濟各在復活節前夕守夜禮儀的講道中說:「耶穌所帶來的希望是截然不同的,它會在人們心中注入一股確信,堅信天主能使一切好轉,因為祂甚至能使生命從墓穴走出來。」
威爾斯的一位年輕神父講述,他如何盡管受到新冠病毒封城的限制,將聖體送到眾多信徒的家中。
為什麼身懸十字架上的耶穌不行一個奇蹟,從十字架上跳下來呢?為什麼天主容許這個疫情肆虐呢?Giuseppe Tanzella-Nitti教授反思一下科學與信德的關係,和近月的疫情所引發的存在主義性的問題。
Jack跟家人住在烏干達(Uganda)的首都坎帕拉(Kampala)。他提供了應對封城的小貼士,如何讓家庭在疫情下得以成長。
住在巴西的Henrique Pinhati是一位醫生,亦是傳染性疾病的專家。他講述如何在工作中實踐行善的生活。
來自葡萄牙的莫妮卡·奧古斯托(Monica Augusto)在澳門工作,現已與家人定居於澳門。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種種限制,但從一些小事上看來,對她的家人都是祝福。
主業團監督范康仁蒙席透過視像 與抗疫前線醫療專業人員會面。他們分享動人的故事。
我是台灣大學第二外語的教師,在冠狀病毒襲擊全球時,我的學生被前線醫療人員勇敢及無私的精神所感動,決定以愛的行動做些小回饋。
來自香港的多米尼克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47天
在這第二篇講道中,范康仁蒙席建議我們從聖母的生命中去學習怎樣重新發現他人的需要,促使自己如朋友一樣去為他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