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 of articles: 318

通過我們的診所實踐一些美善的家庭工程

去年聖家節,是我和先生結婚12週年的紀念日。感謝天主賜給我們五個孩子,老大十一歲,最小的兩歲。第二部:一位來自高雄的母親的見證。

個人見證

孩子們透過家庭玫瑰經對救恩史有了初步的概念

去年聖家節,是我和先生結婚12週年的紀念日。感謝天主賜給我們五個孩子,老大十一歲,最小的兩歲。在那感恩之日,令我了解:「耶穌願意從一個家庭展開救贖世界的工程」。第一部:一位來自高雄的母親的見證。

個人見證

愛與犧牲

「當我們明白怎麼是真愛,我們最大的困擾也可以變成是喜悅。」 一段關於婚姻與家庭的片段來自「在世界中尋找基督」:一套記錄有關聖施禮華訊息和對在澳洲的人仕所産生的影響。

個人見證

自由與友情

「我們要對每一個人敞開心靈和慷慨」,從澳洲來的朋友分享聖施禮華的自由與友情訊息怎樣幫助他們增長對天主及其他人的愛。摘錄自錄像「在世界中尋找基督」。

個人見證

婚姻與家庭

「樂在其中和互相欣賞是家庭生活的一部份」。一段關於婚姻與家庭的片段來自「在世界中尋找基督」:一套記錄有關聖施禮華訊息和對在澳洲的人仕所産生的影響。

個人見證

神聖父子之情

「天主是一位慈愛的父親,祂密切關注我們的生命」。一段關於神性父子之情的片段來自《在世界中尋找基督》:一套記錄有關聖施禮華訊息和對在澳洲的人仕所産生的影響。

個人見證

聖化工作

「在你的工作中加入一個超性動機從而你會聖化工作」。從澳洲來的朋友分享聖施禮華的訊息怎樣喚起他們在日常工作中尋找天主。摘錄自《在世界中尋找基督》。

個人見證

青年敢言: 「天主在朋友中召叫了我」

Pali, 一位來自烏拉圭的法律系學生,講及她如何「辨別」她在主業團的聖召。在《青年敢言》系列中的第四段短片。

個人見證

天主總是通過不同的渠道來召叫我們,因為我們是他的孩子

我曾經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我在一個不相信天主教信仰的中國傳統家庭中長大。幸運的是,我是一個很喜歡去吃東西的人,而我相信喜歡吃的性格就是天主我接觸信仰並幫助我歸依的渠道。

個人見證

主業團簡介

這系列的第一套錄像 -- 《在世界中尋找基督》。不同背景的澳洲人談及聖施禮華的訊息和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影響。

個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