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不會從你的環境中帶走,也不會將你從世上移走,或職場中,或高尚願景中,遷走…但,在哪!祂要你成聖!。』(聖施禮華《鍊爐》362)
懷著深深的感激與喜樂,我們與大家分享教宗方濟各寫給參加 UNIV 2025 的年青人的一封信。我們與大家分享這封信是想邀請大家一起為教宗祈禱,就像他在信中請求我們這樣做。
教宗方濟各目前在他的梵蒂岡寓所聖瑪爾大之家養病。
走人生路時,「既不踐踏也不打壓他人」,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或感到被排斥」: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25年四旬期文告中提出的勸勉,其標題是《在希望中我們同行》。
由於感冒造成的說話困難,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請人代為宣讀要理講授的稿件。當天談及聖母訪親的事跡:聖母領受天使報喜,深感訝異,隨後她踏上旅途,不怕危險和他人的判斷,在「愛的敦促」下前去幫助一名親戚。
教宗談論了保護和促進兒童福祉的議題,籲請眾人保護他們免於虐待和剝削。
教宗表示,即使彷彿深陷谷底,我們也總是能將一切託付給天主,重新出發。
教宗省思了耶穌與尼苛德摩的相遇,由此指出,我們不要將自己關閉在僵化和習慣中,“生命在於轉換的能力,以此找到愛的新方式”。
正當教宗方濟各因雙側肺炎住院治療的時候,他為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的要理講授公諸於世。教宗省思了東方賢士朝拜耶穌聖嬰的事蹟。
教宗著重談論了耶穌的鞠養之父大聖若瑟。他順從「上主的聲音」;面對聖母瑪利亞,他沒有順著直覺或恐懼行事。
教宗告訴基督徒,當孩童「非但沒有被愛和保護,反而被奪去童年、夢想,淪為剝削和邊緣化的受害者時,切莫冷眼旁觀」。
教宗方濟各於3月23日主日午後,離開傑梅利綜合醫院返回梵蒂岡的寓所聖瑪爾大之家。在返回途中,前去聖母大殿,向羅馬人民救援聖母像敬獻鮮花,以表達對聖母的感謝和崇高敬意。
在為例行週三公開接見準備的稿件中,教宗方濟各提及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在耶穌12歲那年在聖殿中找到祂的事蹟,敦促信眾效法這兩位聖人的榜樣去尋找上主。
耶穌「卑微」地進入歷史,誕生在後院養動物的地方。首批見證默西亞降臨的是牧人,雖然他們的「文化涵養不深,生活在社會的邊緣」,但是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在天主前感到驚喜的能力,並要能夠「守護天主託付給我們的一切,例如:才華、神恩、我們的聖召,以及在我們周遭的人」。
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希望為主題的系列要理講授,講述在天使加俾額爾報喜時,聖母瑪利亞側耳靜聽並全然領受。聖母領受了「重大至極的使命」,我們應當從中學會信賴上主。「我們要始終提醒大家,人類不是拯救者,唯有天主能帶來救恩。」
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開始禧年的新系列“耶穌基督,我們的希望”。教宗在當天省思了瑪竇福音中的族譜,指出其中幾位“外族”女性在救恩歷史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