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 of articles: 1419

信德使我們脫離恐懼,死後並非一切都結束

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省思了聖神在教會生活中的臨在和行動。他表示,當我們在感恩祭中說“我信聖神”時,就是表明聖神“是天主”,祂在我們內,賜予我們生命。

來自教會和教宗

聖神推動教會向普世性及合一邁進

教宗論述了教會的普世性及合一,指出合一是件困難的事,但能做到:不要等待其他人來到我們這裡,而應一起走向基督。

來自教會和教宗

十月月省工具箱(2024)

月省是一種「迷你避靜」,我們在天主面前花兩三個小時,安靜地祈禱、審視自己的生活。這個工具寶箱能幫助我們就在自己所在的地方,與天主親近談心。

最新消息

對抗魔鬼的誘惑,耶穌與我們同在

教宗提醒我們,儘管撒旦試圖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誘惑我們,但上主使我們能擺脫牠的詭計和欺騙。

來自教會和教宗

東亞和南亞區區大會的總結會議

在各地區舉行的區大會是為了方便大家參與主業團的百年紀念活動。東亞和南亞區為此最近舉行了總結會議。

最新消息

教宗頒布禧年詔書:願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

《望德不叫人蒙羞》(Spes non confundit)是教宗方濟各於2024年5月9日耶穌升天節第二晚禱中向五大洲的教會頒布的一道詔書,主題取自《羅馬書》(五5)。

來自教會和教宗

教宗波尼法爵八世和首創禧年的構想

基督信仰的禧年首創於1300年。本新聞網帶各位回顧首次欽定禧年的緣由和那難忘的一年。

最新消息

聖座聖赦院公布禧年中獲得大赦的規則

聖座聖赦院在公布的《規則》中,指明禧年當中在羅馬和世界上獲得大赦恩典的方式、實施及聖所,尤其是朝聖活動和愛德善工。

最新消息

我在亞太看到活潑和喜樂的信仰

教宗回顧了最近在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和新加坡的使徒之旅:我看到了一個很大和活躍的教會。憐憫是見證基督的道路。

來自教會和教宗

來自馬來西亞的瑪玲娜:「看到我的朋友領聖體 是我旅程的開始。」

瑪玲娜從小在家裡就學會了如何與穆斯林、無神論者和基督徒相處。「我的家庭是我們馬來西亞常見的文化和宗教融合的一個例子,」她說。她的父親是無神論者,母親是天主教徒,姊妹們皈依了伊斯蘭教。她決定在 16 歲時受洗。這是她心路歷程的開始,最後引導她認識了主業團,成為一位助理成員。

個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