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 of articles: 2825

戰鬥、親近、使命(7):「我捨棄生命,是為了再取回」:基督徒犧牲的意義(I)

基督徒之所以甘願逆轉個人的私慾、守齋、克己為人,之所以能在苦痛中懷喜樂、舉重若輕,正因他們不願讓上主獨自承擔世間的邪惡與苦難。

戰鬥、親近、使命

使徒之旅:土耳其和黎巴嫩

教宗良十四世在土耳其的第一天活動:一分鐘視頻

來自教會和教宗

愛德華多‧歐提斯(Eduardo Ortiz):醫學教授

愛德華多的學識與臨床診斷能力,使他成為西班牙同世代的頂尖醫師之一,但他最突出的特質在於對每位病患的真摯關懷——他總是慷慨地為病患付出所需的一切時間。

新聞

羅馬執事晉鐸禮

澳門主教李斌生將於11月22日(星期六)上午10時30分,在羅馬的聖尤金聖殿(Basilica of St. Eugene)為18位主業團成員授予執事聖秩。候選者來自12個國家。

聖十字架司鐸會

愛的行動:智慧之心

審慎是辨別是非,並選擇最佳途徑。本文是關於美德系列文章之一,靈感來自聖施禮華的講道《人性美德》。

基督徒生活

聖施禮華在基督君王節的11句金句

在禮儀年的最後一個主日,我們慶祝基督君王節。耶穌基督被定義為一個永無止境的王國的「君王」。祂在納匝肋生活的三十年期間,祂的君王身分一直被隱藏著。

與聖施禮華一起祈禱

「人人都想幫忙,卻不知從何下手」

早在2012年,肯亞奈洛比的史崔斯莫爾大學(Strathmore University),一群教職員因受到聖施禮華一生的教導與啟發,開始了一項名為 Macheo 的學業支援計畫,旨在幫助居住在大學附近貧民區的學生。這個計畫後來又促成了Mawio和Sulwe兩個類似的計畫,在不同的地區以相似的精神服務青少年。

幫助社會的活動

讓基督徒希望的種子結出果實,轉化我們的心靈

如果我們願意,基督的救世行動能夠轉變我們與天主、與他人,以及與受造界的所有關係。

來自教會和教宗

伊西多祿在班加羅爾:失去心跳的胎兒

一對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夫婦分享了他們的感人見證,在得知他們尚未出生的孩子沒有心跳之後,他們仍懷抱著希望。透過祈禱以及可敬者伊西多祿‧索沙諾的轉禱,他們經歷了他們相信是真正奇蹟的事情。

恩惠

「我把一切都傾注於創作過程中」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在這個里程碑的年份,出身於長崎縣、原爆倖存者的第三代,松本順平向我們講述他最近拍製的一部名叫《長崎:閃光的陰影》的電影,該片於今年10月31日在梵蒂岡電影資料館放映。

個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