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路上的同行

去完成「四道」:道谢、道爱、道歉、道别。

本人退休后,修读了一个医院牧灵的课程,便在医管局属下医院作牧灵义工。几年后,我转至一所没有宗教背景、由一非牟利团体主办的「宁护院舍」继续当探访义工。该院舍是专为晚期病人(其病情已不能逆转)提供舒缓及灵养服务。一般而言,那些晚期病人不想再作任何侵入性治疗,只希望有尊严地接受舒缓护理,并在家人陪伴下安然离去。院内所有病房均为独立房间设计,提供了私人空间,让家人及其照顾者能24小时陪伴病人;房内家庭式的摆设给病人有「居家」的感觉。事实上,家人全天候式的陪伴与照顾确能减轻病人的痛楚与孤独感,甚至对死亡的恐惧与忧虑。作为探访义工,我每周两次到访院舍,关顾病人及其家属照顾者在情绪和心灵上的需要,与病人在其晚晴路上并肩同行。

在香港,由于大部份病人都没有天主教信仰,因此当我接触他们时,话题一般环绕着他们过往的生活与工作,让他们回顾及诉说自己的一生,包括对家人的付出与关爱、对公司或社会的贡献、对朋友的情义……等等。透过「生命的回顾」,病人可以看见及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同时,家人亦藉聆听更多认识和了解到病者过去的付出与奋斗,从而激发起对眼前病者的情意与敬意。以下,我与大家分享其中一次探访经历,作为「晚睛路上的同行者」,我如何透过对话和互动,陪伴病者走毕人生最后一段路,让「去者善终、留者善别」。

72岁的李伯年前确诊肺癌,造了手术与电疗。上月检查身体时发现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与骨髓,他的病情已进入晚期。李伯和家人选择停止所有侵入性治疗,并转至「宁护院舍」作舒缓护理。病人现已开始使用吗啡止痛,但仍能清醒说话。李太68岁,身体也不太好。她每天到院舍探望丈夫,因粗劳过度而跌伤了膝头,现需手持拐杖辅助行路。夫妇的三名女儿均在中国内地工作,现需全部休假返港照顾双亲。每天早上,她们接母亲到院舍探望丈夫,晚上三人轮流留宿照顾爸爸。

第一次到访探望,我静心聆听李伯讲述他的病况、痛楚、忧虑……以及过去的生活与工作。原来李伯以前曾是一名苦力、搬运工人、货车司机及车队领班,退休前他已是一间物流公司老板了。

李太补充说:「他年青时的确很辛苦,都是为了全家。」

二女:「妈妈你都辛苦呀!买菜烧饭,带大了我们三姊妹。」

同行者:「所以,你们三姊妹现会向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三女:「妈妈真捧,爸爸是英雄,我爱您们!」

大女:「爸爸妈妈,多谢!」(李生与李太会心微笑)

睡在病床上的李伯回忆往事,自己的辛劳及对妻女的付出,今获她们的确认与赞赏,心感欣慰。

我提示三姊妹:「你们猜猜,如果现在有人替爸爸以暖水抹面,他会否更舒服、更开心?」

三女顿时走进浴室,取巾替爸爸抹脸;二女替爸爸手部按摩;大女替爸爸脚部按摩。李伯伯闭目享受,而三姊妹亦把握时机以爱和行动回报父亲,因为她们知道如果现在不做,将来再没有机会,甚至留下终生的遗憾。

同行者:「三位小姐,你们又猜猜,爸爸心中现有什么牵挂?」

二女:「我猜他一定不舍得我们与妈妈。」

大女:「爸爸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妈妈。」(李伯与李太微笑)

我又作提示:「在你们成长过程中,爸爸曾教晓你们什么?他做了什么令你们开心?你们会否以实例告知爸爸并多谢他?你们又有没有曾经顽皮,或因某些事令爸爸激气或替你们担心?你们会否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当然,你们不必现在立刻当众做,可以留待今天晚上陪爸爸与他共处时,独自向他表白。」

李伯:「你们记得陈伯伯吗?昔日爸爸做苦力时,陈伯伯与我情如手足。但我因一时冲动打了陈伯伯一个耳光,他不但不记仇,反而借钱给爸爸买饭吃。我现在好内疚,希望向他道歉,但他已不在人间了。你们可否代我向陈伯伯儿子道歉,并把三万元交给他以报他父亲一饭之恩。」

二女:「爸爸,我们一定会照你意思去做,请放心。」

李太:「老头子,你做得好!我们敬爱你。」

三天后,李伯伯在家人陪伴下安然离去。

很多人都希望能享有「好死」,意思是死时身体少些痛楚,心事放下,平安离去。身体痛楚可借助药物舒缓,心灵上的慰藉则需亲人及朋友去确认其生命的价值与贡献、协助他完成最后的遗愿、让他放下内心的牵挂。是次探访,我透过与李伯及其家人的互动,让他们以说话及行动去完成「四道」:道谢、道爱、道歉、道别。这样,李伯便在爱中安心离去,而留下的家人亦因完成了「四道」而无憾地与李伯善别。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