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四旬期第五周星期四

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在圣周及逾越节三日庆典即将来临之际做祈祷的反思。

天主是忠信的
天主的恩许克服一切障碍
希望的线缕


天主是忠信的

天主和亚巴郎立约时说:「看,是我与你立约:你要成为万民之父(创17:4)。 」天主恩许他将会成为万民之父,又会拥有一块土地,他们会在这块土地上一同分享与祂同在的喜乐。 天主承诺会忠信于对他的子孙的恩许:「我要做你和你后裔的天主(创17:7)。 」

然而,这些恩许却经历了一些骤眼看来是黑暗的时刻。 有时候,它甚至看似会被遗忘了,例如当上主要求亚巴郎把他的儿子依撒格献出作为全燔祭时。 从纯粹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要求是无法令人理解的。 可是圣祖亚巴郎却知道天主是忠信的,于是便从信德的角度来推度它。 他知道,天主的计划并不常是人类在此时此刻能够完完全全理解的。 因此,他信靠比他知道得更清楚的雅威天主。 他在绝望中仍怀着希望(罗4:18)。 在最后的一刻,一只绵羊会出现和取代依撒格成为祭品,使他得以活下去,并且从他身上,这个将会有无数后裔的恩许就得以实现。

回想圣祖亚巴郎的这件事迹,有助于我们为庆祝逾越节三日庆典而做好准备。 数天之后,我们就会回味这件奥迹的意义如何在十字圣架上完完全全地彰显出来。 正如依撒格在最后一刻被一头绵羊所取代一样,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者基督的祭献,将会使所有信仰祂的人免于死亡。 祂将会为无数的人打开我们最终的家邬的大门。

天主的恩许克服一切障碍

耶稣在福音中透露,天主对亚巴郎所作的恩许,其范围实在也指向人死后的生命:「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谁如果遵行我的话,永远见不到死亡(若8:51)。 」有些犹太人却难于接受这个恩许的意义会超脱今世,便攻讦耶稣说:「现在我们知道:祢附有魔鬼;亚巴郎和先知都死了...... 祢把祢自己当作什么人呢?(若8:52-53)」然而他们对耶稣的愤怒,那股将会导致耶稣如同一头被宰杀的羔羊一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愤怒,实际上会令人意想不到地使天主的恩许得以实现。 在救恩史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天主的计划似乎已经被窒息时,恩许的线缕却从未折断地穿透历史的每一个阶段。

耶稣回答说:「你们的父亲亚巴郎曾欢欣喜乐地企望看到我的日子,他看见了,极其高兴(若8:56)。 」一个怀有望德的人,对天主恩许的信实,是平安和喜乐的最有力的理由。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剥夺我们这种基于天主的忠信的安全感。 祂应许了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祂都永远会是我们的天主。

望德是「在生命的流水下层川流的一个美德,它支撑着我们,使我们不至于在如此多的困难中被淹没,不至于失去寻找天主、寻找那张我们所有人总有一天会看到的奇妙面容的渴望。 」[1] 从基督开始,天主对亚巴郎所作的恩许之线缕继续在教会中延绵不断,成为穿越历史的、望德之线缕。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当这条线缕似乎快要折断时,一些怀有信德的人就会出现。 像亚巴郎一样,他们知道天主是忠信的。 他们也「在绝望中仍怀着希望」,知道自己是秉有天主的恩许的人。 「我眼见怀着如此希望的灵魂被爱火点燃。 他们的心火愈来愈炽热,不致陷入失望、沮丧:尽管中途会受苦,甚至是很大的苦楚。 」[2]

希望的线缕

这条希望的线缕是圣施礼华在1937年7月26日主讲的一个默想的主题。 [3] 当时他被关押在马德里的洪都拉斯公使馆内。 主业团成立后只有几年,其活动因西班牙内战而中断。 主业团的第一批信友的生命正处于危险之中;也许他们受到陷于悲观的诱惑,所以圣施礼华想提振这群年轻人的视野,唤醒他们天主永远都是忠信的,祂又会激励每一个时代的圣人圣女,叫他们重燃民众的希望。

在那次默想中,他首先提醒他们教会初期的基督徒。 除了「在他们心内猛烈燃烧着的亮光」之外,他们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 透过他们,基督的声音更加有力地回响着。 随着千多年的过去,当教会初期的基督徒的热诚似乎冷却下来时,天主兴起了圣方济各和圣道明,而一种新的精神活力出现了,使世界得以活化。 到了十六世纪,出现了圣依纳爵和圣方济各沙勿略,他们的福传工作传遍天涯海角。 还有一位妇人,阿维拉的大德兰,借着在各地创办她的修道院而在教会中培养真正的热切的神修生活的发动源头。 」

圣施礼华向这些活在二十世纪初的年轻人展示了历史中的一些里程碑,帮助他们认识到天主继续忠信于祂的恩许。 「Non est abbreviata manus Domini;天主的力量并没有减弱。 祂继续为人类的福祉恩赐新的奇迹。 」我们也获邀成为这条为历史中每一个时代带来生命的、希望之线缕的秉有者。 圣母玛利亚,我等希望,会帮助我们将基督的喜乐带给所有人。

[1] 教宗方济各,2016年3月17日的讲道

[2]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05

[3] 圣施礼华,1937年7月26日Growing on the Inside,“Non est abbreviata manus Do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