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四旬期第三周星期一

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四旬期做祈祷的反思。

圣体圣事满足我们最深邃的渴望
皈依是当下的工作
我们都为了他人的成圣而一同工作


圣体圣事满足我们最深邃的渴望

「我的灵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咏42:3)。」 「我的心灵以及我的肉身,向生活的天主踊跃欢欣(咏84:3)。」 圣咏中许多诗篇都向我们讲述一位不仅能满足我们灵魂的渴望,还能满足我们心灵甚至肉身的渴望的天主。 我们受造是为了能享受天主; 我们带着这一个肯定前来参与弥撒圣祭,在其中,天主把自己赐给我们以满足我们这些渴望。 可是当我们走到圣体圣事前时,我们可能并不常是感受到这种热情。 也许我们留意到自己那纠结的心,散乱的灵魂,或者是疲惫的身躯。 我们又可能觉得自己距离圣咏作者的踊跃欢欣还是很遥远。

有时候,我们的处境与叙利亚国王的军长纳阿曼的处境相似。 他的主人视他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又深受主人的尊重爱戴,因为上主曾藉他为叙利亚获得胜利。 「这人虽英勇有为,无奈患了癞病(列下5:1)。」 他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人,正处于事业的巅峰,可是他生命中的一切欢乐忽然间变成了痛苦的折磨。 纳阿曼的疾病剥夺了他享受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但并没有剥夺他对这些事物的渴望。

在圣体圣事中,我们找到我们所渴望的一切。 圣体圣事是使我们获得满足的滋养品,是医治我们病苦的良药。 我们以今天弥撒圣祭的礼仪来祈求:「求祢不断怜怸、净化、护卫祢的教会,因为没有祢的照顾,教会就不能保持安定; 望祢时加恩祐,予以扶助。」 [1]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问:「要是我们不重视感恩圣祭,又将如何克服我们的缺点与不是呢?」 [2] 而圣施礼华建议我们:「热爱弥撒吧! 如饥似渴般地恭领圣体,尽管你心中并无激情,尽管你的情感比不上你的愿望。 满怀信德,满怀望德,满怀火热的爱德来恭领圣体吧!」 [3]

皈依是当下的工作

「在厄里叟先知时代,在以色列有许多癞病人,他们中没有一个得洁净的,只有叙利亚的纳阿曼(路4:27)。」 为什么纳阿曼从这么多人中被天主选中,从折磨他的邪恶中拯救出来呢? 为什么我们的主在这么多人中,再次亲近我们,慈爱地呼召我们皈依呢?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奥秘。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 我们不能宣称是由于自己哪一个具体的优点。 我们甚至会觉得自己只是在设置障碍物。 的确,纳阿曼的遭遇就是如此。 当厄里叟先知吩咐他到约旦河里洗七次时,他生气了,走了(参阅列下5:11)。

我们也怀着很大的期望地开始了四旬期,可是也许由于我们没有留意到在生活中有任何重大变化而变得有点沮丧。 也许在纳阿曼,或在耶稣一些同乡身上发生了的事情,现在也发生在我们身上:他们想看到奇迹,却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是谁。 我们而也是一样。 我们也可能正在期待一个更加戏剧性的皈依的出现,为我们的生命带来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而在等待这情况发生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延误真正的皈依,即是在较小的事情上,真正触手可及的皈依。

的确,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圣人。 圣施礼华提醒我们:「成圣......是终生的工作“[4],是天主在我们身上实现的,是我们并不全知道是如何发生的。 但《皈依天主是一时的事》,[5] 每当我们准备祈祷或将自己置于天主的临在中时,我们都可以重新决定皈依。 如果耶稣与我们同在,我们还需要什么才能皈依和让自己得到治愈呢?

我们都为了他人的成圣而一同工作

纳阿曼听取了那些鼓励他相信厄里叟先知指示的人的话。 他「便下去,按照天主的人的话,在约旦河里浸了七次; 他的肌肉就复了原,如同婴儿的肌肉一样,完全洁净了(列下5:14)。」 其他人在纳阿曼痊愈的故事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叙利亚人在一次袭击中从以色列的国土掳走了一个小女仆,她成为纳阿曼妻子的婢女。 她对她的主母说:「如果我的主人去见撒玛黎雅的先知,他一定会治好他的癞病(列下5:2-3)。」

叙利亚人纳阿曼因这位来自以色列的年轻女孩的信德和爱心而得以治愈。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从自己的土地上被虏走并成为奴隶的婢女,非但没有怀恨之心,反而真诚地希望她的主人得到治愈。 我们后来在纳阿曼众仆人的身上看到了同样的态度; 当他们的主人愤怒地离开先知的家时,他们帮助他三思。 假如没有这些人的关心,纳阿曼便永远不可能痊愈了。

每一个皈依的故事,包括我们的,都是得到一些天主放在我们身边的、充满信德的平常人的协助而成事的。 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周围的人的生命中扮演同样的角色。 「凡靠自己或一己的力量,绝得不到救恩。 人与人之间所交织的位际关系牵涉到人的社团生活,有鉴于此,天主便吸引我们。」 [6] 圣母是最爱护我们、最帮助我们的那一位。 她温柔地引导我们前往她圣子前,好使耶稣能治愈我们。

[1] 四旬期第三周星期一,弥撒圣祭集祷经

[2]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 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60

[3]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91

[4] 圣施礼华,《道路》,285

[5] 同上

[6]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