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四旬期第三周星期二

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四旬期做祈祷的反思。

天主要我们内心的奉献
在这个四旬期回归天父
宽恕他人,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已获得宽恕


天主要我们内心的奉献

在被流放到巴比伦的犹太人中,有一个王室和贵族的青年男子阿匝黎雅,他是几名「没有缺陷,容貌俊美,足智多才,富有知识,明察事理,适合在王宫内充当侍从(达1:3-4)」的青年之一。 他精通巴比伦语言和文学,甚至还被起了一个加色丁名字:阿贝得乃哥。 达尼尔先知书的开首几章为我们讲述了阿匝黎雅、阿纳尼雅、米沙耳和达尼尔的历险事迹,以及他们四人如何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努力保持对天主和对自己民族的习俗的忠诚。

阿匝黎雅在处身火窑内祈祷时,他的思想超脱了他眼前的痛苦。 他内心从未因以色列的局势而停止痛苦,他又试图理解天主的选民被流放到巴比伦这个灾难对他们的意义。 天主已经把祂的子民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并赐给了他们一块土地,让他们可以在其上自由地生活。 可是如今,这一切奇迹都已沦为一个痛苦的回忆。 阿匝黎雅祈求:「恩主啊! 由于我们的罪过,我们比任何民族都渺小,我们今天在全世界上成了微贱的(达3:37)。」

在这种戏剧性的情况下,阿匝黎雅将他唯一拥有的东西呈奉给上主:「但愿我们能借着忏悔的心和谦虚的精神蒙祢悦纳(达3:39)。」 而天主接受了这个在祂眼中最喜悦的牺牲:「你们应全心归向我,禁食、哭泣、悲哀...... 你们应归向上主你们的天主,因为祂宽仁慈悲(岳2:12-13)。」 这种在天主面前的内心态度,使祂悦纳我们任何的牺牲; 我们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报答祂赐予了我们的一切美善。

在这个四旬期回归天父

阿匝黎雅明白了天主的行事方式。 即使在烈火中,他对天主无限仁慈的惊讶也促使他为了一切恩赐而赞美天主。 阿匝黎雅和他的同伴们经历过一无所有的感觉,并很高兴能够从天主手中获得一切。 而这三个青年的感激之情在一首诗歌中爆发出来; 在诗歌中,他们呼召所有受造物与他们一起赞美和祝福天主的慈悲(参阅达3:51-90)。

对于以色列人民来说,流亡的火窑就是帮助他们回归本质的熔炉。 在其中,一个新的开始打开了,使天主和祂的慈爱再次成为中心。 「现在我们全心随从祢,敬畏祢,寻求祢的慈颜,望祢不要使我们羞惭。 但愿祢按照祢的宽容和祢无限的仁慈,善待我们,以祢的奇能拯救我们! 上主,愿光荣归于祢的名(达3:41-43)。」

对我们来说,四旬期也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圣施礼华说:「人生,好比不断地回归天父的家。 我们的回头,是借着痛悔和内心的转变而实现的,意味着改过的欲望,立志以牺牲和忘我的精神改善自己的生活。」 [1] 发现并沿着这条回归天父之路走,会使我们充满在那三个年轻人心中也充满着的同一喜乐。

宽恕他人,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已获得宽恕

经历到天主的宽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纯人性的盘算。 当伯多禄问耶稣他该宽恕他的弟兄多少次时,得到的答复似乎超出了逻辑:「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玛18:21-22)。」 然后耶稣讲一个比喻,说一个人欠了一万个塔冷通的债,一笔连撒罗满王也会陷入困境的债。 根据记载,在以色列王国最繁盛的时期,国王每年收入的金子重量有六百六十六「塔冷通」(参阅列上10:14)。 这个可怜的债务人,一定和阿匝黎雅当他想到人民的重罪和无力弥补时,有着同样的感觉。 由于他无力偿还,这个仆人遂跪下恳求:「主啊,容忍我吧! 一切我都要还给你(玛18:26)。」

然后,耶稣给这个比喻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转折:那个仆人的主人出于怜怿而释放了他,并免除了他的债务。 师父耶稣教训我们,正如阿匝黎雅经历过的一样,天主会让自己被一颗痛悔的心所征服。 当祂看到我们真诚地渴望偿还债务,尽管我们没有能力这样做时,祂会倾注出祂的恩宠。 「天主永远不会厌倦宽恕人! 是我们厌倦向祂请求宽恕。”[2]

当我们以真诚的悔意来领受告解圣事时,耶稣时常会宽恕我们。 同时,知道天主会忘掉我们的过错,会鼓励我们不要过分重视别人对我们的冒犯:圣施礼华经常说:「我并不需要学习怎样去宽恕,因为主已经教了我怎样去爱。」 [3] 我们恳求圣母、罪人之托,教导我们敞开心扉,以接受天主的宽恕; 也帮助我们不要拒绝宽恕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并经常请求宽恕。

[1]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64

[2] 教宗方济各,2013年3月17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3] 圣施礼华,《犁痕》,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