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四旬期第二周的星期六

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在四旬期间祈祷的反省。

小儿子的空虚
父亲的爱
大儿子的自由


小儿子的空虚

法利塞人和经师们窃窃私议。 他们看到我们的主与公认的罪人会面,感到很不安。 但耶稣知道他们的想法,决定讲三个比喻,好让他们更了解天主的爱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他讲述了牧羊人为了找回迷失的羊而抛弃羊群的比喻(参路15:4-7)。 然后,那个妇女搜查她的房子,直到找到遗失的「达玛」(参考路15:8-10)。 最后,他讲述了一个更长的故事:浪子和仁父的故事(参考路15:11-32)。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那小的向父亲说:父亲,请把我应得的一分家产给我罢!父亲遂把产业给他们分开了。 」(路15:11-12)。 收到家产后,他去了一个遥远的国家。 他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他无法忍受父亲家里的管教。 他以为只要尽情放纵自己的热情,最终就能找到自己渴望的幸福。 然而,当他的财产花完后,他又感到孤独和无聊。 「这仍然不是真实生活的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事实上,如果继续做所有这些事情,生活就会偏离得更远。 一切都变得空虚:不断重做这些事情的奴役也重新出现。 」[1]

他变得如此绝望,以至于开始养猪,并且「恨不能拿猪吃的豆豆莢来果腹。 」(路15:16)。 最后「他反躬自问:我父亲有多少佣工,都口粮丰盛,我在这里反要饿死!」(路15:17)。 他起身前往他父亲的家。 圣施礼华说:「人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回到天父的家。 我们的回头,是借着痛悔和内心的转变而实现的,意味着改过的欲望,立志以牺牲和忘我的精神改善自己的生活。 通过和好圣事,我们与天父重修旧好。 当我们告明罪过时,我们再度穿上基督,成为祂的兄弟,天主大家庭的一份子。 」[2]

父亲的爱

自从小儿子走后,父亲的心就不再安宁了。 他常常想:「他会变成什麽样子?他现在会在哪里?他还好吗?每天他都会走到露台上,希望看到儿子沿路回来。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走近这处房产。 虽然那个人还很远,但父亲可以肯定:那就是他的儿子。 「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憫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 」(路15:20)。

父亲心中的爱一直等待这一刻。 这就是为什么他无法克制自己。 当儿子开始他准备好的讲辞来请求宽恕时——「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他似乎根本没有在听。 他对好听的话不感兴趣。 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开心地庆祝。 「你们快拿出上等的袍子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给他脚上穿上鞋,再把那只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应吃喝欢宴」(路15:22-23)。 他不希望他的儿子活在对过去罪恶的持续记忆中。 「父亲可以说:『好吧,儿子,回家吧,回去工作,回到你的房间,准备好重新开始工作。 』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原谅方式。 但不是!天主不知道如何在不庆祝的情况下宽恕!父亲庆祝是因为他很高兴再次见到儿子和他在一起。 」[3]

经历了父亲的拥抱,儿子意识到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比任何其他的快乐都要大得多。 而且他也更加安全,因为即使是他有罪也没有阻止他重新获得安全。 「是的,你是对的:你的软弱是何等的卑劣!靠着你自己的努力,你现在会身处哪里,你会到达哪里?你承认:『唯有一份充满仁慈的大爱,才能继续爱我。 』振奋起来吧!如果你走向祂,祂不会拒绝你祂的仁慈和祂的大爱。 」[4]

大儿子的自由

在这段时间里,大儿子一直待在家里。 他整天都在庄园工作,关注父亲的需要。 但很多时候,尤其是当一天的工作更紧张的时候,他无法阻止自己的想象去到他弟弟所在的地方。 有时候,他甚至会因为想要离开父亲的家而感到内疚。 但他知道他不能离开;身为唯一留下的儿子,他现在必须满足所有落在他肩上的期望。

也许当他在田里辛苦工作一天回来,听到远处传来音乐和歌声时,他正全神贯注地思考着这些问题。 很惊讶地,他询问一位农场工人发生了什么事。 「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见他无恙归来,便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 」(路15:27)。 他非常沮丧,拒绝参加庆祝活动。 当他的父亲来找他时,他抱怨说:「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而你从未给过我一只小山羊,让我同我的朋友们欢宴。 」(路15:29)。

父亲看到儿子只以负责任的心态,即「我服从了你,所以我应该得到奖励」的心态去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高兴,让他很伤心。 但父亲并没有因为儿子的这种态度而批评或责备他。 他简单地回答:「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路15:31)。 正如主业团主教所强调的:「我们不是靠从天父那里得到的解放而变成自由的,而是靠接受自己是子女的现实。 」[5] 在天父的家中自由地生活,并不只是一头肥牛犊(的恩赐)。 我们可以请求母亲教导我们如何享受我们作为儿子的事实,并渴望在必要时能经常回到父亲的怀抱。

[1] 教宗本笃十六世,讲道,2007年3月18日。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64。

[3] 教宗方济各,三钟经,2022年3月27日。

[4] 圣施礼华,《炼炉》,897。

[5] 范康仁蒙席,牧函,2018年1月9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