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将临期第一周星期五

一些在将临期中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祈祷的反思。

天主恩宠的必要性
天主的慈悲拯救我们
接纳祂的慈悲,并将之分享给别人


天主恩宠的必要性

耶稣在提比里亚湖边宣讲并且治疗病人。 祂的名声已经传播到这整个区域了。 人们都在谈论、询问关于祂的事情。 很多人已经将祂视为预言中的默西亚。 有一天,正当祂要离开城的时候,有两个瞎子跟着祂,大声呼喊说:「达味之子!可怜我们罢!」(玛九27)。 想来这两位瞎子是被陪伴吾主的群众的声音吸引了。 群众或许给他们让出一条路,将他们带到他们正寻找的那一位面前。 就这样,当吾主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走进祂跟前,重复他们的要求。 「你们信我能作这事吗」?他们对祂说:「是,主!」然后祂就触摸了他们的眼睛,说:「照你们的信德,给你们成就罢!」他们的眼便开了(玛九28-30)。

就如同福音中的瞎子一样,我们也感到自己有需要。 他们在肉身上有严重的缺陷;而我们,在我们内心的祈祷当中,也意识到我们经验许多物质和精神上的缺陷。 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是我们渴望看得更清楚的。 有时候可能我们会感觉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模糊。 也许,就像那两个跟随耶稣的瞎子一样,我们也在内心呼喊、呼求祂的帮助。 我们也想要挤过群众,直到能来到他跟前。 我们确信祂的慈悲,从我们灵魂深处我们也祈求从祂那里得到治愈。 我们因为相信耶稣必定聆听我们,而感到充满希望。

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拯救我们。 祂「随时准备好赏赐我们祂的恩宠,特别是在这个季节:再一次归依的恩宠,在超性生活中进步高升的恩宠;这让我们可以更加奉献自己、在圣德的道路上进步,而这圣德更加全面地点燃我们的爱火」[1]。 如果我们如此祈求,耶稣也可以让我们的双眼重获光明。

天主的慈悲拯救我们

圣施礼华说:现在救恩的时刻已经临近。 听到圣保禄的金口玉言,令人振奋:「当我们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祂对人的慈爱出现时,祂救了我们,并不是由于我们本着义德所立的功劳,而是处于祂的怜憫。 (铎三5)」

如果你们逐页翻开圣经,必会发现到处提到天主的慈爱。 祂的慈爱弥漫大地。 上主的怜爱,恩泽子子孙孙,我们「必有慈爱围护。 」仁慈「作你的护卫和保安。 」为援助我们,「慈爱高达青天」,并且持续地被确认。 天主怜爱我们,犹如慈父,天主怜怸我们,「祂的仁慈是甘饴的,有如大旱时的云雨」。[2]

如果我们继续努力去更加认识天主,我们就会有足够的理由在祂身边感到安全。 我们深深知道祂来寻找我们,也知道祂最爱的那些人是病人以及那些慷慨大方的人,即便他们有很多的困难。 这让我们感到宽慰。 依撒意亚先知在今天弥撒的读经一当中提醒我们这一点:「悼念日,聋者将听到书上的话,盲人的眼将由幽暗晦暝中得以看见;弱小的人将在上主内再得欢乐,贫困的人将因以色列的圣者而喜悦」(依廿九17-20)

「有天主的仁慈,我们的保障何其稳固!「他若向我呼号,我必俯听,因为我是仁慈的。 」这是一个邀请,也是一个许诺,天主保证做到,绝不食言。 「所以我们要怀着依恃之心,走进恩宠的宝座,以获得仁慈,寻到恩宠,作及时的扶助。 」有天主的仁慈为我们开路,对付成圣的敌人,它们必然束手无策,无能为害。 我们若因自己的过失和人性的软弱而跌倒,主必会前来救助,把我们提升。[3]

接纳祂的慈悲,并将之分享给别人

耶稣借着碰触瞎子的眼睛治好了他们。 圣史们经常展现吾主将祂的手放在病人的身上。 这个鲜明的画面是一个标记,告诉我们祂神圣的德能是如何让邪恶臣服。 天主包容并且救赎一切人性的境况:即使是那些最困难的、最绝望的。 「我们上主的慈悲尤其显现在祂亲身经历人类的苦境,并对有需要的人显示祂理解、治愈和宽恕的怜憫之心。 耶稣的所有行动都述说着慈悲。 其实,祂本身就是慈悲。 」[4]

让我们自己也被天主触碰吧,让我们也以一个充满信任的儿子或女儿的态度去度我们的基督徒生活吧。 我们有无可动摇的信心,相信吾主「爱我们,而那些心中有爱的人能够理解、盼望并且带给他人信心;他们不放弃、他们不自断退路、他们可以原谅他人。 在我们的基督徒生活中,我们总是要记得:即使我们远离了天主,祂也始终在等待我们“。 祂总是在我们身旁,如果我们归向祂,祂总是愿意拥抱我们。[5]

那么我们就会明白,最终,生命是在我们的软弱和神圣的慈悲之间的一场持续的对话,就如同那两位跟随着耶稣的瞎子一样。 吾主问他们的话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信任祂。 所以我们也明确地回答:我们相信!

在获得痊愈后,那两位瞎子充满喜乐,乃至于他们无法缄口不言。 当看到耶稣在我们灵魂中所作的奇妙工程之后,我们也是一样,我们想要宣布那来拯救我们的天主具有多大的美善。 我们在这段祈祷的时间中想一想祂慈悲的恩赐,我们就衷心感谢祂。 我们也要对圣母表达感恩,因为是借着她,我们的救主才来到世上。

[1] 圣施礼华,默想纪录,1952年3月2日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7号。

[3]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7号。

[4] 教宗方济各,第31届世界青年日文告,2015年8月15日

[5] 教宗方济各,讲道,201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