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四周星期一

一些可以丰富我们在常年期第四周做祈祷的反思。

天主为了每一个人而降生成人
耶稣把我们从罪恶中解救出来
在告解圣事中找到力量


天主为了每一个人而降生成人

耶稣被病者的痛苦和附魔者的煎熬所感动。 祂毫不犹豫地怜憫他们。 在今天弥撒圣祭的福音中,主耶稣治愈了一个在革辣撒地区的坟墓中居住、被许多邪魔附身而受苦的人。 那个地方是异教徒所居住的。 他们原本来自希腊和叙利亚,因此附近有一群猪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与禁止饲养和食用猪只的犹太地方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耶稣驱逐了那羣折磨着这个人的邪魔,并且允许它们进入为数大约两千只的猪羣内,使这些猪只「从山崖上直冲到海里(谷5:13)。 」

这件非凡的事除了展现出耶稣的大能之外,也清楚地表明祂的使命是普世性的,延伸到所有民族。 天主不会视任何人为陌生人。 到了这件事结束时,这个人试图登上主耶稣的船,永远地与祂在一起。 可是耶稣却告诉他:你要回家到你的朋友那里,告诉他们「上主为你作了何等大事(谷5:19)。 」他的任务就是要宣告:居住在那个地方的异教徒也可以获得天主的怜怸。 他于是「就走了,在十城区开始传扬耶稣为他所作的何等大事,众人都惊奇不已(谷5:20)。 」

天主为了所有男女而降生成人。 这件事让圣施礼华感动地说:「凡是与基督会晤过的人,不能禁锢在自我的小天地里── 这种闭塞多么可悲!他们应当开放,像一把打开的扇子那样,面向四面八方开放,面向所有的人灵开放。 」[1] 这个在这段福音中被耶稣治愈的人,成为了一个令那些听到他获得怜憫的信息的人大为惊奇的来源。 这是一个所有基督徒的使命的好概括。

耶稣把我们从罪恶中解救出来

福音的几个作者都强调耶稣有战胜魔鬼的能力,祂是仗赖天主的手指驱魔(路11:20)。 」在这一次,我们看到邪恶如何毁掉了这个人的一生。 圣玛尔谷描述的细节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人的状况和他的耻辱:「再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锁链也不能,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锁链将他捆缚,他却将锁链挣断,将脚镣弄碎...... 他昼夜在坟墓里或山陵中喊叫,用石头击伤自己(谷5:3-5)。 」他的不幸生动地描述那些因罪恶而丧失了尊严的人:孤独、被奴役、和最终是对自己的愤怒。

「他从远处望见了耶稣,就跑来,跪在祂前(谷5:6)。 」然后,我们见证了耶稣和邪魔之间一次不寻常的对话,这段对话以下述这些能解除束缚的说话来结束:「邪魔,从这人身上出去!(谷5:8)」这个附了魔的人被对自己的绝望所束缚着,又与社羣隔绝。 主耶稣的说话使他摆脱了那最深、最重的邪恶,摆脱了一切可能使他与天主分离并损害他的幸福的事物。 从福音的角度来看,解救那些附魔的人(参阅谷5:1-20)比单纯的治病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我们看到身体的疾病与内在的病魔相关。 耶稣给人解脱的疾病,主要是罪恶这个疾病。[2]

当我们前往寻找上主时,这便是祂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做的。 「我们应当在自己的心灵中,注入对罪恶的深恶痛绝。 真心痛悔地向主说:主啊,使我再也不要犯罪得罪祢了!然而,在你感到自己可怜肉体所背的沉重负担时,在你感到自己本性私欲偏情的沉重负担时,切勿惶恐。 到今天方始发觉'这个大包袱'的存在,也未免有些太傻,太幼稚了。 你的恶劣本性,并不是个阻碍。 相反,却是一个踢马刺,激励你马不停蹄的寻觅天主,同天主更密切地结合,因为天主能使我们净化。 」[3]

在告解圣事中找到力量

人们对奇迹会有不同的反应。 有些人的信仰会因此而更加坚强,可是我们也会遇上那些拒绝相信的人。 有些革辣撒人,他们「看见那个附魔的人...... 坐在那里,穿着衣服,神志清醒,就害怕起来...... 他们便请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谷5:15-17)。」他们没有分享这个曾经以坟墓作为居所的人的欢乐,反而只是盘算着淹死了的牲畜的经济损失。 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利益。 他们变得无法理解耶稣。 他们要求祂离开,从而拒绝了祂的慈悲。

每一个罪,无论是大罪或小罪,本质上都是对天主的某种拒绝。 当我们按耶稣的建议诵唸「天主经」时,我们祈求天主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并救我们免于凶恶,因为我们众人都暴露在邪恶的诱惑之下。 没有人能够认为他们不需要进行这场斗争。 为了避免陷入凶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无所畏惧地面对它。 当我们承认自己内在的脆弱时,我们就会谦卑地恳求天主赐给我们所需的力量。

真福欧华路主教说:「我们人人都很容易地获得克服罪恶和增进对天主的爱的最佳方法── 各件圣事。」在谈到修和圣事时,他问自己:「我是否承认自己的罪过,絶不隐藏或掩饰它,我又是否向奉上主之名聆听我的神父告罪呢?我是否准备好去奋斗,好让上主我们的天主在我的灵魂中为王呢?我是否会远离罪恶的近机会呢?」[4]

为了避免让自己与天主的慈悲隔绝,即使在日常的细节中,我们也可以奔向圣母玛利亚那里。 当我们默观她时,我们就会分享她常是对天主的计划说「是」的喜悦。

[1] 圣施礼华,《犁痕》,193

[2]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1999年8月25日的教理讲授

[3] 圣施礼华,《犁痕》,134

[4] 真福欧华路主教,1979年12月8日的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