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四周星期六

一些可以丰富我们在常年期第四周做祈祷的反思。

休息对耶稣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祈祷中与耶稣一同休息
我们都是「被牧放者又是牧者」


休息对耶稣来说是很重要的

耶稣无论去到哪里,群众都亦步亦趋,并且心系祂的一言一语。 祂日以继夜、全心全力地宣讲天主的国度和呼吁众人的皈依。 「因为来往的人很多,以致他们连吃饭的工夫也没有(谷6:31)。 」祂的差事令祂忙碌不已,连一刻的安宁也没有。 宗徒们也分担着基督舍己为人的辛劳。 当他们从第一次的宣教旅程归来复命时,他们「聚集到耶稣跟前,将他们所作所教的一切,都报告给耶稣(谷6:30)。 」他们的使命节奏紧凑。 纵使他们有无比的热诚,仍然疲惫不堪和极需休息。 耶稣满怀怜憫,要他们得到一点安宁。 因此,祂向他们说:「你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谷6:31)」主耶稣理解祂的宗徒们的疲倦。 正如圣施礼华所说,祂自己也「因为使徒工作到处游走而疲倦了,或者你有时也有同样的情况,身体筋疲力竭地达到你的极限。 看见主如此疲惫真叫人感动。 」[1]

工作忙碌、为家人操心、为周围的人服务、时间的不足、林林总总的困难,集合起来使我们受到很大的压力。 自然而然,我们的生活涉及奋斗努力,困顿烦恼,精疲力竭这些痛苦挣扎,与生俱有。 」[2] 这就是为什么休息不是自私自利的,也不是浪费时间的。 相反,它对于身体和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 「休息旨在恢复精力:养精蓄锐,酝酿思想,制订计划。 换句话说,休息意味着调换一种活动,使你回到日常工作岗位时,充满崭新的动力。 」[3] 如果我们不休息,我们就似乎不可能有效地工作。 而更重要的是,正因我们是一个肉身和灵魂的结合体,不花时间去休息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精神出现问题。 耶稣,是个真实的人,深知这一点,且关心到祂的友人们。

在祈祷中与耶稣一同休息

宗徒们与基督一起,「乘船私下往荒野的地方去了(谷6:32)。 」他们想花一些时间私下在一起,从疯狂的活动中休息一下,好使他们可以愉快地回去为人羣服务。 就像宗徒们一样,我们也需要和基督一起休息。 我们需要前往祂正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圣体柜,告诉祂当天的事情,我们的担忧,和我们参与着的一切。 因为「为我们爱耶稣的人来说,祈祷无疑是最有效的『止痛药』。 」[4]

在与天主的密谈中,我们体会到神圣父子关系的奇妙实相。 我们是祂钟爱的子女的感觉,让我们在休息时感到泰然,在奋斗时感到安和,在遇上冲突时感到平静。 」[5] 然后,我们就会明白,祂的担子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沉重,因为有祂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承担着它。 因为我们是为天主圣父工作,所以疲倦就成为了祈祷。 「当我们感到疲乏 ── 在工作、学业、使徒工作中 ── 当我们的视线被乌云遮蔽而暗淡时,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基督:美善的耶稣、疲惫的耶稣、饥渴的耶稣。 」[6]

「如果我们学会真正地休息,我们就能拥有真正的慈悲;如果我们培养一个默观的态度,我们的活动就不会有那些想拥有和占用一切事物的人的贪婪。 如果我们与主保持联系,而不麻醉自己的最内深之处,我们要做的事就不会有能力让我们喘不过气甚或吞噬我们。 」[7]

我们都是「被牧放者又是牧者」

「耶稣一下船,看见一大伙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怜憫的心,因为他们好像没有牧人的羊,遂开口教训他们许多事(谷6:34)。 」这些文字让我们洞见主耶稣的心灵。 祂眼见那些没有人引导的人羣而大受感动。

在这一段叙述中,有三个动词非常突出。 首先是耶稣看见一大伙群众。 主耶稣的目光不是没有感觉的,也不是冷漠无情的。 衪不会满脑子盘算着。 事实上,祂数到第一个就停下来了。 祂看见群众,祂的双眼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触动着每一个人所隐藏不露的故事。 接着,圣史玛尔谷说,耶稣对他们动了怜憫的心。 祂完完全全地忘记了自己,祂的温柔使祂只念及在岸边等待着祂的人群。 他们没有方向,好像没有牧人的羊。 最后,祂开口教导他们。 他们中肯定有很多病人需要获得一个奇迹,然而祂给他们的第一顿食物却是祂的说话,祂将自己献给这个饥饿的人群。

圣施礼华经常重复说:「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一个被牧放者,在某方面来说也是一个牧者。 」[8] 我们都蒙召要像耶稣一样看待人,像耶稣一样怜怸人,和像耶稣一样教导人。 我们可以恳求圣母玛利亚使我们获得勇毅去继续为我们的使命工作。 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母亲,她分享着耶稣的苦难和爱情。 她也很亲近我们,而且「她对一切都很了解。 」[9]

[1]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176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47

[3] 圣施礼华,《犁痕》,514

[4] 圣施礼华,《炼炉》,756

[5] 蔡浩伟,《Memoria del Beato Josemaria Escriva》,Rialp,Madrid 2000,pp. 201-202

[6]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01

[7] 教宗方济各,2021年7月18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8] 圣施礼华,《书信》,25,30

[9]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5年12月8日的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