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释义:税吏和法利赛人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的福音(丙年)及释义。

福音(路加18:9-14)

那时候,耶稣向几个自充为义人,而轻视其他人的人,设了这个比喻:「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是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

「那个法利塞人站着,心里这样祈祷: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

「那个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

「我告诉你们:这税吏回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人,而那法利塞人却不然。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释义

通过这个关于法利塞人和税吏上圣殿祈祷的比喻,耶稣再次向我们展示了谦卑这个若要亲近天主则不可或缺的美德的重要性。「谦虚是祈祷的基础。『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祈祷才好』。祈祷是我们无功而得的恩惠。谦虚才是接受此恩惠的最佳心态。人在天主面前是个乞丐。」(天主教教理,2559)。

这两个人之间的对比是令人惊叹的,首先是因为当时在人们眼中,法利塞人是美德和智慧的典范,而税吏则与罪人同等(参阅路5:30),因为他们为外邦人工作,被视为是可耻的。

耶稣把这个法利塞人描绘成一个充满傲气和近乎滑稽的人。他站在税吏前,趾高气扬地祷告。他一一胪列出自己所有的功劳,包括每周超出规定地禁食两次。他经常将自己与他认为不如他的人比较。这个法利塞人以为自己正在祷告,其实他只是在进行一串内心的独白,去寻求自我的满足,使自己与天主的作为隔绝。

相比之下,这个税吏站在远处,眼睛望着地,认为自己愧对他的主说话。他又搥着胸膛,彷佛是在敲开自己那颗铁石的心,好让天主的宽恕入内。正如圣奥思定所说的:「虽然他在良心上觉得自己与天主之间有着一段距离,但是他的虔敬之情却使他接近天主。」(圣奥思定,De verb. Dom. Serm. 36)

耶稣对这个法利塞人的傲慢刻意的描述,使得他毫无吸引力,以至没有人会愿意像他一样。可是,傲慢可以用一种更加微妙的方式来渗透入我们的行为,甚至我们的祈祷中。

圣若望金口就这段福音评说:「若要了解摒弃自视伟大的假想是如何美好,你可以想象两辆马车。一辆由正义和傲慢所牵引,另一辆则由罪过和谦卑所牵引。你会看到,罪过有份牵引的那辆马车会跑胜正义有份牵引的那辆。罪过不是因为自己的力量而赢得这场比赛,而是因为它的队友谦卑的力量。失败的那辆马车不是由于正义的软弱而失败,而是由于傲慢的沉重和巨大。因此,谦卑以其超脱一切的崇高来克服罪过的沉重,成为首先上升到天主面前的。同样,由于它的沉重和巨大,骄傲可以超越正义的轻盈,轻易地将其拖垮落地上。」(圣若望金口,Serm. De fariseo et De publicano)

耶稣说,这个税吏「回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人」。真正的虔敬所结出的果子就是「正义」。在这个比喻中,正义可以被翻译为「取悦天主的艺术」。我们不应自以为守好各条规矩就感到比他人更加安稳和更加好,反而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天主面前只是一个卑微的受造物,极需要祂的怜悯,并受召去爱别人,犹如天主爱他们一样。

我们可以从这个比喻中得出一个可靠的方法去补救那隐藏在自己的虔敬生活中的傲慢。如果我们的虔诚会使我们经常忏悔自己的罪过,爱自己的同侪,它就会是谦卑和钟悦天主的。相反,如果我们的虔诚使我们因为守好了各样定志而得到虚假的安全感,又经常批判他人,它则会是傲慢和徒劳无功的。正如教宗方济各所说的:「因此,只问自己做了多少祈祷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如何祈祷,或者更好的是,我们的心处于什么状态:重要的是要查考它,以评估我们的思想、感受,并根除傲慢和虚伪。」(教宗方济各,2016年6月1日公开接见众人的讲话)

为了避免灵魂患上这种病弱,在我们努力提升和争取真正的自我认识的同时,圣施礼华的这句话可以帮助到我们:「知道自己灵魂的进步,并不是缺乏谦逊。这样你可以为此而感谢天主。可是,不要忘记你是个可怜的乞丐,穿着一件体面的衣服,是借来的。」(圣施礼华,道路,608)

Pablo M. 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