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释义:让他「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甲年福音与释义

福音(玛16:21-27)

那时候,耶稣开始向门徒说明: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手中,受许多痛苦,并将被杀,但第三天要复活。

伯多禄便拉耶稣到一边,谏责耶稣说:「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祢身上!」

耶稣转身对伯多禄说:「撒旦,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人纵然赚得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或者,人还能拿什么,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

「将来,人子要在祂父的光荣中,同祂的天使降来,那时,祂要按照每人的行为,予以赏报。」

释义

这段福音是我们在上一个主日读到耶稣与门徒的对话那段的延续。那时耶稣问祂的门徒:「你们说我是谁?(玛16:15)」伯多禄在短暂的沉默后回答说:「祢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玛16:16)。」师傅郑重地确认了他这句说话,但也命令他们不要告诉任何人祂就是基督(参阅玛16:20)。

耶稣清楚地确认了伯多禄给祂的回复,即是,他们的师傅就是那位期待已久的默西亚,达味的后裔,祂将会来为王,并把自己的人民从一切压迫中解放出来,直到永远。宗徒们理应非常钦佩耶稣这个回复。也许他们和当代其他人一样,认为默西亚的王国将会是一连串光荣的、接踵而来的胜利。因此,耶稣立即把他们拉回现实,向他们讲述祂未来的计划,祂将要行走的道路,与宗徒们所想象的是截然不同的。祂告诉他们:「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手中,受许多痛苦,并将被杀,但第三天要复活(21节)。」

这次也是伯多禄开口,说出其他人不敢说的话:「主啊!这事绝不会临到祢身上(22节)。」耶稣用非常严厉的话回应他:「祂转身对伯多禄说:『撒旦,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23节)。』」

耶稣正在通过十字架的路上前进,并且邀请祂的门徒跟随祂:「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24节)。」与所有人性的计算相反,十字架并不意味着不幸,一种需要避开的屈辱,而是意味着一个陪伴得胜的耶稣的机会。按照天主的逻辑,走向光荣地战胜罪恶和死亡的道路,必需通过苦难和十字架。

圣施礼华曾经回忆起一个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作家的一个梦。「这作家看见他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康庄坦途,沿途有舒适的旅舍、客栈、又有无数幽胜美景。」可是它的终点是使人沦为嫉妒、贪饕和淫荡的奴隶,挥霍了人在今世的和永恒的幸福。「在梦中作家看到另一条不同方向的路,这路又窄又陡,旅者甚至不能骑马前行,他们只能徒步,不时要绕道而行,但他们稳步前进,纵要避开荆棘、野刺、石块及巨石;有时衣服、皮肉都被划伤,但这路的尽头却是乐园,是永福,是天堂,这就是圣者的道路,他们谦卑自下,为了爱耶稣,开心地为他人作牺牲,这是不怕攀山者的路,他们怀着爱心背起十字架,不理它有多重,因他们知道,就算因十字架太重而跌倒,他们仍会起来前行,因基督是旅者的力量。」[1]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然而,不断地追求最舒适惬意和最引人入胜的事物是无法让人获得幸福的。相反,通过充满爱的自我奉献却能获得它,即使这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为了追求幸福,你需要的是:一颗恋爱的心,而不是舒适轻松的生活。」[2]「所以我求耶稣:『主,没有一天不给我十字架!』通过天主的恩宠,我们的软弱的性格愈加坚强,成了天主的一点支持。」[3]

[1]圣施礼华,《天主之友》,130

[2]圣施礼华,《犁痕》,795

[3]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16

Francisco Varo